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群星
滕州市善國中路西側,有一條明朝時期的胡同,叫接官巷。歲月滄桑,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曆史。接官巷聽起來古老,逛起來古香古韻。漫步巷中,左顧右盼,依然能感受到這條街道的古老文化。
說起接官巷,咱得先從接官亭講起。
滕州,古有“小滕國”之稱,也有“善國”及“滕國”的叫法。這些冠名,足以看出滕州悠久深厚的曆史底蘊。因滕州處于南北交通大動脈的中軸線上,四方經濟貿易往來,使得這個小城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經濟發達,素有“江北小江南”之稱。
接官亭是古代滕州官府驿站的一處禮儀坐标,是專門用來接待來往或經過滕州的京城官員的亭子。至于亭子建的什麼模樣,史料上沒有過多記載。但也有民間傳說,接官亭是用優質上好的花崗岩建成,刀工及打磨十分精緻。可想而知,亭子的華麗與堂皇,在當時應該是其他建築無法比拟的。更何況滕州是“木工祖師”魯班及“科聖”墨子的故鄉,造一座匠心獨運的亭子,還不是小事一樁嗎?
接官巷,則是連接官道到接官亭的街道。巷子兩邊是琳琅滿目的商業店鋪,用來經營滕州境内的老字号,像羊肉湯、菜煎餅、大肉面、辣子雞以及土特産等等,也有飯館和其他的小吃攤鋪,想必當年定是一派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場面。接官巷也有一些大戶人家,朱漆紅門、石獅相對,彰顯出當地富戶的威望。
明朝洪武年間,滕州地處貫穿南北的官道之上,這條官道據說北始于北京,南止于南京。京城裡的高官,每每巡視或是路過哪個地方時,總要先派信使去禀報,當地官員接到通知,便會立刻提前布置迎接招待禮儀,以免延誤官員尋訪行程。
過去官員來往此間,必在滕州停留。每每這時,滕州縣衙的大小官員及本城的望門貴族,便會在接官亭裡以最高禮儀接待來客,然後再把官員請到不遠處的衙門裡,就餐、下榻,批閱公文,就此機會也把當地的經濟、治安以及百姓人文情況反饋給巡視人員。在鋪滿紅地毯的接官巷裡,高官們看着接官巷兩邊琳琅滿目的店鋪,自然也是贊不絕口。
相傳乾隆三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滕州,被官府施以重禮迎入接官巷。乾隆發現滕州雖然不大,但此地山水相依,民風淳樸,縣城布局八街九陌,規劃錯落有緻。再加上當地知府招待較好,一時興起,提筆寫下“接官巷”三個大字。如今接官巷入口的石牌坊上,就是當年乾隆皇帝的字迹。從此接官巷名聲大振,越來越多的京城官員在途經滕州時,會到接官巷停留。在接官亭裡,官員免不了抑揚頓挫地對滕州當地風土人情一番評論,如是清官,也許會走到百姓中間,對當地的民生民計進行調查訪談。後來清代大學士劉墉路過滕州答謝恩師,也來到接官巷,并寫下了“南望微湖懷夜月,北瞻龍嶺仰晴雲”的著名詩句。
荊河裡的水慢慢流着,它流走了接官巷裡多少傳奇故事,隻有這座古老的城池知悉。所有的傳說和文字,都是一種看不見的推論或想象,至于真實的曆史,也許還需要再做考究和研究。我們在今天的接官巷裡,捕捉到的是來自古代的遺風和曆史深遠處傳來的遙遠聲音。循着這古老的聲響,讓我們靜靜地思考:神秘的接官巷,在你的身上,還經曆和發生過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2013年,滕州市委、市政府為挖掘和保護曆史文化遺産,下大力氣,對接官巷重新進行了修繕及改造,使其又恢複了原貌。
如今的接官巷,不僅成為一條繁華、熱鬧的商業街,還繼承了從前的文化底蘊,同時也作為一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很多政府人員前來進行廉政教育。透過封建社會的隆重接官場面和官場禮儀,進一步嚴以律己,恪守職責,從而使自己為政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壹點号 人文齊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