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比亞迪,全面停産燃油車了!
而且這次可不是像某些傳統車企一樣,雖然嘴上說着“20XX年停産燃油車”,但現在還是為了多掙點錢,賣燃油車賣得飛起。比亞迪可是身體力行,徹底轉型新能源。
在比亞迪3月份的10萬多台銷量裡,一半是DM一半是EV,連一台燃油車都沒有了!
沒錯,比亞迪3月的銷量,破10萬了。而且一季度在國内的新能源銷量已經達到28.7萬台,直追特斯拉全球銷量的31萬台。
消息一出,各大頭版頭條紛紛轉載,社友們的群裡也炸開了鍋:
誰也沒想到,居然是一家中國企業先“殺死”了燃油車,比呼籲環保的那些百年傳統車企還要早!
但比亞迪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才做的決定,而是早有預謀。
為了完成這幅新能源的拼圖,比亞迪等這一刻,等了足足十九年。
拼圖第一塊:學會造車
比亞迪“殺死”燃油車的想法,始于2003年。
當時的比亞迪,背靠着廉價的電池和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出口機會,已經成了國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充電電池制造商,員工也從1995年的20名迅速發展到了1.5萬人。
在做大做強之後,比亞迪盯上了新的賽道——造車。
原因也和後來的很多“家電造車”類似:造車,實在是太掙錢了。
即使是造電池國内第一的比亞迪,在2002年的利潤也不過5億元多一點,一眼就能看到頭。而隔壁的汽車領域,全球賣出4000萬台汽車的大衆,能掙40億,還是歐元!
就算按照大衆在中國市場的500萬銷量來看,利潤也是造電池的十倍,這很難不讓人眼饞。
而在比亞迪造車的2003年,又剛好是混動系統這種新鮮的“高科技”進入國内車企視野的時候。廣汽、上汽、北汽、東風……紛紛摩拳擦掌,上馬混動項目。
客觀來講,混動車輛的制造成本和研發成本會比燃油車要高30%,售價也會高不少。但無論是從用車成本還是駕駛感受來看,都有着很大的優勢。
純電車型也同理,隻是受限于當時電池技術,續航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但比起其他車企來說,比亞迪最大的優勢,正是電池。
王傳福也認為:新能源車的關鍵是電池技術。随着锂電技術的日臻成熟,電動汽車市場的能量将很快在幾年之後彰顯出來。
于是,比亞迪收購了秦川汽車,走上了造車之路。
這也為如今比亞迪DM EV雙軌并行的戰略,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拼圖第二塊:自主研發
然而造車這件事,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宣布造車第一年,比亞迪就怒砸上億資金,用委外設計 自主研發的方式,推出了新車“316”。
當時的一個億,相當于比亞迪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也相當于北京300套房,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然而,在王傳福面帶興奮地向八位經銷商介紹完316之後,留給他的卻隻有七位經銷商的背影,和現場一張略帶尴尬的面龐。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比亞迪員工“好心解圍”:“咱家的車,實在是長得醜了點……”
沒人能知道王傳福那一刻到底有多落寞。但所有人都明白,在王傳福用鐵錘砸爛了那輛車之後,比亞迪再次确認了比亞迪的發展思路:自主研發,技術為王。
很多人知道,2005年上市的比亞迪F3幾乎就是翻版的豐田花冠。它不僅借鑒了豐田花冠的底盤,造型也和花冠十分相似。
甚至在花冠停産10年之後,一部分零部件還能用比亞迪F3同款來續命,也由此給比亞迪扣上了“抄襲”的帽子。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亞迪F3可是采用了三種動力總成——燃油(F3)、純電(F3e)和混合動力(F3DM),堪稱史無前例!
這麼說來,比亞迪才是油改電的鼻祖。
而且和之前“外采、外包”的方案不同,比亞迪的發動機、電池、電機、電控相關的所有零部件全都要求自研自造,目的就是把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而這樣做的好處,近些年來才真正顯現出來。
2021年,全球範圍内的主流電動車裡,幾乎隻有特斯拉和比亞迪漢用上了SiC碳化矽,來提高電驅效率。
這可并不是因為其他車企沒有SiC技術,而是因為單是特斯拉一家,就吃掉了全球幾乎所有的碳化矽産能!要想用上,很抱歉,等2022年擴産再說吧。
但比亞迪漢能用上SiC,正是因為比亞迪可以自己造。
哪怕這個IGBT團隊需要從2005年一刻不停地研發到2020年,但等待的這15年,值得。
拼圖第三塊:研發新能源
有些人認為,比亞迪是在2009年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規則》之後才做的新能源車,畢竟F3DM就是2009年亮相的。
然而,事實卻并不是這樣。
早在2007年比亞迪F6的下線儀式上,王傳福就曾經語出驚人:
“比亞迪汽車不僅要進軍混合動力及純電動車市場,還将在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産企業,2025年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産企業!”
