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錫國濟康複醫院兒童康複科接收了一名患兒。剛到院評估後确診為語言發育障礙,并有嚴重的口肌問題。每次試圖說話總是氣息和氣流短促,說話比較費力,比如說“媽媽,我——要——上——廁所。”一句簡短的話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表達完整。 結合其媽媽懷孕和生育等因素,孩子表現為遲緩型構音障礙,安排了口肌和言語課程。
針對這樣的口肌和語言有問題的孩子,如今越來越多。在接診和評估中,孩子說話不清楚的原因其實歸根結底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對于健全人來說,開口說話和交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哪怕多學幾次也會主動溝通,但是對于語言發育障礙的兒童來說,有效溝通就變得非常困難。
那麼面對語言發育障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語言發育障礙?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語言發育障礙?它是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患,往往表現為不會說話、會說的少或者說話不清晰,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怎麼都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會說的話比别人家的孩子少很多”;“說話很輕,聽不到說什麼”、”将‘公公’說成‘東東’、‘哥哥’說成‘德德’“等等,更嚴重的是,家長因為孩子說話問題,一直要求孩子說話,而孩子有無法正常表達,時間長了這些小孩還會出現情緒異常和行為問題,比如,易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影響小孩正常的人際交往和學習。
語言發育障礙作為一種臨床表現,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如孤獨症譜系障礙、聽力障礙、智力障礙等)的主要表現之一。
兒童語言發育障礙的原因
兒童語言發育障礙的原因,既有小孩本身神經心理發育的因素,也有周圍環境的因素。
聽覺障礙
聽覺是兒童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如果聽覺受損,兒童在無法充分接受語言刺激、無法形成完整的言語聽覺鍊的情況下,要實現較好的語言發展很困難。
交往障礙
如果對作為語言交流對象的存在及語言刺激本身的關心不夠,其語言發育會受到影響。典型的就是孤獨症的兒童,其行為的特征有視線不合,即使招呼他也無反應,專注于某一事物及保持某種行為。
智力發育遲緩
智力發育遲緩在語言發育遲緩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其定義為:在發育期間整體智能較正常平均水平有顯著降低,并伴有适應性行為障礙。國際上公認的診斷标準為:
智力低下,比正常平均水平低兩個标準差以上,IQ的值不足70;存在與實際年齡應有的社會适應行為的障礙;在發育期出現(18歲以前)。
家庭遺傳因素
家庭遺傳因素與說話早晚也有關系:有些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又沒有聽力障礙,也沒有找到其他疾病,僅僅是說話晚。這種小孩與家族遺傳有關,孩子的父母說話可能也晚。
要康複訓練還是等待自愈?
關于如何改變孩子語言發育障礙,家長們一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語言發育遲緩就得靠專業的語言康複訓練,否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發育;另一派家長則認為孩子的語言有自我糾正的能力,完全不需要語言矯正就能恢複。
從表面上來看,兩種觀點其實都有道理,不過語言問題終究還是得靠科學的論證方法來證實。我們先說語言發育遲緩能不能靠孩子的“自愈”恢複?可以,語言發育遲緩是有可能通過“自愈”恢複的,隻是這個可能性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大概是百分之八點幾。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麼低的恢複可能性,有幾個家長願意賭一下呢?恐怕很少有家長會做這個選擇,因為一旦做了這個選擇,等于将孩子的語言未來交給了虛無缥缈的“命運”。
實際就目前來說,語言康複和矯正訓練仍舊是改變語遲兒童問題的重要手段,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會如此。
文/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