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第一黑幫最大的金主,雖不是坐館,卻能控制坐館。
他善用“合縱連橫”,做生意拉上其他社團的大佬,随後自己逐漸做大,影響力非凡。
他就是黑幫和勝和的“太上皇”,囝囝。
1958年,“囝囝”在香港元朗的唐人新村出生,出生的家庭那是大富大貴之家,錦衣玉食、堆金積玉,要說他每天從三百平方米的床上醒來一點都不為過!
父親賜名為張铨漢,對他極為寵溺,常常叫他“囝囝”,“囝囝”是粵語裡“兒子、寶貝”的意思,這小名也成了他日後立足江湖的花名。
那年頭,尋常百姓能吃得飽的家庭不多,而張铨漢的家裡仆人數十名,衣來張口飯來伸手那是常态。
而張铨漢雖是含着金湯匙出身,但他與尋常的纨绔子弟有所不同,從小他的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是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
長大後,憑着家裡的經濟條件,以及自身的才華,到歐洲留學,并在大學畢業後定居在歐洲多年,在英國、荷蘭等地開展自己的事業,憑借學來的知識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也順便向家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記得《項羽本紀》裡便有個提到:“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行軍打仗的将軍,建功立業後,多數是會選擇榮歸故裡,風風光光地顯擺一下。
張铨漢也一樣,在80年代末,他帶着他的第一桶金從歐洲回到香港發展。
按當時的環境來說,可以說是黑道勢力橫行的年代,常人想快速發展,那就得有人罩着,加入黑幫是首選!反觀沒人罩着,多數時候都會被有人的一方欺負。
張铨漢瞅準機會,加入了當時香港的三大黑幫之一,和勝和,從此開啟了他的江湖人生,這讓他占了天時。
他拜在社團的“啊矮”門下,“啊矮”是和勝和的元老級大佬,在社團内頗有地位,張铨漢拜在他門下那是占了人和。
由于有錢,且家裡在元朗這地界頗有名望,張铨漢便倚靠這兒來搖旗呐喊、招兵買馬,這無疑讓他占了地利。
除此之外,他還與與“上水皇帝”白頭仔以及“白頭福”兄弟、前坐館“訴苦森”、前坐館“山頂标”等十八人結盟。
在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們十八人相遇,那是相見恨晚,突然天雷勾地火,衆人口舌燥熱,便斬雞頭、燒黃紙,結拜為異姓兄弟。
由于結拜時衆人都口幹舌燥,便号稱“燒十八友”。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打仗,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都占盡,想不成功都難!
張铨漢此時有錢,招來頗多馬仔,有着社團内這幫猛人為背景,坐鎮元朗大本營。随後便在地盤上發展房地産生意,與“新鴻基”等大公司皆有合作,賺得盆滿缽滿。再加上元朗街邊數十個店鋪的租金收入,每月收入數十萬。
除此之外,他還在元朗擁有多家金融公司,主營高息放數,每月的利息又是一大筆收入,老早就攢下了數十億身家。
張铨漢的座駕那更是豪車法拉利F430、奔馳車ML350等等好幾輛,出入都帶着奢侈品皮包,頓頓都是大餐。記得魯迅的《藥》裡,有個“人血饅頭”,此情此景還挺貼切的。
當時的元朗一直都是14K“元朗之虎”四眼細的天下,張铨漢雖是本地人,但人家“四眼細”也是,并且“四眼細”老早就将元朗收入囊中。
張铨漢能成功在元朗插旗,這着實是把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發揮得淋漓盡緻,他先找到在英國認識的14K話事人“牛老大”,再通過“牛老大”與香港這邊的14K通氣,打點好關系。
随後便是用手頭的銀兩收買人心,“四眼細”有許多手下皆過檔到張铨漢門下,畢竟人家給的錢多!除了挖14K的人,他還挖同門的人。
他将同門“高佬安”的得意門生“日本仔”高價買過來,“日本仔”那是和勝和裡的“雙花紅棍”,算起來還跟14K的“雙花紅棍”陳惠敏職位一樣,雖然他的含金量是沒有陳惠敏的高。
除了“日本仔”,張铨漢手下還有其他三位猛将,“懵良”、“姑爺偉”以及“細蘇”。
這四位是張铨漢旗下的“四大金剛”,髒事多是由他們出面,比如在元朗低賤的價格收地,再高價賣給開發商。由黑社會出面收地,這過程中用了多少見不得人的手段可想而知。
當人的财富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多數都會往名望上發展,讓自己在外面有個好名聲,盡管是為非作歹出身的亦是如此,這是人性。
而在和勝和社團内,最大的無非就是兩年一屆的那一任“坐館”,也就是和勝和的龍頭寶座。
在社團内對坐館這個位置熱衷的,除了張铨漢,還有“雞腳黑”、“上海仔”、“大飛”這幾位曾經當過坐館後退下來的元老。
張铨漢不用于他們這些人争着搶着上位當坐館,反而是另辟蹊徑。他從來沒當過坐館,也沒想過當坐館,卻是每當在選舉的時候,拿錢大力支持他的門生,或者與他有關系的人上位。
這一招十分高明,類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支持的人上位後,他自己則在幕後操控這一切。
前後扶持多屆坐館上位,這讓張铨漢在和勝和内部地位超然,更有江湖人稱“勝和太上皇”的稱号。
其實,兩年一屆的坐館時間着實太短,上位後無法鞏固多少根基,卸任的時刻便到了。
上面說的這幫人,雖然已是退居二線當了社團的元老,實際上社團内部仍多以他們馬首是瞻。因為他們的老大已經是完全退休了,而現任坐館的老大還沒。
就如陳惠敏飾演的《紮職》裡,争着上位的年輕一輩打生打死,最後獲利者依舊是早年出位的這幫人!
