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尾巴,但它們的尾巴功能各異。有的動物把尾巴當做飛行器,有的動物把尾巴當做平衡器,還有的動物把尾巴當做武器或倉庫,甚至有的動物還利用尾巴表達情感。
對于鳥類而言,尾巴的主要作用是掌握飛行的方向。鳥類尾巴上長着豐腴的羽毛,宛如扇子,靈活地轉動尾巴即可控制飛行方向。而對于啄木鳥而言,其剛硬而有彈性的尾巴還有支撐身體的作用,在用趾端鈎爪抓住樹幹的同時,能以尾巴作為支點,保持身體穩固。
對于魚類而言,尾巴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推動前行,二是控制方向。魚尾的擺動給魚身體周邊的水施加了壓力,在水的反作用力下獲得前行的動力。根據魚尾擺動和控制方向的原理,古代勞動人民仿造出了船橹和船舵,使得船隻可以自由地在水中航行。
有很多動物将尾巴當做平衡器,如牛、馬、貓、袋鼠等。牛和馬的尾巴較長,奔跑時尾巴會豎起,以平衡身體。袋鼠則與牛、馬不同,它利用後肢作跳躍式前進,通過控制尾巴的位置來達到身體平衡。貓的尾巴與尾椎骨相連,從高處跳下時尾巴呈筆直狀,它通過不斷地扭動,使尾巴成一條直線,以此來控制身體的平衡,使得落地時能夠四腳同時着地。
對于某些動物而言,尾巴是它們的武器。鳄魚在發現河邊的獵物後,會快速地掃動尾巴,将獵物擊入河中,再用尖牙攻擊,即可飽餐一頓。蜜蜂和胡蜂的腹部尾端有螫針,螫針與毒腺相連,在攻擊敵人時,它們會用螫針螫人并注射毒液,令敵人中毒。蠍子的尾部藏有一對毒腺,它在行走時會保持尾部翹起狀态,遇到獵物和敵害就會用雙螫鉗住對方,将尾刺刺入并注入毒液。
能夠用尾巴發聲的動物非常罕見,響尾蛇正是其中之一。它們并非生下來就能發聲,而是在一次次的蛻皮之後在尾部留下了一串串角質環,才有了發聲的功能。角質環内為空腔,腔内又由角質化表皮隔成兩個環狀空泡,當尾部擺動時,氣流在空泡内一進一出,往返振動之下便發出了聲響。響尾蛇尾部的擺動頻率能達到每秒鐘40至60次,發出的聲響最遠能傳遞至30米以外,足以吓跑其它動物。
狗在表達心态和情感上是通過尾巴來完成的。在自己的主人面前,它們會通過搖擺尾巴表達親昵,而在與其它同類打鬥失敗後,便會沮喪地夾起尾巴逃跑。
除了少數動物的尾巴已經退化外,絕大多數的動物在自然進化過程中都将尾巴保留了下來。不同動物的尾巴在外觀上存在着較大的差異,但都有着各自獨特的用途,在它們的生存過程中發揮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文章來源: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田維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