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1:22:11

很多人認為,唐朝以前的詩大都追求辭藻華麗,而感情不夠深。

薛道衡,是隋朝藝術成就很高的一位詩人。

他的這首《人日思歸》卻恰恰相反,不僅語言簡單,而且感情很深,深受曆來讀者的喜愛。

那麼詩人為什麼能用簡單的語言寫出深厚的感情來?

我們讀一讀,看看這首詩妙在哪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寫作背景:隋文帝時期,薛道衡被任命為内史舍人,兼任聘陳主使,多次往返江東,這首詩即寫于出差陳國之時。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

我們來仔細讀。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隋朝詩人的一首小詩)1

春暖花開

  • 1、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入春才七日,但是離家已經兩年了。

您看,是不是非常簡單?

但這兩句話很容易被誤讀。

很多人認為,“才七日”和“已二年”,這是對比的手法。

入春才七日,詩人就很痛苦了;更何況詩人已經離家兩年了。

這兩句表達出了詩人思鄉而又不能歸的痛苦之情。

您是不是也這樣理解的呢?

從表面上看,這種理解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仔細一分析,就會發現不對。

“才”和“已”這兩個副詞,要麼表示遞進關系,要麼表示轉折。

我們分别來看一看。

(1)遞進關系:入春才七日,更何況詩人已經離家兩年了;

(2)轉折關系:雖然入春才七日,但是詩人已經離家兩年了。

大部分人是按遞進關系來理解的,但是為了滿足前後邏輯關系,就自行腦補了一句“入春才七日,詩人已經很痛苦了”。

但是您看,“入春才七日”和“詩人很痛苦”,它們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

有人會說,“才”表明詩人感慨時間過得太慢。

但如果按這樣理解的話,“已二年”又是表明時間過得太快了麼?

這明顯相互矛盾!

所以我認為,“才”和“已”應該表示轉折關系。

但是問題在于:“雖然入春才七日,但是詩人已經離家兩年了”,前後邏輯好像也不通啊!

如果您不好理解,我可以舉很多例子:

雖然水才流了7日,但是我離開家已經2年了;

雖然雨才下了7日,但是我離開家已經2年了;

雖然花才開了7日,但是我離開家已經2年了。

您看,是不是莫名其妙?

“入春”和“離家”根本沒有邏輯上的關系,怎麼能用“才”和“已”這兩個副詞呢?

這個問題背後,就是詩人隐藏的感情。

我們先看後兩句。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隋朝詩人的一首小詩)2

大雁北歸

  • 2、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回家的日子要落在大雁北歸之後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花開以前就有了。

這兩句也很巧妙。

詩人沒有直接寫回家和思家的具體時間,而是用“雁後”和“花前”來表示的時間。

乍一看好像是說,詩人想家想了很久卻不能回家,所以心裡很痛苦。

事實上恰恰相反,其實詩人想家想的時間很短。

您想一想,“大雁北歸”和“春暖花開”分别是什麼時候?

是不是發現了問題?

“春暖花開”,不就是“大雁北歸”的時間麼?

都是指春天。

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春天來臨之前,我就想回家了;春天來了之後,我卻不能回家。

那麼“春天來臨之前”和“春天來臨之後”相差有多久?

隻有七日。

因為詩人告訴我們了呀,“入春才七日”。

七日之前,還是冬天;詩人寫這首詩的今天,是入春第七天。

您可能會說,這并不能說明詩人想家隻想了七日。

确實如此,但是這也暗示出他開始想家的時候,離春天已經不遠了

否則他不會用“花前”兩個字,對吧?

比如秋天可以用“葉落”,夏天可以用“荷香”。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隋朝詩人的一首小詩)3

春暖花開

還有人會說,詩人已經在這裡呆了兩年了,“花前”會不會指去年春天以前呢?

這不可能。

如果是指“去年春天以前”,詩人肯定會注明,而且不會直接和今年的“雁後”作對比。

因為這很容易産生誤解。

那麼這就很奇怪了:詩人已經在外地呆了兩年,為什麼今年入春之前才開始思鄉?

這非常不符合邏輯。

詩人的思鄉之情,難道是入春之前突然産生的?

我認為不是。

如果是突然産生了思鄉之情,詩人肯定會寫出理由,這樣更能說服并打動讀者,對吧?

那麼,詩人為什麼會在入春之前才開始思鄉呢?

答案其實就隐藏在次句的“二年”兩個字中。

“二年”,并不是指詩人在外地已經待了兩年。

它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從舊年到新春,詩人在外地已經跨過兩個年度了。

您看,這種解釋是不是非常合理?

(1)我們先看前兩句。

雖然今天入春才七日,但是我離家已經跨過兩個年度了。

您看到了吧,“入春”和“二年”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詩人離家的時間并不長,很可能可以用“日”來計算。

但是他偏要用“年”來計算自己離家的時間,而且巧妙地借助“入春”把離家的時間擴大到了“二年”。

這樣寫的好處非常明顯:明明在外地沒待多久,卻感覺像待了兩年,這就突出了詩人度日如年的焦慮,表達了詩人想回家的急切心情。

夜宿山寺古詩表達詩人怎樣的心情(隋朝詩人的一首小詩)4

春暖花開

(2)再看後兩句。

花前,就是指“入春”以前;雁後,就是指“入春”以後,當然今天也屬于雁後。

在入春以前,詩人就已經度日如年,急切地想回家;而現在已經入春第七天了,而詩人卻不能回家。

可見詩人心裡多麼痛苦!

您看,詩人離開家并沒有多久,為什麼會這麼痛苦?

就是因為他度日如年。

如果前兩句沒有讀出詩人“度日如年的焦慮”,那麼後兩句就很難讀出詩人的痛苦之情。

為什麼?

因為他離家的時間并不長。

一般的思鄉詩,詩人都是因為離家時間很長,所以才會産生很濃的思鄉之情。

但是這首詩,很不一樣

詩人實際離家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巧妙借助“入春”把短暫的離家時間擴大了“二年”,突出了詩人“度日如年的焦慮”。

雖然入春才七日,但是日日如年;雖然離家時間很短,但是每一天都在痛苦中度過。

因為太痛苦了,所以詩人一刻都不想再承受(對應“思發在花前”),但是又不得不繼續承受(對應“人歸落雁後”),這就更增加了詩人的痛苦之情。

這就是詩人巧妙的構思,也是這首詩的與衆不同之處。

您認可我的觀點嗎?

歡迎留言讨論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我是沉于古詩,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