當日,20位國内相關領域研究精深、成果頗豐的專家學者齊聚于此,共話野生黃芪産業發展。 劉湧 攝
當日,20位國内相關領域研究精深、成果頗豐的專家學者齊聚于此,共話野生黃芪産業發展。 劉湧 攝
中新網大同8月21日電 (楊佩佩 張園園)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研讨會2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舉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義豐表示,野生黃芪高質量發展路徑選擇就是建立綜合實驗區,加大黃芪産業保護與利用力度。
山西作為優質道地黃芪的傳統産區,曾經占中國黃芪産業的半壁江山。廣靈縣因獨特的山區氣候,成為道地中藥材恒山黃芪主要産地之一。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專家組多次對廣靈縣長江峪、白羊峪、聖眷峪三條溝域黃芪種質資源和空間分布規律進行調查研究,并将廣靈野生黃芪分成原生區、繁育區、撫育區三個闆塊。
當日,20位國内相關領域研究精深、成果頗豐的專家學者齊聚于此,共話野生黃芪産業發展。并結合山西中藥材産業建設和大同市特色産業發展需求給出建議,推動黃芪産業與山區生态文明建設、溝域經濟、鄉村振興等相結合,同時,促進黃芪産業與文化旅遊和健康養生的融合。
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研讨會2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舉行。 劉湧 攝
專家組提出,依托山地生态資源發展道地黃芪生态經濟,培育道地黃芪品牌,推動綠色發展,構建“兩山理論 原産地 生态産業 健康産業”新模式。同時,将生态文明溝域建設作為道地黃芪生态原産地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生态文明 溝域經濟 黃芪産業 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恒山作為道地黃芪的地域識别和生态原産地,構建“地域識别 健康養生 道地黃芪 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推動道地黃芪産業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明德提出,在發展黃芪産業中,要注重其與生态文明建設相結合,特别是和健康産業、醫藥産業、文旅産業融合時,生态不僅是理念,也是行為的方式,要把生态理念完全融入到不同的産業概念之中,保持生态與發展的一緻性。
“‘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綜合實驗區’是山西省道地藥材的核心之一,對深化黃芪産業發展,提升山西中藥材的國際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張義豐說,今年将啟動廣靈縣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規劃,生态原産地保育和高質量發展總體框架基本形成。
此外,中國科學院專家組表示,到2025年,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綜合實驗區初步健全。到2030年,野生黃芪生态原産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綜合實驗區全面振興,形成山西有特色、功能有保障、國内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的生态發展高地。(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