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法,而無定法。我們常說“統一要求,區别對待,因材施教”,就是要求關注學生個體,特别是學困生、德困生的轉化。
學困生、德困生的轉化從何處着手?
我以為應該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作用!我們承認不是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但每個學生都有其優秀的一面。而每個學生優秀的那一面,或許就是其自信和興趣所在,或許就是我們轉化他(她)的一個有效的切入點。
習慣、興趣和信心是影響學生成長的三個關鍵因素。樹立學生的自信,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教育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當一個人能有尊嚴的生活,自然就有了自信;能在自信的心态中做有興趣的事,就容易取得成功。我想這就是賞識教育的心理學依據。從這個角度分析,賞識教育的精髓就是在适當的時機,以适當的方式滿足學生渴求關注和肯定的心理需要,使其在自信的心态和有尊嚴的生活中産生不斷進取的願望。因此要回答教育怎麼為,就回到了第一個話題:以有價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開教育的活動。這既是對教育行為的要求,也是教育行為是否有效的評判标準。
在普及大衆教育的今天,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人的發展。作為教育人,回歸教育本質的做法就是追求有道德的教育!
中國夢是民族複興夢。民族複興,首先是教育複興。教育複興重在對教育規律與常識的堅守,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做實、做細(如:讀好書、寫好字、做好操、唱好歌、掃好地、做好人)。
我們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但缺乏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最重要的品質——淡定!教育的淡定需要我們克服教育的浮躁和功利,尊重和堅守教育規律與教育常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