而且,比亞迪不僅不跟着工信部的節奏走,還反其道而行之——
在2009年的這份《規則》裡,根據整車、技術、标準和産業的四大角度,把新能源車分為了起步期、發展期和成熟期三個不同的階段。
其中,成熟期的定義,是采用安全的鉛酸電池的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以及使用鎳氫電池的混動車型。锂電池,僅僅被列為發展期。
換言之,當時國内的汽車行業也普遍認為锂電池不夠安全、穩定。
隻有通用EV1那種采用鉛酸電池的純電動車、或者是豐田普銳斯那種采用鎳氫電池的HEV,才被認為是正道。
但比亞迪偏不信邪,依然在悶頭研發自己的磷酸鐵锂電池路線。
為此甚至在申請“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被駁回之後拒絕修改,放棄再次申請獲得補貼的機會。
有意思的是,在《規劃》發布後僅1年,比亞迪就在深圳市投入了大批e6作為純電動出租車,似乎是在進行無聲的反抗。當時還有天涯的網友,對此事發表了個人看法:
但這時,由于充電樁不夠普及,新能源的發展之路還走得異常艱辛。往往隻有B端出行市場和擁有家充樁的部分電動車車主,才能享受到電動車的好處。
于是比亞迪被迫走上了“曲線救企”的道路,研發第二代DM混動技術,也就是後來被很多迪粉所熟知的“542”戰略。
簡單來說,就是用插電混動的方式來給燃油車增加瞬間動力,還能用一塊大電池來提供幾十公裡的純電續航。
新能源技術初見端倪的比亞迪,也從這時起下定決心,徹底放棄自家的燃油車。
拼圖第四塊:設計
在2014年和2015年,比亞迪經曆過一波轉型期的陣痛。
從整個車市的角度來看,當時的車市競争無比激烈,合資品牌紛紛推出新車,而新車的價格又不斷下探,已經擠壓到了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從40.5%降到了38.4%。
大環境不容易,比亞迪也同樣不好過。2014年的比亞迪由于放棄燃油車的策略,隻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銷量被蠶食,同比下降21%,僅剩37萬輛。
但此時的新能源車,還完全沒成氣候。
即使是蟬聯多年新能源銷量冠軍的比亞迪,也不過是不到十萬台的水準,比起五年間腰斬的燃油車銷量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
但失敗的時候是成長最快的時候,這時的比亞迪,去補足了自己的短闆:設計。
“外觀決定不了汽車的品質,但絕對能夠影響銷量。”
在2014年之前,比亞迪的很多車型都借鑒過隔壁的豐田,就比如F3→豐田花冠,S6→雷克薩斯RX,都是如此。
一方面,抄襲的确是讓人最快記住的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燃油車和新能源雙線自研,比亞迪也的确拿不出更多的錢去兼顧設計。
然而在放棄燃油車之後,比亞迪就好比一位剛從996大廠辭職的程序員,終于有機會騰出手來扔掉别人穿過的格子衫,來好好捯饬捯饬自己的外在。
隻不過剛開始的比亞迪還沒适應過來,有些“用力過猛”。
秦、唐、宋、元這幾台初代王朝車型,創造性地使用了發光車标。隻不過這大紅的顔色配上BYD的字母,實在是紅得有些土味。
配合第二代DM混動技術極快的零百加速,似乎又并不違和……隻是有些辣眼睛。
但在前奧迪和蘭博基尼“設計大師”艾格加入之後,比亞迪終于迎來了轉機!
僅僅過去了三個月,比亞迪沿用至今的Dragon Face龍顔設計就已經定型。而360°無死角的顔值,又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比亞迪以前“抄襲”、“醜”的刻闆印象。
而内飾方面,比亞迪也請來了大衆集團的前高級内飾設計師來負責。
内外兼修,大局乃成。
拼圖第五塊:刀片電池
比亞迪軟實力的短闆已經補齊,但那邊的硬實力也沒落下。
2020年初,比亞迪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公布了個勁爆消息:
比亞迪全新一代 “超級磷酸鐵锂電池”,也就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就要來了!首發車型漢EV!
