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歡迎關注槐序,這裡有最美古詩詞
….
…
- 劉禹錫 · 生活中的哲學家 -
...
..
評價劉禹錫這一生很簡單,兩句話足矣:一半煙火以謀生,一半詩意以問情。
他陽光、樂觀,為人不拘一格,敢于仗義執言、疾惡如仇,卻又有着不讓人讨厭的圓滑世故。
這不矛盾,反而是一種極聰慧的處世觀。
“人們習慣于把曾經犯下的所有錯誤歸結到一起,然後創造出一個惡魔,并稱之為命運”
劉禹錫在《天論》三篇中,很好地闡述了這個觀點,即“交相勝,還相用”。
這是劉禹錫哲學思想的核心,具有比較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他相信人的福禍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與天、與神都沒有關系,所謂的命運不過是人們對不解現象的托詞。
從樸素唯物主義角度講,劉禹錫這一觀點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同源。
不用懷疑,劉禹錫就是這麼牛,而且他還擅長醫學,寫詩不過是他衆多技能中的一個。
- 愛搞事情的劉禹錫 -
劉禹錫為中山靖王之後,自然和劉備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是真正的貴族後裔。
“二王八司馬”事件以後,劉禹錫和柳宗元一同被貶,并結下生死之誼。劉禹錫此一去23年,人生可謂是颠沛流離。
這和他直率的性格有關,比如說公元815年他奉命回朝,本有機會複官,可遊玄都觀的時候,他卻寫了一首諷刺當朝新貴的詩,于是再次被貶。
13年後回來,倔強的劉禹錫《再遊玄都觀》,寫下了: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結束了漫長的貶官生涯後,他與白居易在揚州偶遇,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相交,于是白居易請他喝酒,并賦詩對他的遭遇表達了同情: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可劉禹錫卻不以為然,反而寫下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由此可見,劉禹錫是一個胸懷極其豁達之人,這在他的詩作中随處可見,比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以及他那篇流傳千古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複官之後,曾出任蘇州刺史,當時李紳從淮南節度使任上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即宰相。
李紳即是寫出《憫農》那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是升相後的李紳極盡奢華,大擺宴席,也把劉禹錫請了去,于是“刺頭”劉禹錫不樂意了,作詩諷刺李紳表裡不一。
這首詩題為《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何為罵人不帶髒字,劉禹錫是也!司空是李紳拜相前的官職,發迹後李紳生活極其奢靡,一餐的經費多達上千貫,家中歌妓成群,席間一歌女為宮女打扮,所以劉禹錫作此題。
杜韋娘為唐名妓,擅曲,後為詞牌名,為唐教坊曲。
“司空見慣”的成語就是由此而來,所以後兩句詩也成為了千古經典,大意為: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怪不怪了,不像我,現在還經常食不果腹。
這就是劉禹錫的性格,直言不諱,不畏權勢,但文章開頭我們也說了,劉禹錫還有圓滑的另一面。
“八司馬事件”後,宦官俱文珍發動政變,唐順宗被迫内禅,太子李純登基,王叔文被賜死,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被流放,不久後武元衡即升相位,并多次針對王叔文一黨。
柳宗元比較純粹,始終認為李純的上位是謀權,堅持不肯向武元衡一黨低頭,而裴度、白居易是堅決支持武元衡的,他們之間的關系甚笃。
實際上,當時唐順宗李誦登基時,已經是抱恙在身,因中風不能理朝政。
所以劉禹錫開始示好裴度,并得到了裴度的保護,這中間有白居易莫大的功勞。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正是劉禹錫的堂兄劉十九資助白居易在香爐峰建了草堂,故白居易晚年有詩《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某種程度上,王叔文死後劉禹錫擺渡到政敵這邊,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林檎擇木而栖,因為裴度的政治理念和他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削藩和抵制宦官專權。
在這一點上,柳宗元就比較倔強,所以他的結局要比劉禹錫凄涼很多。
晚年劉禹錫和白居易同隐洛陽,經常到裴度府上把酒言歡,他們是大唐詩人中少數能善終,且功成名就的。
劉禹錫和柳宗元都是“永貞革新”王叔文集團的首腦人物,但是劉禹錫能夠站到原政敵這邊,完全是受他的哲學思想所影響,他堅信事在人為,和天命無關。
這就是他圓滑卻不讓人讨厭的地方,同時他還保留了率真、耿直的性格,所謂的做人有度便是這樣了。
他在《竹枝詞》中寫: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也是對自己遭遇的一個表達,宦海沉浮,他始終是那個疾惡如仇的詩豪劉禹錫,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初心。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