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百聞不如一見。
典故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使禦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将者,充國對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問焉,曰:“将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
——《漢書》
漢宣帝時,西部邊境的羌人原本臣服于漢,一直在湟水以北農民棄耕的土地上放牧。然而,元康三年,羌人中的先零部落逐漸和其他羌人部落聯合起來,還與匈奴有了聯系。這成了漢邊境上的隐患。
漢宣帝派人出使羌人部落,結果使者策略有誤,直接興師問罪,激化了矛盾,雙方刀兵相見,大漢三千騎兵被擊敗,損失慘重。
這一情況使得漢宣帝很擔憂。他想任用戰功卓著的老将趙充國帶兵平叛。可是趙充國此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于是,宣帝派人去問趙充國誰能作為主将帶兵平叛,趙充國說:“沒人比我更合适了。”
于是宣帝又問:“将軍估計一下羌人的情況,覺得應該派多少人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事上的事,很難憑空估計。臣願意現在就去前線金城了解情況,然後再制定具體的作戰策略。不過,羌人的勢力不大,成不了什麼事,希望陛下相信老臣,不必擔憂。”宣帝笑着答應了。
于是,趙充國親往邊境,了解了情況後,采取了從内部分化羌人的策略,使得大部分羌人重新歸順大漢。
釋義
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見到一次,表示親眼看到的遠比聽人家說的更為确切可靠。
好故事在這等你呢
發稿:蘭花
校對:煩煩
審稿:Augus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