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武松的文章也是事出偶然,無意中讀到了一篇比較老版和新版武松的文章,突然覺得從武藝的角度出發進行一番分析亦是自己的所長,再說和新版武松的扮演者陳龍相識,以兄弟相稱,當然也僅是一面之緣,在《追捕者》中有過合作。當時覺得陳龍陽光帥氣,雖是上海人,卻不乏剛毅之氣,而且沒有明星的架子,和藹可親,在劇組裡大家稱他為“龍哥”。當時加了微信,也極少聯系,隻是在朋友圈彼此關注,知道陳龍是一位虔誠的修行者,一位深懷慈悲和正義的人,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有一種令人歎服的自律精神,當然在朋友圈的“江湖”裡隻是“遠遠觀望”,後來看了他出演的《琅琊榜》,覺得那種萌萌的感覺卻是隐含了智慧與善良,拿捏的十分到位,也造就了一個十分經典的“蒙大将軍”。
确實而言,陳龍的武松起初并不是特别關注,對于新版的《水浒傳》也是在愛奇藝上挑選着看,慢慢地看進去了,覺得新版有自己的亮點,無論是人物的塑造還是武打設計上,不能說“超越”老版,至少做到平步,平分秋色,各有所長,亦是成功。記得李雪健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記者問對張涵予飾演的宋江如何評價,李雪健老師笑着說“和張涵予在多部戲裡有過合作,我們都是演父子,他出演宋江也可以說是子承父業嘛。”這樣的回答可謂是機智而幽默,體現了李雪健老師高深的藝術修養。因為對于陳龍兄弟的關注,還是悉心地把新版《水浒傳》中武松的選集都看完了,所以才能對于陳龍的表演和其中的武打設計做出一番點評。
陳龍飾演的武松
一句“二郎在此謝過”讓我感動了良久,遠遠勝過那一句“兄弟”,感覺到了陳龍兄弟的字裡行間的一股豪邁之氣,後來在跑步的時候,兄弟回複:
武在心中,俠在心中,德在心中,世界在心中,宇宙亦在。
這是作為一個男人,一個武者,一個演員對于生命的參悟。我無法得知當時陳龍出演武松的時候是怎樣一種心态,但可以肯定的是像丁海峰一樣,他内心一定是十分激動,能夠飾演這樣一位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在戲中,在我們所看到的新版武松中,陳龍的身上有着一種深刻而清晰的印記,步态、眼神和言語都帶有那種讓人呼之欲出的“武二郎”的風采,豪邁、俠義,嫉惡如仇,獨來獨往,頂天立地,血氣方剛,俠骨柔腸,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快意恩仇,而最終卻是看破紅塵,以“行者”善終。陳龍的武松是從陽光出場,萬人敬仰的打虎英雄,逐步成了像林沖一樣的悲壯英雄,一步步變得沉郁,變得孤獨,變得萬念俱寂,這是陳龍對于武松的敬仰和對于表演的駕馭,讓他诠釋和演繹了一個有血有肉而又悲壯激昂的武松。
陳龍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坦露心迹,熱語感人:
正如哥哥所言,前兩位老師演繹的武松已堪稱經典,我隻是此生有幸能夠演繹我心中的那個打虎英雄,隻希望在自己的演藝生涯中畫上光彩的一筆。如确有小小的成功也絕非個人之力,這是團隊的成功,是時代的成功!能得到哥哥這樣的武學大家的點評,實屬有幸,也不掩飾滿心的歡喜。二郎再次謝過。
着實,作為一個演員能夠飾演武松,可以說是一種幸運,而陳龍自然是一份感恩,他覺得這是自己演藝生涯中“光彩的一筆”。而一個角色的成功,非一個演員的努力可以完成,這一點顯示了陳龍的謙和與低調,也是他說的“德在心中”,他說這是團隊和時代的成功,我們在這個不同凡響的時代才能有不同凡響的作品,讓一個團隊有了這樣一部經典,讓一個演員有了一次機遇,成了武松,成了一生的驕傲。
作者與陳龍在劇組
武松成就了陳龍,陳龍也成就了武松。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相遇,讓陳龍有了這樣選擇和機遇,也是殊勝和歡喜。
本來想配圖找一個和陳龍兄弟的合影,卻因為在移動盤中而未能如願,留待日後。
和兄弟相約一起研習武學,和兄弟分享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腳”,還有那暗藏殺機、醉意盎然的“醉拳”。
從此江湖上,有了一位“武二郎”好兄弟。
作者與陳龍在戲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