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走跑間歇訓練

走跑間歇訓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8:43:25

作為一名跑者,我們當然知道腿部的重要性,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琢磨你的腿部姿勢、建立腿部力量、調整步頻,但大部分跑者卻從未意識到,胳膊其實在跑步中也同等重要!

要知道,今年2月的琵琶湖馬拉松,日本選手鈴木健吾以2小時04分56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日本國家記錄,也成為了曆史上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05分的黃種人。日本電視台特别做了鈴木健吾專輯,采訪了他大學時代的跑步教練,教練的評語是:“你看他的擺臂,進步太大了!”

擺臂,看似是跑步中不那麼重要的部分,但實際上,手臂的擺動方式可以對你腿部的動作、跑步節奏,甚至你在跑步時身體前傾的自然狀态都産生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你的速度。但是,怎樣才是正确高效的跑步擺臂姿勢呢?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1

關于擺臂,你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可能是:将肘部彎曲約90度,自然放在身體兩側,雙手輕握拳,雙肩放松,集中精力前後擺動手臂,千萬不要讓你的手臂在你身體前面來回亂晃悠!

然而,跑步技術專家Jae Gruenke在分析了數十名精英運動員和非精英運動員的跑步姿勢後,向這種傳統的跑步擺臂觀念發出挑戰。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2

在她的網站“the balanced runner”上,她告訴大家,你應該将雙手貼近身體,并将肘部盡量向外伸出以方便雙手能靠近身體。這也就意味着你的肘部彎曲程度可能會超過90度,當然,這個角度取決于你的身體比例。

Gruenke認為,當你的手臂從胸骨處向身體兩側沿對角線移動時,你應該感覺到你的手是從你的下肋骨處出發,剛好穿過肋骨擺動到身體的中間,也就是用你擺動的手臂将雙手帶到身體前側的中線位置

很顯然,這和傳統建議中讓手臂保持在同一平面的運動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當然了,Gruenke也同意,手臂擺動的幅度不能貫穿整個上半身,因為一旦你的手臂越過身體中線,就說明你的身體軀幹旋轉過度了。除此之外,她還告訴我們,你手臂向後擺動的距離,則取決于你跑得有多快。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3

為什麼這樣才是更好的擺臂方式?Gruenke解釋說,原因就是你的手臂與你的核心有着至關重要的聯系。當你跑步時,你上半身的轉動将會自然而然的帶動着你的手擺向中線位置,而不是傳統觀念中前後同一平面擺動。當你的身體核心部位處在一個良好的運動狀态時,将手臂擺動使得手部靠近心髒,是你的手臂最自然的表現方式。

雖然說通過身體自然而然的運動來擺臂起來聽起來還不錯,但是這樣的擺臂為啥能幫你跑得更快呢?Gruenke繼續解釋說,以這種方式擺臂——也就是保持你的手高舉并擺動到中線位置,會提高你的重心,從而讓你更加不穩定。

啥?不穩定?是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穩定是一件壞事,但對于跑步來說,不穩定實際上是非常有用的。原因就是,如果這麼一點小動作都能讓你晃動起來,那麼邁開雙腿就更容易了,并且保持這種勢頭!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4

而保持你的雙手靠近身體,可以改善你的雙腳落地方式。如果你有步幅過大步頻過低的困擾,那麼将你的手靠近身體可以有助于雙腳能夠落在更靠近身體重心的位置。同樣地,将雙手更靠近身體,也會讓你跑步時的身體能夠更容易向前傾斜,因為這會使你的整個上半身處于一個能夠更好向前推進的位置。

當然了,以上的擺臂方式主要适用于1500米以上的跑者。如果你觀看過精英運動員跑步,你就會發現,在短跑和中等距離比賽中,他們的手臂擺動和軀幹運動方式大不相同。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5

事實上,說到擺動手臂,并沒有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正确姿勢,哪怕你看十多個精英運動員同時跑過,你也會發現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所不同。這就是為什麼讓你的身體自然而然的去做它想做的事才是最好的運動表現,以下便是Gruenke提出的幾個擺臂規範:

1、将你的手肘彎曲在70度到110度之間;

2、将你的手靠近心髒位置;

3、放松你的雙肩;

4、讓你的手臂朝身體中線位置擺動,但是幅度不要過大,不能穿過整個身體。

走跑間歇訓練(胳膊擰不過大腿)6

其實,好的跑姿,不止是為了讓我們跑步更加美觀,最重要的是,它能讓我們減少受傷的風險!多年的跑步生涯,你都在哪方面付出過努力?并取得好的效果了嗎?歡迎投票、留言告訴我們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