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統計表明,在城市婦女中,每20人就有1人可能在絕經前發現此病,而此病可發生于青春期後任何年齡的女性,但以30~50歲的中青年婦女最為常見。其主要臨床特征為乳房腫塊和乳房疼痛,一般常于月經前期加重,行經後減輕。
由于乳腺增生病重的一小部分以後有發展成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認為乳腺增生病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現代醫學認為,乳腺增生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調所緻,例如雌激素與孕激素平衡失調,表現為黃體期孕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的量相對增多,緻使雌激素長期刺激乳腺組織,而缺乏孕激素的節制與保護作用,乳腺導管和小葉在周而複始的月經周期中,增生過渡而複舊不全,從而導緻乳腺增生病的發生。但這隻是其中一種原因,究竟是哪些激素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發生了怎樣的失調,尚無統一而明确的認識。
中醫則認為肝經、胃經和任脈與乳房的關系最為密切。
肝經循行至乳房之下,肝氣不舒、肝郁氣滞時,除感到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外,乳房脹痛之症亦随生氣和精神緊張而加重。
胃經循行貫穿乳房,胃經經屬陽明,主理消化,多氣多血,胃絡即乳絡,胃經氣血下行乳絡則為乳汁,産後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可導緻乳汁不行而缺乳,産後乳絡不通,氣血郁滞,又可導緻乳腺化膿性感染,而發為乳癰;情志抑郁,氣滞不舒,氣血周流失度,蘊結于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疼痛及乳中結塊。
而任脈則通行于兩乳之間,沖任下起胞宮上連乳房,沖任之氣血,上行為乳,下行為經。若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血阻滞,積瘀聚于乳房、胞宮,或乳房疼痛而結塊,或月事紊亂失調,所以乳腺增生的症狀又多與月經周期相關。
既然肝經、胃經和任脈與乳房有如此密切的關系,那麼治療乳腺增生所選的穴位當然是這些經脈上的重要穴位喽。
1乳下期門、乳根穴除老年女性和哺乳後乳房下垂的女性外,多數女性乳頭位于第四肋間隙内,而在乳頭直下、乳房下緣根部、第五肋間隙内就是胃經的乳根穴,此穴有止乳痛、促乳通、治乳癰的作用。
而在乳根穴下、第六脅間隙内就是肝經的終末穴位期門,此穴直通肝氣,有疏肝利膽之功,專解乳房的脹痛症狀。
這兩個穴位治療時均可采用點揉手法,即先點後揉,使酸脹感明顯出現并逐漸向四周放散。
2兩乳之間膻中穴膻中是人體重要的氣會,且此穴位居任脈,刺激膻中穴,可以調理任脈氣血,發揮調節人的生殖系統功能的作用。通過對人體生殖系統激素的調節,可以有效刺激乳腺發育、通暢,所以這個穴位常用于治療産後缺乳、乳癰(急性乳腺炎)以及豐胸。
3背部乳房投影區
除了以上穴位外,我還介紹一個小經驗,就是用刮痧闆在背部乳房投影區内刮痧治療的方法。刮痧就是用邊緣較圓滑的工具,如水牛角闆等蘸上水或潤滑劑,在人體某一部位皮膚上進行刮摩,使之發紅,出現一片片或一塊塊的青紫瘀斑或瘀點,即“出痧”,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采用此法一周一次,可促進乳房代謝、疏通乳房經絡、促進乳房發育,有明顯的豐胸和緩解乳房脹痛症狀的效果。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