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号線跟3号線什麼區别

2号線跟3号線什麼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0:45:07

客流量巨大的廣州地鐵3号線用于迎來了“解壓”的好消息!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政府舉行的《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透露,廣州拟規劃新增廣州大道線,與地鐵3号線平行。

新增的廣州大道線與現有的3号線以及建設中的18号線如何分工?具體走向如何?能否緩解3号線以及廣州大道的交通擁堵?

2号線跟3号線什麼區别(3号線平行線要來了)1

背景:地鐵3号線全國“最擠”

廣州地鐵3号線主線為番禺廣場-天河客運站,長約34公裡,設站16座;支線為體育西路-機場北站,長約33公裡,設站14座。

根據廣州地鐵公司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線路運營數據,三号線以日均客流量210.6萬人次高居所有線路榜首。廣州地鐵三号線不僅是全廣州客流最多最擁擠的地鐵線,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它也是全國客流最多的線路。

3号線開通後,由于沿線客流增長迅速,其服務能力出現瓶頸,每天的交通高峰時段,該線路的一些站點都會人滿為患。地鐵公司通過高峰期增開番禺廣場至同和小交路、機場北至番禺廣場雙向直通交路,重大節假日和大型活動期間還實施“公交 地鐵”聯運的辦法,這些措施對緩解擁堵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車廂滿載率仍然較高,尤其是體育西路—機場北段高峰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态。

不過這些措施都隻是暫行性的,亟需新建平行線路進行分流。

2号線跟3号線什麼區别(3号線平行線要來了)2

規劃:新增廣州大道線,與3号線平行

關于給地鐵3号線減負的提議,近年來一直被不斷提及,新建3号線“姐妹線”的設想也由來已久。最先被定義為3号線姐妹線的是18号線。

2018年8月,《海珠灣(瀝滘片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征詢意見公示時,為了提升該區域的交通便捷度,規劃圖中出現了“廣州大道線”。這也是該新增地鐵線首次浮出水面。根據該規劃,廣州大道線在海珠區範圍内的走向與三号線并行,介于2号線和3号線之間,北起廣州大道南,再沿着瀝滘大街向南,穿過珠江後進入番禺區。

不過在2019年2月公布的《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成果通告中,廣州大道線的内容并不在裡面。

2019年4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回應:拟在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中,考慮在廣州大道走廊範圍内新增南北向線路,與地鐵3号線平行,對地鐵3号線實施有效分流。這是規劃部門首次對廣州大道線進行正面回應。

在1月2日舉行的《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設3号線平行線路。該局負責人介紹,目前3号線北延線滿載率近150%,超負荷運行狀态,體育西、嘉禾望崗等地鐵換乘壓力大,本次規劃新增廣州大道線,與3号線平行,自北向南串聯白雲、天河、海珠、番禺4區,分擔3号線客流壓力。

焦點問題:

1、具體走向如何?何時可以動工?

市民關注的線路具體走向目前仍未确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該條線路目前仍處于前期研究階段,具體的線路、站位尚不穩定。下階段将會同市發改委、廣州地鐵集團結合城市規劃、居住和就業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工程實施條件等因素作進一步的研究論證,最終方案以國家批複的為準。

2、與3号線、18号線如何分工?

未來廣州大道線與在建的18号線和已經開通的地鐵3号線如何分工?增加廣州大道線後将對緩解擁堵和交通壓力起到哪些作用?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根據國務院批複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地鐵18号線定位為市域軌道快線,設計速度160公裡/小時,平均站間距約7.6公裡,實現南沙副中心與廣州中心區30分鐘互達的時空目标,線路技術标準高,主要體現重點戰略地區的高速連通功能,解決組團間大跨度、長距離出行。也就是說,地鐵18号線站點少、速度快,主要解決組團間的長距離出行問題。而且18号線正在醞釀向廣州之外的珠三角城市延伸,向南将延伸至中山、珠海,向北延伸至清遠,将成為珠三角區域最長的城際地鐵。

已經開通的地鐵3号線定位為城市軌道快線,承擔花都、白雲、天河、海珠、番禺五大組團間的快速交通聯系,作為市域南北向快速交通幹線,連接白雲機場、廣州東站兩大樞紐,主要服務番禺廣場、市橋、漢溪長隆、洛溪島、珠江新城、燕塘、同和、嘉禾望崗等人口、就業密集區域的通勤客流。

廣州大道是廣州一條重要的南北向交通主幹道,雙向8至10車道,北面起點由白雲區大源開始,南面終點在海珠區洛溪大橋,中間以廣州大橋跨過珠江,全長約17.1公裡。 規劃部門透露,拟新增的廣州大道線,将與地鐵3号線、18号線共同形成3條南北向的軌道交通大動脈,一方面增加該走廊内的站點覆蓋,較大程度地分擔地鐵3号線的通勤客流;另一方面通過分流公共汽車和私人汽車乘客量,将部分地面出行轉化為地鐵出行,提升沿線道路交通運行效率,緩解廣州大道交通擁堵。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耀烨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