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孩子畫的畫,學幾年畫了,畫的是個啥?隔壁家的小明,畫的花真漂亮,我們家的崽崽連他一半都不如”,時常聽到老人家開玩笑的評價自己家孩子的畫作,但在玩笑中,也透露着大部分家長内心的真實想法。
中國家長“看不懂”孩子的畫,這是兒童美術發展,最大的一道障礙。大部分兒童美術教育者迫于生存,隻好向家長投降。孩子的想法,大人總覺得幼稚。似乎家長和孩子,這就像一個永遠無法平衡的天平。
一
如何看待孩子的畫
我們看孩子的畫,應與看孩子的畫持不同的觀賞心态。
大多數成人的畫,非常直接地表達了畫者的想法,作為觀賞者的我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成年人的畫像一座橋梁,連接了畫家心靈和觀者的心靈。
但兒童不是這樣,他們畫畫時不太知道自己在畫什麼。
他們的精神完全跟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通過筆流淌到紙上,在畫的過程中,他們忘了自己在哪——這就是忘我了,他們跟自己的筆和畫完全融為一體。
二
看孩子畫作時的感受
一、直觀感受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會慢慢形成自己的審美,這個叫直觀感受。房子、樹、花、鳥、飛機,車子等等都在我們腦袋裡有形态了,然後設定孩子會按照這個标準來執行。
二、内心感受
家長覺得孩子應該會畫黃鶴樓,表達一些宏偉的場景,孩子喜歡畫了個忍者戰士,畫面中打打殺殺,家長心裡就會否定孩子的想法,這就是内心感受。
三
為什麼孩子會亂畫
孩子的畫可能會被你看成是亂畫。你可以試試,拿一張紙、一隻筆,給一個一歲或兩歲的孩子,并使小寶寶對在紙上留下的印迹産生興趣。八成你會看到小寶寶拿起筆,在紙上畫上重疊的螺旋,或來回擺動的重疊線條,而那些螺旋和來回擺動的亂線條充滿了力量。
為什麼天下小寶寶一開始畫的畫,都是螺旋和來回重複的鐘擺一樣的線?那是他們生命的體驗。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當媽媽走動和活動時,他們就是他們畫的螺旋和鐘擺線這樣的感覺。
為什麼成人在完全放松的情況下畫出來的,也是那樣的螺旋和鐘擺線?那是因為,成人徹底放松後,就回歸到了嬰兒狀态。
當他們不再滿足于畫那種螺旋線,他們發現實際上線條可以聽他們的話,所以他們做的第一個駕馭行為是将那根線一直彎一直彎,最後讓那根線碰到它的開端那頭,最後形成一個圈。
當畫面上有了一個圈後,一張白紙就被神奇地被分為圈外、圈裡,孩子這時總是忍不住要在那個圈裡面放點啥,很多孩子一開始隻是在那個自己創造的圈裡放上一些點。
大家想想:當人類文明來臨時,人類就用一些物質圍成一個圈,把自己和自己珍惜的東西放在裡面;當一個女人懷孕後在她肚子裡那個圈裡就有了一個點;當我們要保護孩子時,我們想到的肢體符号就是把手臂環成一個圈,把孩子放在中間……
這難道是偶然的嗎?
對于人類來說,一個封閉的圈便是安全的象征,是圍起來的安全感。兒童在他們心靈深處的密碼的指引下,努力實踐自己的想法。
這離畫出一張畫、畫出自己看到的東西、畫像自己看到的東西、畫出爸爸媽媽喜歡的、大人能看懂的畫,還差得很遠。
他們的生命暫時還無法朝向這些社會化元素,他們的生命得先讓他們自己成為自己。
四
孩子平時畫的太少了
孩子畫的少,還沒習慣用畫畫表達。畫畫是一種語言,孩子需要不斷練習,才能熟練運用畫畫,表達自己的想法。
剛開始畫畫,孩子畫和媽媽一起去遊樂園,可能就隻畫2個小人。當她畫的次數多了,她就會将遊樂園也畫上去,還會給自己和媽媽畫上漂亮衣服。
在不斷的用畫筆表達自己、記錄生活後,孩子的畫面,會和說的一樣豐富。
五
别親手扼殺孩子成長的努力
當孩子憑着自己的直覺認為一個圈比一條線更能表達自己時,其實在他們的身體裡就發生了一場革命。
他們開始學會添加和創造。
他們首先做的,是試圖在圓圈裡加上一些點或其他東西。但他們加上的東西總是一個人,或一個類似人類的動物。
這是他們探知自我和他人的本能的努力。
【生活體驗創作】秋收時節,忙碌着的小雞一家
孩子畫的是自己的認識和體驗,不是自己的觀察。他們的觀察尚且還不夠全面。
比起寫實,孩子們更傾向于創造,所以孩子的創造力是無可比拟的。他們拼命地想辦法表達出自己内心對這個世界的印象,完全投入想象空間。
此時家長不用着急,可以創造自己的藝術品,作為與孩子心靈藝術的交流,讓孩子發現别人在表達什麼,也可以給孩子欣賞大師作品,讓孩子在自我表達時,也能關注他人表達。
如果孩子的畫你看不懂,或者覺得它們并不具有藝術性,不要責備孩子,認為他們畫得不好,應該鼓勵孩子真實地表達情緒,再加以适當引導。
過去的人們,總是希望找到參考标準。先看誰的畫有名,然後照着他畫,能一模一樣的人最厲害。家長如果能夠一眼看懂孩子的畫,有可能說明家長了解到孩子的感受,也有可能那件作品根本就沒有思想。孩子的作品看不懂,别急着審判。畢竟孩子跳出了大人設定的框架。
我們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畫畫過程中形成思考,具有批判的能力,有自我,有想法,能超出别人設定的框架......這是最重要的,這是畫畫的靈魂。
畫幾朵小花,幾隻小動物真不難,練幾次就好了,也就看得懂了。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是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比如情緒,比如熱忱。在孩子想象力的黃金時期,他感受到了,也敢畫出來,而這種東西從别的地方,也找不到答案。
來源:美術考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