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女孩養育,有十三年的教育工作經曆,有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書證書,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養育知識。
我弟生了個兒子,我有空就帶着女兒琳琳一起去看他們,小表弟小臉蛋粉嫩粉嫩的,兩條小腿一直亂蹬,看起來精力滿滿。
而且我看到小表弟嘴巴一直有吮吸的動作,小手在不停地擺動,但是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他的手被小手套套住了,寶寶根本沒有辦法吃到小手。
我馬上問我媽:“媽,為什麼要給孩子戴上手套,他很想吃手呢。”
我媽馬上反駁我:“吃啥手,手那麼髒,我就是為了不給他吃手才給套上手套的,病從口入,小孩吃手細菌多,容易生病。”我媽反駁得振振有詞。
“小孩就是要吃手的呀,一歲以内的寶寶就是通過嘴巴來探索世界的,吃小手就是他的第一步,你為啥要阻止他?”我有點生氣地說。
但是我媽依然一意孤行,不聽我勸,還是給孩子戴着手套,老人啊,有時候總是這麼固執,科學育兒對于他們來說,依然需要不斷給他們普及知識,才能夠改變他們的觀念。
01 寶寶為什麼從小都喜歡吃手?寶寶一般從兩個月開始,一直到六個月,處于口欲敏感期,他們重要的工作就是吃手,對的,吃手是寶寶的最重要的工作,所以,這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從生理發展來說,
寶寶的發育遵循從頭到腳的原則,也就是孩子的大腦是最先發育的,而孩子大腦發育必須要和外界建立聯系,對于6個月以内的寶寶,他要通過手和身邊的物質互動,促進大腦的神經元連接和工作,最終促進寶寶腦部發育,這也是孩子早期智慧的開始。
當孩子的嘴巴接觸到手時,他的大腦就已經開始工作了,他通過嘴巴将這個世界的形象儲存在大腦中,為以後理解他人的語言和這個世界的具體物質奠定基礎。
簡單來說,孩子吃手了之後,他就感受到了手原來是這樣的,他感受到了手的形狀、軟度和質感等。
而且孩子要想和世界的其他物質建立聯系,他就必須依賴手的協同合作,所以他必須要先學會把手送進嘴巴,下一步才能借助手把其他物體送進嘴巴。
孩子從用嘴巴吮吸乳房,到吮吸手,再到吮吸其他物體,這個過程孩子感受到了物體的不同,不同的物體刺激着孩子的大腦,此時孩子的大腦就開始了分析,這就是孩子大腦早期的智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孩子吃手越順利,就越聰明,就是這個道理。
從心理發展來說,
孩子吃手能夠順利進行,不被阻止,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情就會輕松愉悅。而且嬰兒先天所設定的發展計劃能夠順利進行,并得到父母的支持的孩子就會平和而有安全感。
反之,那些被嚴重阻礙吃手的嬰兒,就會變得不快樂,甚至有嚴重的補償心理,長大後吃手的情況會一直存在,而且有可能做來越嚴重。
所以,從小給吃手的寶寶和不吃手的,他們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差距會非常大,父母千萬别覺得是一件小事情,要重視起來。
02 孩子吃手要看年齡,不同年齡處理方法不一樣0-2歲
6個月以内的嬰兒吃手是正常的,但是到了6個月到2歲,我們就應該要引導孩子從吃手過渡到吃其他東西,比如一些符合質量标準的磨牙棒,或者切成長條的蘋果條等。
孩子接觸到其他物體之後,他就慢慢地不再吃手了。
2-3歲
在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中,孩子從依戀媽媽過渡到依戀其他物體的行為稱為“橋梁 ”,孩子在放松和沒事幹時吃吃手指頭的現象,叫作依戀過渡性客體。
所以,如果孩子在2-3歲還出現吃手的行為,也算正常現象。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在孩子從吃手過渡到其他物體時,沒有給孩子介紹相應的物體,導緻她養成了吃手的習慣,一時改不過來。
針對這種情況父母要采取相應措施,引導孩子從吃手過渡到吃其他東西,慢慢地補足他在敏感期造成的缺失,隻有補足了敏感口欲期的孩子,他才能真正戒掉吃手的習慣。
3歲之後
孩子到了3歲之後,如果依然有吃手的行為,那會有很多複雜的因素。
比如孩子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者剛去幼兒園是不是缺乏安全感,通過吃手來緩解内心的焦慮不安。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要及時了解具體情況,根據孩子遇到的具體情況給予科學的疏導,讓孩子安然度過這個特殊的階段,從而戒掉吃手的習慣。
但是如果隻是一小段時間有這樣的行為,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補償心理,那父母可以冷處理,不要過于強化吃手的行為,過一段時間他自己就好了。
所以,希望父母重視孩子吃手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