這消息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這之前,比亞迪堅持研發的磷酸鐵锂電池一直都是成本低、續航差、充電慢的代表,基本隻有低端車型才會用。
甚至連比亞迪自己都猶豫過,短暫地轉投過三元锂電池的陣營。
而刀片電池的推出,幾乎解決了磷酸鐵锂電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低的問題,而且還比三元锂電池要更加安全!
而電池包的成本,也能比之前降低約30%,反映到售價上就是能便宜1-2萬塊。
具體的解讀,社長在兩年前也和大家分析過。當時比亞迪的股價僅僅“暴漲到60塊”,如今已經超過240,是社長買不起的比亞迪了。詳情請戳:
讓比亞迪市值暴漲600億!“刀片電池”到底是什麼黑科技?
最終的結果,是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續航可達605公裡,并不比當年的三元锂電池車型差。
再加上全面自研的降本能力,2020款的比亞迪漢才能以一個C級車的身份,定一個B級車才有的售價(21.98-27.95萬元)。
而像定位小型車的比亞迪海豚、緊湊級的比亞迪秦和比亞迪宋,在同級别中也都能稱得上是價格殺手。
更離譜的是,這塊刀片電池不僅能用在純電車型上,還能提供普通磷酸鐵锂電池無法實現的高倍率放電。
這也就是說,新的功率型刀片電池可以僅用不到10kWh的容量進行160kW的高功率輸出,也就能用于混動車型!
由此,給了比亞迪拼上最後一塊拼圖的契機。
拼圖第六塊:DM-i
2020年的廣州車展上,比亞迪舉辦了一場新能源發布會。
非常離譜的是,在發布會上,比亞迪居然“重磅發布”了一台發動機!
由于這台發動機采用了取消輪系、附件電氣化等操作,它并不能用在傳統燃油車上。而非常窄的發動機高效區間,也意味着這是一台混動專用發動機。
而這套混動系統,也就是比亞迪在2017年斥巨資研發的DM-i超級混動技術。
關于比亞迪DM-i的詳細講解,社長之前也和大家深入聊過。想回顧一下的小夥伴們,戳這裡:
豐田封鎖多年的混動技術,竟被比亞迪輕松突破了?
這台發動機可不是一般的發動機,它全球最高的43.04%的熱效率,代表着極緻的省油效果。
要知道,在比亞迪推出DM-i之前,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的豐田,熱效率也僅有41%。
對内燃機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僅僅1%的熱效率提升,都要付出無數的心血。
由此,比亞迪秦DM-i的饋電油耗僅有3.8L/100km,在背着接近20度電(重100多公斤,相當于多坐兩個成年人)的情況下,比豐田卡羅拉的4.0L/100km還要低。
在綠牌優勢的條件下,落地價比豐田卡羅拉HEV要便宜3萬塊左右,更是比卡羅拉PHEV便宜近10萬!
DM-i對燃油車來說,完全是性能和性價比上的雙重降維打擊。
這才有了文章一開始跟大家說的,比亞迪3月5萬台DM-i和5.3萬台EV雙管齊下,曆經十九年終于“殺死”燃油車的故事。
寫在最後:比亞迪的新拼圖
在最後一塊拼圖緩緩落下之後,比亞迪“殺死”燃油車的任務已經完成。
但比亞迪想要走得更遠,還差幾塊新的拼圖。
除了服務、宣傳、渠道和智能化之外,比亞迪最急需的一個,其實是品牌。
就在去年,王傳福在《酌見》中,首次承認了“比亞迪的名字是瞎編的”。
因為當時深圳注冊的企業很多,兩個字的企業基本都被用過了。為了過審不重名,采取了比亞迪這種比較古怪的名字。
而且當時比亞迪成立的時候,能不能活下去也不知道。企業成長後必須要做包裝,就用了拼音“BYD”,後來就慢慢成了“Build Your Dream(成就夢想)”。
某種程度上,能夠說出這些,正說明比亞迪已經從青澀走向成熟。
強大了,自然不會、也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畢竟,隻有自己先有自信,才能讓别人相信你的實力。
加速奔跑吧,那個“殺死”燃油車的比亞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