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9 02:26:16

地球上的泥土是怎麼來的,難道真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塵”,是由腐屍構成的?

太陽系一共有4顆岩石星球,形成了泥土的,隻有地球,其他三顆上面都是塵土。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

人們與泥土

泥土的組成部分為:礦物質、有機質、水和空氣,水星、金星和火星無法滿足有機質這一欄,所以不能稱之為泥土。

地球的有機質是怎麼來的,是曾經存在過的千億生物的屍體堆積出來的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吃的菜是腐屍培育出來的,我們走的路是腐屍堆出來的,哎媽呀!san值狂掉,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2

長滿草的泥土

泥土的由來

形成泥土的第一步,是要有岩石,因為泥土的前身就是塵土,是岩石上刮下來的小顆粒。

也就是說世上本無土,刮得多了也就成土了,那麼都是什麼在刮土呢?

首先是太陽的輻射,被太陽輻射轟擊之後,岩石會被刮掉一層皮,這些皮就是塵土顆粒。

我們看到的火星上的塵土,大部分就是這樣來的,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大氣層還很稚嫩,因此抵抗不了太陽輻射的攻擊。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3

火星表面的塵土

其次是流水侵蝕,水擁有溫柔的力量,在長年累月的沖擊下岩石被它們腐蝕,卷走了很多顆粒。

當然,除了流水還有風,别看微風拂面,但是天天這麼拂,再硬的岩石也能給你拂掉一層又一層

以上說的這些工序,水星、金星和火星都有,所以并不顯得獨一無二,這也是土壤裡面礦物質、水和空氣的來曆。

那麼,地球土壤唯一擁有的有機質,是哪裡來的呢?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4

地球的泥土孕育生命

這就得提到一種生物的的登陸,一種改變了地球外貌的生物,它們就是早期的植物

植物和動物起源于同一個細胞結構的祖先,在長期海洋生活中它們進化出了光合作用。

植物的祖先生活在海底,這裡存在着被水沖刷而來的細沙,形成了海底生态環境。

正在大約4.4億年前,植物登陸了,關于植物的登陸一直以來都存在着争論,有人說它是主動上岸的,也有人認為植物缺乏運動性,因此是被動上岸。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5

植物開始登陸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植物上岸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種和海底泥沙相同的介質

然而此時的地球陸地全是岩石,光秃秃的無法附着,這讓早期登陸的植物祖先經曆了九死一生,它們開始和堅硬的岩石死磕。

有的植物上岸的時候帶了一些“家底”——海底泥沙,它們就依靠這點家底起步,在了無生機的陸地岩石上,誕生了第一抹綠色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6

地球的第一抹綠色

植物們不斷加厚自己原有的家底,憑借着堅韌的意志它們也從岩石上刮下來了顆粒,而且它們刮下來之後不會讓顆粒溜走,而是留在自己身邊

這樣做一舉兩得,既能讓植物更加穩固地呆在陸地上,還能吸收岩石顆粒中的礦物質

久而久之,這些顆粒聚少成多,在水的加持下變得柔軟,植物細胞更替的時候,死去的細胞混合在裡面,形成了最初的有機質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7

登陸的植物和動物

和植物同時期登陸的還有動物,它們在貧瘠的陸地上生活也不容易,很多動物上岸等于死亡,它們的屍體留在了陸地上。

微生物們跟随動植物上岸,它們擔任了分解者的角色,将死去的動物分解掉,這些物質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還有一部分被植物運用

這些混合着水、有機物、礦物質、空氣的岩石顆粒,形成了地球上的第一層泥土。

那麼這樣看,地球上的泥土裡面的确加入了生物的屍體,那麼,億萬年來泥土都是在容納腐屍嗎?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8

突然中的微生物

物質循環

當然不是,如果地球的土壤是腐屍堆積而成的,它至于平均厚度才僅僅50厘米嗎?

地球想要形成1厘米的土壤,需要1000年的時間,這1000年間死去的生物何其多,為什麼最後隻是增加那1厘米的厚度?

原因就在于,泥土隻是需要腐屍的物質,它并不是将腐屍全部吸收,生物屍體的絕大部分,還是被其他生物吃掉的。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9

地球上的泥土平均厚度才50厘米

泥土、植物、分解者構成了一個圈子,當一隻動物死在了土壤上,它第一時間不是被泥土掩埋,而是被其他動物吃掉大部分肉

剩下的都是皮、骨頭等難以消化的部分,有些動物甚至連這些都不放過。

最後能留下的動物殘骸其實已經沒剩多少了,這個時候分解者會将剩餘的動物殘骸分解。

分解者會将大塊的生物組織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這樣能加快它們的效率,植物這個時候就直接搶下這些物質,如氨基酸、硝酸根等等。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0

植物需要營養

最後這具動物的屍體所剩無幾,它們被大化小,成為組成生物最基本的物質存在于泥土中,而不是屍體存在于泥土中。

這一過程叫做生物圈的物質循環,是所有生物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包括人。

不管是土葬、火葬、水葬,人的身體都會進入物質循環,最後我們也會成為土壤的一部分。

隻是,每一個生物最後留給土壤的部分非常少,這也是為什麼曆經了億萬年的時間,地球的泥土厚度才隻有50厘米。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1

最終歸于土

泥土回歸岩石

既然是物質循環,那麼泥土也是循環的一部分,它從哪兒來,也會回到哪兒去。

泥土是岩石經過各種侵蝕形成的,那麼泥土也能經過一系列變化返回岩石

前面說到過,泥土的前身就是岩石顆粒,是因為有植物将它們聚集起來,混合着水、有機物、礦物質以及空氣才形成的。

如果植物不在了,那麼泥土也就失去了凝聚力,這個時候下一場雨,刮一場風就會讓原本存在的泥土離開原地,這就是泥土流失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2

水土流失

流失的泥土最後會來到大海裡面沉積到海底,在海水的作用下膠結成為海底的一部分,再跟随海底的地殼運動消融在地殼之下的軟流層

之後軟流層作為岩漿被噴出來,冷卻之後成為了岩石,經過雨水的沖刷再次以顆粒的身份進入自然,然後開始下一個制造泥土的旅程

由此可見,泥土很脆弱,它們必須要和植物一起才能變得牢固,如果離開了植物,泥土又會朝原本的顆粒發展。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3

海底的地殼

愛護泥土

控制泥土流失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種樹,地球想要形成一層泥土真的很不容易。

人類在發展出農業文明、遊牧文明之後,更加離不開泥土的滋養。

然而,人類離不開泥土卻不愛惜泥土,每年全球流失的泥土量為600多億噸,這對于平均厚度隻有50厘米的土壤層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人類的很多農用、牧用泥土,是搶奪森林的泥土,森林的土壤厚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厚。

以亞馬孫雨林的土壤為例,它們失去雨林庇護之後,隻能維持1到3年的肥沃能力,之後就會失去種植能力。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4

亞馬孫雨林被破壞

于是南美洲陷入了砍樹、種植、荒廢、再砍樹的惡性循環,亞馬孫雨林大面積減少。

我國作為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農業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了泥土的重要性。

古人直到泥土的養料來自生物的屍體,所以才有“落紅不是無情物”;也知道物質循環的道理,才會有“質本潔來歸潔去”;還知道許多動物無法離開泥土,于是有“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可見,華夏的泥土不僅養育了華夏民族,還給我們的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千年古屍有複活的嗎(地球上曾有過上千億人)15

我國文化與泥土的關系

泥土誕生不易,毀壞卻很容易,形成1厘米泥土需要1000多年,但是毀滅1厘米泥土隻需要1秒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