當然,像張铨漢這樣更像商人一般,拿着金錢來交換利益的,社團内總有看不過的人,“勝和校長”雙鷹青便是其中之一。
“雙鷹青”是典型的古惑仔,脾氣火爆,能打能殺,是那種拳頭緊握便咔咔直響的主。
他自己賺錢手段不如張铨漢,卻鄙視張铨漢這種靠着金錢鋪路的人,在元朗收地皮的時候,“雙鷹青”與張铨漢這邊有了利益沖突,雙方開始有了矛盾。
一次在酒宴上,倆人同坐一桌,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雙鷹青”性子急,先發制人,破口大罵,張铨漢自恃地位,被人這樣辱罵面子上過不去,也跟着回怼。随後倆人差點就打起來了,好在社團内同門拉架,事情才告一段落。
論打架,張铨漢肯定不是“雙鷹青”的對手,但論吹雞曬馬,“雙鷹青”絕對是輸給張铨漢的,畢竟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便是銀子了。
記得在電影《黑社會》第一部裡,在選坐館的時候,鄧伯曾說:“如果誰給的錢多就選誰,那不如拍賣!”
可事實上,随着社會的發展,江湖上那套打打殺殺,早已不适應法紀嚴明的時代。
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往往也越來越現實,什麼是現實?有錢才是現實!都到混黑幫的份上了,離經叛道了,賺不到錢還得做一些髒活,被條子追趕着,這事誰幹啊!誰還跟你講那些所謂的義氣!
有了身份地位,其實也是一張名片,能接觸到所謂的上流圈子,并從中獲利。
獲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當中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當年和勝和前坐館“上海仔”能言善辯,與一幫富婆打成一片。恰巧有人要認識這幫富太,與她們項目合作,這時候就會托“上海仔”來當中間人,組織一個飯局。
在這個飯局上,項目沒談成能拿多少錢,項目談成了,抽項目總金額的幾個點,都是明碼标價的。
事實上這種事情,張铨漢也做過幾次,多數都是組織鄉紳與開發商的飯局,鄉紳手頭有土地,開發商來開發房地産,動不動就數十億的項目,張铨漢從中獲利頗多。
2012年,“上海仔”組織一場拉票的飯局,并拉着最有影響力的張铨漢入局,張铨漢又帶着鄉紳到場,事實上這事有張铨漢在十有八九是能成的。
事後卻被在場的卧底曝光,這場江湖飯局被各大報社争相報道,張铨漢一直處于黑暗的低調作風,此時便曝光在“烈日之下暴曬”。
可那飯局上,各人都有麻煩,包括“上海仔”都隻能離開港島外出避風頭,而張铨漢卻安然無事,着實是有一手。
在年初六十三歲的生日宴上,席開十多桌坐滿了人,各社團來了百多名江湖猛人到場賀壽,也算是見證他的江湖地位。
張铨漢捧起的年輕坐館已不止四五位,據說下一任坐館,他有意捧他的得意門生“姑爺偉”上位。而他則繼續在幕後操控着這一切。
當然,這些年來和勝和的坐館多數都入獄了,可見黑道的生存空間是越來越小了。畢竟江湖上的打打殺殺早已過時,時代在變化,“以和為貴”、做正經生意才是硬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