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05:49:59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詞:占位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劍門道中遇微雨宋.陸遊)1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陸遊

詞:占位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譯文:衣服上沾滿了旅途上的灰塵和雜亂的酒的痕迹。出門在外去很遠的地方宦遊,所到之地沒有一處是不讓人心神暗淡和感傷的。我難道這一生就隻該是一個詩人?騎上瘦驢在細雨中到劍門關去。

注釋:

劍門: 劍門,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據《大清一統志》:“四川保甯府:大劍山在劍州北二十五裡。其山削壁中斷,兩崖相嵌,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又名劍門山。”

消魂: 心懷沮喪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

合: 應該。

未: 表示發問。

本文寫自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回後方成都的途中。這是一首廣泛傳頌的名作,情畫意,十分動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寫得太美,容易使讀者“釋句忘篇”。如果不聯系作者平生思想、當時境遇,不通觀全詩并結合作者其他作品來看,便易誤解。作者先寫“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陸遊晚年說過:“三十年間行萬裡,不論南北怯登樓”(《秋晚思梁益舊遊》)。梁即南鄭,益即成都。實際上以前的奔走,也在“萬裡”“遠遊”之内。這樣長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滿塵土;而“國仇未報”,壯志難酬,“興來買盡市橋酒……如钜野受黃河頓”(《長歌行》),故“衣上征塵”之外,又雜有“酒痕”。“征塵雜酒痕”是壯志未酬,處處傷心(“無處不消魂”)的結果,也是“志士凄涼閑處老”(《病起》)的寫照。

“遠遊無處不消魂,的“無處”(“無一處”即“處處”),既包括過去所曆各地,也包括寫這首詩時所過的劍門,甚至更側重于劍門。這就是說:他“遠遊”而“過劍門”時,“衣上征塵雜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消魂”。

引起“消魂”的,還是由于秋冬之際,“細雨”蒙蒙,不是“鐵馬渡河”(《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而是騎驢回蜀。就“亘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讀陸放翁集》)來說,他不能不感到傷心。當然李白杜甫賈島、鄭棨都有“騎驢”的詩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參韋莊都曾入蜀,晚唐詩僧貫休從杭州騎驢入蜀,寫下了“千水千山得得來”的名句,更為人們所熟知。所以騎驢與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詩人”。于是,作者自問:“我難道隻該(合)是一個詩人嗎?為什麼在微雨中騎着驢子走入劍門關,而不是過那‘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戰地生活呢?”不圖個人的安逸,不戀都市的繁華,他隻是“百無聊賴以詩鳴”(梁啟超語),自不甘心以詩人終老,這才是陸遊之所以為陸遊。這首詩隻能這樣進行解釋;也隻有這樣解釋,才合于陸遊的思想實際,才能講清這首詩的深刻内涵。

一般地說,這首詩的詩句順序應該是:“細雨”一句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這樣一來,便平弱而無味了。詩人把“衣上”句寫在開頭,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數十年間、千萬裡路的遭遇與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費力地寫了出來。再接以“此身合是詩人未”,既自問,也引起讀者思索,再結以充滿詩情畫意的“細雨騎驢入劍門”,形象逼真,耐人尋味,正如前人所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詩外”(《示子遹》)。

另一說認為:自古詩人多飲酒,李白鬥酒詩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陸遊滿襟衣的酒痕,正說明他與“詩仙”、“詩聖”有同一嗜好。騎驢,也是詩人的雅興李賀騎驢帶小童出外尋詩,就是衆所周知的佳話。作者“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這樣,他以“詩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實了。

但作者因“無處不消魂”而黯然神傷,是和他一貫的追求和當時的處境有關。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複中原,寫詩隻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陝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現在又要去後方充任閑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這使作者很難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詩人未”,并非這位愛國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無可奈何的自嘲、自歎。如果不是故作诙諧,他也不會把騎驢飲酒認真看作詩人的标志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調侃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