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方法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8 12:14:31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方法(看完總結還難不)1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1、施工準備

鑽孔灌注樁是一項質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需在一個短時間内連續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要保證施工有秩序、快節奏地進行,必須在開工前認真做好技術準備、現場準備、勞動力準備、機械設備準備、材料準備。

1)技術準備工作

圖紙會審、測量交點、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審核、技術交底;

根據地質資料進行施工方法選擇及機械設備選型;

2)現場工作準備

場地平整,施工道路規劃及形成、鋼筋加工場地及運輸道路形成、泥漿池、泥漿溝的布置及實施、棄渣場的布置及設置、水電布置及形成。

2、測量定位

測量控制網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布置圖和各單位工程的軸線布置。

對業主交給的測量控制點、高程基準點等關鍵部位重點保護、标識,并列詳細文字資料備案。

樁位測放及标高測量所用儀器為全站儀、水準儀和塔尺。

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控制網采用全站儀測放。樁位測放前,應根據施工圖和場區坐标系計算出各控制點和樁位的坐标,經複核無誤後,填寫《施工樁位坐标一覽表》,以備測放樁位時使用。

未經驗收的樁位嚴禁施工。

3、護筒埋設

(1) 護筒一般由鋼闆卷制而成,鋼闆厚度視孔徑大小采用4~8mm,護筒内徑宜比樁徑大(旋挖鑽機大于200mm,沖擊鑽機大于400mm),其上部宜開設1~2 個溢流孔。

(2) 護筒埋置深度一般情況下,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l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其高度尚應滿足孔内泥漿面高度的要求。淤泥等軟弱土層應增加護筒埋深;護筒頂面宜高出地面500mm,并宜高出施工水位和地下水位2000mmm。

(3) 旱地、築島處護筒可采用挖坑埋設法,護筒底部和四周回填黏性土并分層夯實;水域護筒設置應嚴格注意平面位置、豎向傾斜,護筒沉入可采用壓重、振動、錘擊并輔以護筒内取土的方法。

(4) 護筒埋設完畢後,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中心重合,除設計另有規定外,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

(5) 護筒連接處要求筒内無突出物,應耐拉、壓、不漏水。應根據地下水位漲落影響,适當調整護筒的高度和深度,必要時應打入不透水層。

4、護壁泥漿的調制

(1) 護壁泥漿一般由水、黏土(或膨潤土)和添加劑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可通過機械在泥漿池、鑽孔中攪拌均勻。

(2) 泥漿的配置應根據鑽孔的工程地質情況、孔位、鑽機性能、循環方式等确定。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方法(看完總結還難不)2

5、鑽孔施工

(1) 一般要求

1)鑽孔前,應根據工程地質資料和設計資料,使用适當的鑽機種類、型号,并配備适用的鑽頭,調配合适的泥漿。

2)鑽機就位前,應調整好施工機械,對鑽孔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

3)鑽機就位時,應采取措施保證鑽具中心和護筒中心重合,其偏差不應大于20mm。鑽機就位後應平整穩固,并采取措施固定,保證在鑽進過程中不産生位移和搖晃,否則應及時處理。

4)鑽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認真填寫鑽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鑽進情況及下一班注意事項。應經常對鑽孔泥漿進行檢測和試驗,不合要求時應随時糾正。應經常注意土層變化,在土層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明後記入記錄表中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

5)開鑽時,在護筒下一定範圍内應慢速鑽進,待導向部位或鑽頭全部進入土層後,方可加速鑽進。

6)在鑽孔、排渣或因故障停鑽時,應始終保持孔内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黏度。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方法(看完總結還難不)3

(2)回轉鑽機成孔

1)回轉鑽機适用于各種直徑、各種土層的鑽孔樁,成孔時應注意控制鑽進速度,采用減壓鑽進,保證成孔的垂直度,根據土層變化調整泥漿的相對密度和黏度。

2)在黏土、砂性土中成孔宜采用疏齒鑽頭,翼闆的角度根據土層的軟硬在30°~60°之間,刀頭的數量根據土層的軟硬布置,注意要互相錯開,以保護刀架。在卵石及礫石層中成孔時,宜選用平底楔齒滾刀鑽頭;在較硬岩石中成孔時,宜選用平底球齒滾刀鑽頭。

3)樁深在30m 以内的樁可采用正循環成孔,深度在30~50m 的樁宜采用砂石泵反循環成孔,深度在50m 以上的樁宜采用氣舉反循環成孔。

4)對于土層傾斜角度較大,孔深大于50m 的樁,在鑽頭、鑽杆上應增加導向裝置,保證成孔垂直度。

5)在淤泥、砂性土中鑽進時宜适當增加泥漿的相對密度;在卵石、礫石中鑽進時應加大泥漿的相對密度,提高攜渣能力;在密實的黏土中鑽進時可采用清水鑽進。

6)在卵石、礫石及岩層中成孔時,應增加鑽具的重量即增加配重。

(3)沖擊鑽機成孔

1)開孔時應低錘密擊,表土為淤泥、細砂等軟弱土層時,可加黏土塊夾小石片反複沖擊造壁;

2)在護筒刃腳以下2m 以内成孔時,采用小沖程lm 左右,提高泥漿相對密度,軟弱層可加黏土塊夾小石片;

3)在砂性土、砂層中成孔時,采用中沖程 2~3m,泥漿相對密度1.2~1.4,可向孔中投入黏土;

4)在密實的黏土層中成孔時,采用小沖程1~2m,泵入清水和稀泥漿,防粘鑽可投入碎石、磚;

