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頂,是五台山曆史悠久、聞名遐爾、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以供奉五方文殊菩薩而著稱。
黛螺頂,在台懷中心寺廟集群區東側,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山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雲霧缭繞。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名為大螺頂,又名青峰,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
黛螺頂山頂古寺名佛頂庵,寺内山門後立有兩塊石碑: 一塊立于明萬曆二十年仲秋,上書"五台山重建佛頂庵碑記";另一塊立于清康熙歲次辛未仲秋,上書"青峰頂造像建亭記",對黛螺頂名稱的演變以及明成化年間重建寺廟,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年間、乾隆五十一年重修寺廟等事宜皆有詳實記載。
既登黛螺頂,便算小朝台
來五台山朝台拜佛是很多遊客的美好心願,五台山有五大台頂,為東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鬥峰、中台翠岩峰,分别供奉着聰明文殊、獅子吼文殊、智慧文殊、無垢文殊、孺童文殊五方文殊菩薩。據說代表着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并對應着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對于大多數去朝台拜佛的人而言,不一定都有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激情走完五個大朝台,即使有精力、體力,也因五大台頂海拔較高,天氣瞬息萬變,朝台之行并不一定順當。因黛螺頂集中供奉着五方文殊菩薩,故選擇黛螺頂參拜不失為一種補救良策。
對于愛好戶外運動的遊客與虔誠的佛教信徒而言,那依山而建、蜿蜒直上的1080級石階絕對算得上黛螺頂的魅力所在。
108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寓意,1080級台階為“十界”各有“百八”之意。黛螺頂的1080級石階鋪成的朝台路,也稱“大智路”。沿着這條長長的“大智路”,拾級而上便是在修行。一層層攀爬方才顯虔誠,增智慧,消煩惱,護平安。
據僧人們講,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台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兇化吉,一生平順。此路是由台灣高雄宏法寺住持開證法師捐款50萬元人民币,由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協會等有關部門支持修建的。走這條路比較近,但直上直下,對于年老體弱的遊客來講走起來比較費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