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鳴飛
甲骨文的“家”字,上半部是一個搭起來的棚子的造型,下半部是一頭豬的象形,合起來像一幅惟妙惟肖的畫,有着最原始的美感。從這個字的結構上可以看出,這個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指養豬的地方。
原來,古人還沒學會種田之時多是靠遊獵為生,抓到多餘的獵物就畜養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他們到處打獵,沒有固定的住所,所以養豬的地方也就成了“家”。在這裡,這個“豬”不僅指的是豬,它還代表着食物和生存下去的保證。
團聚是年節的主旋律。每逢年節,定要回家探親,以慰相思。但長期的分離,會增加親人間的陌生感,導緻出許多家庭問題。那些長期兩地分居的夫妻如何才能長相知莫相疑?他們的性饑渴怎麼解決?一旦一方有了婚外情,怎樣處理?倘若家庭解體,孩子跟誰,如何生活?幸福的家庭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甲骨文的“家”字中沒有婚姻和家庭的概念,他們很簡單地認為住的地方有“豬”,就很幸福。這種幸福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如今,現代人仍在傾巢出動,追求财富。我覺得對财富的向往與對金錢、利益的追求沒有錯,但是無論貧窮、富貴,一家人在一起快樂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END
編輯:張鳴飛
作者簡介:
鳴飛,少時學畫,中年從文,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油畫、國畫、書法、散文、詩歌,都會一點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