5)在砂卵石層中成孔時,采用中高沖程2~4m,泥漿相對密度1.2~1.3,可向孔中投入黏土;

6)軟弱土層或塌孔回填重鑽時,采用小沖程lm 左右、加黏土塊夾小石片反複沖擊,泥漿相對密度1.3~1.5;

7)遇到孤石時,可采用預爆或高低沖程交替沖擊,将孤石擊碎擠入孔壁。

(4)鑽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鑽進時應時刻注意鑽具和鑽頭連接的牢固性、鋼絲繩的磨損等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

2)大直徑樁孔成孔可分級成孔,一般情況下第一級成孔直徑為設計樁徑的0.6~0.8 倍。

3)在鑽進過程中出現鑽杆跳動、機架晃動、鑽不進尺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如鑽杆或鑽頭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更換,試鑽達到正常後,方可施鑽。

4)鑽孔完畢,應及時将混凝土澆築完畢,或及時蓋好孔口,并防止在蓋闆上過車、行人;鑽進過程中應及時清理虛土,提鑽時應事先把孔口積土清理幹淨。

5)鑽進成孔過程中應時刻注意土層變化,調整泥漿性能、采用合理的進尺方法,确保不塌孔、不縮頸。

6、清孔

(1)清孔分兩次進行,鑽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對孔深、孔徑、孔的垂直度等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後進行第一次清孔;鋼筋骨架、導管安放完畢,混凝土澆築之前,應進行第二次清孔。

(2)第一次清孔根據設計要求,施工機械采用換漿、抽漿、吸泥法、掏渣等方法進行,第二次清孔根據孔徑、孔深、設計要求采用正循環、泵吸反循環、氣舉反循環等方法進行。

(3)第二次清孔後的沉渣厚度和泥漿性能指标應滿足設計要求,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沉渣厚度摩擦樁≤300mm,端承樁≤50mm,摩擦端承或端承摩擦樁≤100mm;泥漿性能指标在澆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相對密度≤1.25,黏度≤28s,含砂率≤8%。

(4)不論采用何種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時,必須注意保持孔内水頭,防止塌孔。

7、鋼筋骨架的制作安裝

(1)鋼筋骨架的制作應符合設計與規範要求。

(2)長樁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長度應根據吊裝條件和總長度計算确定,應确保鋼筋骨架在移動、起吊時不變形,相鄰兩段鋼筋骨架的接頭需按有關規範要求錯開。

(3)應在鋼筋骨架外側設置控制保護層厚度的墊塊,可采用與樁身混凝土等強度的混凝土墊塊或用鋼筋焊在豎向主筋上,其間距豎向為2m,橫向圓周不得少于4 處,并均勻布置。骨架頂端應設置吊環。

(4)大直徑鋼筋骨架制作完成後,應在内部加強箍上設置十字撐或三角撐,确保鋼筋骨架在存放、移動、吊裝過程中不變形。

(5)骨架入孔一般用吊車,對于小直徑樁無吊車時可采用鑽機鑽架、灌注塔架等。起吊應按骨架長度的編号入孔,起吊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确保骨架不變形。

(6)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要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後應立即固定。鋼筋骨架吊放入孔時應居中,防止碰撞孔壁,鋼筋骨架吊放入孔後,使其位置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并保證在安放導管、清孔及灌注混凝土過程中不發生位移。

8、混凝土灌注

(1)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的混凝土拌和物供應能力,應滿足樁孔在規定時間内灌注完畢;混凝土灌注時間不得長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時間。

(2)混凝土運輸宜選用混凝土泵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運距小于200m 時,可采用機動翻鬥車或其他嚴密堅實、不漏漿、不吸水、便于裝卸的工具運輸,需保證混凝土不離析,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

(3)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鋼制導管回頂法施工,導管内徑為200~250mm,視樁徑大小而定,壁厚不小于3mm;直徑制作偏差不應超過2mm;導管接口之間采用絲扣或法蘭連接,連接時必須加墊密封圈或橡膠墊,并上緊絲扣或螺栓。導管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試水壓力一般為0.6~1.0 MPa),确保導管口密封性。導管安放前應計算孔深和導管的總長度,第一節導管的長度一般為4~6m,标準節一般為2~3m,在上部可放置2~3根0.5—1.0 m 的短節,用于調節導管的總長度。導管安放時應保證導管在孔中的位置居中,防止碰撞鋼筋骨架。

(4)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技術要求

1)混凝土開始灌注時,漏鬥下的封水塞可采用預制混凝土塞、木塞或充氣球膽。

2)混凝土運至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其均勻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第二次拌合,二次拌和後仍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

3)第二次清孔完畢,檢查合格後應立即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其時間間隔不宜大于30min。

4)首批混凝土灌注後,混凝土應連續灌注,嚴禁中途停止。

5)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測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導管埋深宜控制在2~6m。嚴禁導管提出混凝土面,就要有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寫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

6)在灌注過程中,應時刻注意觀測孔内泥漿返出情況,傾聽導管内混凝土下落聲音,如有異常必須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7)在灌注過程中宜使導管在一定範圍内上下竄動,防止混凝土凝固,增加灌注速度。

8)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lm 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 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 以上,即可恢複正常灌注速度。

9)灌注的樁頂标高應比設計高出一定高度,一般為0.5~1.0m,以保證樁頭混凝土強度,多餘部分接樁前必須鑿除,樁頭應無松散層。

10)在灌注将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以确保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溫馨提示:如你想咨詢建築施工、裝修裝修等問題,請添加微信公衆号豆丁施工,這裡都是專業人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