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高樓平地起。
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這充分說明人們對于地基的重視,雖然這句話能闡述出很多别的事,但其例子舉的還是地基。所謂地基,就是根基,不管是建房還是做事,打穩根基是起步的根本。
所以,在農村自建房中,地基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在建新房子時,常常會陷入糾結和患得患失的境地。
糾結的是自己究竟該做什麼樣的地基,該怎麼做。
患得患失的是,老是怕自己做得不好,就算是做好後,也有人會後悔,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學人家那樣做啥的。
其實這是沒必要的,隻要自己提前打算得當,隻要自己有設計,有計劃,做出的地基是不會後悔的,而且也會非常牢固。
可能有人會問了,地基如此重要,那麼在自己建房時,如何才能把地基做得更加牢固呢?如何才能使以後不後悔呢?
我們農村自建房的地基和城市大樓不一樣,城市大樓動不動有幾層的地下室,我們農村自建房不會有,所以兩者不能相提并論,很多城市用的方法在農村自建房中并不适合。
所以,我們在說農村自建房地基時,要結合很多因素,比如當地的地質環境,比如自己家宅基地所處的地帶等等。
充分了解這些之後,就是地基作業方面了。
一般來說,我們的自建房地基有三個要點,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是什麼。明白這三點之後,自己根據自己的需要酌情開工,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自建房地基三要點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構造、受力和材料。
這三個要點,構造對地質有要求,受力對上面有要求,而材料根據以上兩種的需要進行的選擇。咱們分别來說一下。
首先說構造。
所謂構造,是我們決定做成什麼地基,比如有條形基礎、樁形基礎以及獨立基礎等等,而決定我們用何種基礎的要點是我們蓋房所處地區的地質,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地質,做成什麼樣的基礎。
比如說我們處在山區地質多變區,這些地方為了預防有可能突然發生的地質災害,就需要在基礎上多下功夫。想蓋高層小樓,就有必要下樁,也就是樁形基礎。
還有一種是因為我們宅基地的情況,比如說自己家準備蓋房子的宅基地是坑塘回填,下面以前是個沒底深坑,這些都有必要做樁形基礎,至少得有下挖幾米的放大腳柱子,以求安全性達标。
假如我們是在平原地質穩定區建房,那就普通的條形基礎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所謂的條形基礎,就是我們常見的下面鋪磚,上面打地梁那種基礎。一般的平原地區小二層,這樣的基礎足足夠用了,但要排除一些新的宅基地,比如以前是地,現在變成了宅基地蓋房子,這些地方也可以做條形基礎,但在用料和受力上需要選擇,這個我們後面會說。
說完構造,再說受力。
基礎受力方面,大多分為兩點,分别是剛性和柔性。
也就是說,由于受力,決定了我們是用剛性基礎還是柔性基礎。
所謂的剛性基礎,抗壓能力是非常強的,比如我們常見的磚基礎,下面鋪滿了三七土,砸夯後上面鋪磚,而且是放大腳,比如第一層鋪五零磚,向上變成三七,三七的基礎上支膜打地梁,然後向上變成二四牆。這種抗壓力是非常強的,也是農村自建房中被廣泛應用的基礎類型,但這種基礎抗拉能力有所欠缺。但農村自建房其實并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剛性基礎完全可以達到要求,柔性基礎多用在城市商品房或者寫字樓上。
而所謂的柔性基礎,最常見的是城市大樓裡那種滿堂紅基礎,下面鋼筋混凝土打底,巨大的鋼筋鋪在裡面,這樣的不管是抗壓還是抗拉能力都是超标的。更有甚者,會在下面用上運用力,但這種東西是方便以後有可能的移樓,故我們這裡不再多說。
最後就是用料。
以上兩種,決定了我們用什麼料來做基礎。比如說我處在平原地區,平時沒有什麼地質災害發生,那麼就可以用剛性條型基礎。在底層用料上,可以是磚,可以是毛石等等東西,但這些都是鋪在三七土上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挖出地基溝時,需要在上面撒三七土,用東西耙勻後再砸實,這層三七土其實非常重要,這是生石灰和土地結合體,遇潮就硬,形成一層極為堅固的地面層,不但更加結實,而且還有防水防潮的效果。
三七土基礎上可以是鋪磚,也可以是石頭,等于是下腳。這些基本上都是放大腳,因為大才有穩定性,再慢慢向上收,也就是變,比如五零變三七,三七變二四。也有的直接是七五變五零,更有甚者最下面是一米。
假如我們最上面起的牆體是二四,那就在三七的時候打地梁,假如上面牆體準備做三七,那就在五零的時候打地梁,或者是直接在三七的基礎上打,兩者施工方式不一樣,但效果都是一樣的。
搞明白這三種地基要點後,怎麼做出一個堅固的地基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但在選擇上,我們仍然要酌情,這也是我們下面要說的問題。
自建房做地基,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從實際出發,也可以說成是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滿足房屋的需求,不要人家怎麼樣自己也怎麼樣,那樣會造成浪費,也不要想着圖省錢,那樣有可能帶來隐患。
比如說我要在原來舊房址上拆掉重建一棟小二層,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首先明白它的構造是沒有問題,因為下面的土層已經因為上面原來有老房子而完成了沉澱,不會發生地基沉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選擇做剛性基礎的料,也就是普通的剛性條形基礎就行了。
不要看着别人打了樁,自己也想打,因為自己這個不需要,做了也是浪費,所以不能有樣學樣。
而另一方面,假如我們新房建在坑塘回填上,這時候我們不能跟人家以前就有房子的地方比,人家土層完成了沉澱,自己這個并沒有,以後地基沉降是必然的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看别人做了普通的剛性條型基礎,自己也這樣做,那自己的房子以後是有可能發生危險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們的房子蓋在以前一個沒有底的大坑上,然後土層都是新回填的,裡面有大量的縫隙和氣泡存在,當房屋的重量壓上去後,會把土層壓實,也就發生了地基沉降,這樣是會帶來危險的。
所以,不能跟他們有樣學樣,自己要做出适合坑塘回填的基礎,比如打樁。必要情況下,要做柔性基礎。
總之,任何人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并不能給出個實際的操作方法,因為這裡關聯的因素有很多,用在A地的基礎,并不一定适合B地,反之亦然。任何基礎都不是萬能的,有些會用力不足,有些會用力不夠。所以在根據實際地形和房屋需求去做基礎。我們在回答此類問題時,也絕不能簡單說一個自己熟悉的基礎類型,比如說自己熟悉剛性基礎,那所有地方都适合嗎?顯然并不是的。
不同地方,區别對待,不同地形,根據要求做出不同的地基,這樣才是地基最穩固的方式。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怎麼做出一個堅固穩定的地基,是一門特别的學問,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我們所處的地區,房址上的地形以及房屋的高度去選擇相應的基礎類型。當明白這些問題後,我們根據這些,選擇出适合的構造、适合的用料、适合的受力類型基礎,那就不會發生隐患。
總之一句話,提前設計,提前預知,方能使自己不會陷入蓋好後又後悔的境地,合适的就是最需要的,這個不僅僅可以用在蓋房上,用在任何事物都是都是可以的,您認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