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金剛 通訊員 崔志華 朱銘娟
4月15日晚9點,在晏城街道永嘉社區綠城桂花園小區門口,身穿馬甲的布榮新正在引導群衆有序掃碼,居民進入小區時,需掃描“愛齊河”自主登記碼,待做好信息登記後亮碼通行。“聽到成立臨時疫情防控公益崗的消息,我就迫不及待報名了,這能增加我的收入。”布榮新高興地說。
日前,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充分發揮城鄉公益性崗位人員身處一線、群防群控的優勢,縣人社局統籌開發130個臨時性衛生防疫公益崗位。衛生防疫公益崗主要協助開展核酸檢測采樣秩序維護、重點人員排查、防控物資發放、交通要道值守、環境保潔消殺等疫情防控工作,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由縣财政按照月人均補貼500元的标準發放。各鄉鎮、社區(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衛生防疫公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目前,130名臨時性衛生防疫公益崗位人員已經全部上崗。
去年以來,齊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将保就業、穩就業作為築牢民生的基礎工程,促進城鄉弱勞動力就業,推動共同富裕、加快民生改善,把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與安全感作為“創城”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将齊河打造成宜居宜業的文明幸福之城。
為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自去年年底開始,齊河着力開展新時代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通過精準聚焦農村弱、病、殘、困、貧五類人員,城鎮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有勞動力的殘疾人及其他市場化渠道難以就業的困難群衆四類人員,齊河相繼探索推出了“行政事業單位 公益崗”“國有企業 公益崗”“便民服務中心(人社所) 公益崗”“村(社區)黨組織 公益崗”“各類經濟組織 公益崗”等5種公益崗模式,為弱勞動力創造更多“兜底型”崗位。
“就業連着民生民心,關系千家萬戶、關乎社會和諧,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裡子。下一步,我們将繼續加強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提高就業質量,在促進群衆增收的同時,吸納更多的人參與社會治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基層治理水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齊河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屠強說。
保障百姓安居樂業,打造文明和諧城市,民生情懷正成為文明齊河的溫暖底色。截至目前,齊河已開發出公益崗位5900個,依托齊享公益崗智能平台,已有6300餘名弱勞動力納入公益崗位人員庫,做到開發一個、就近安排一個,有關工作高效推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