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誰言寸草心報得春晖

誰言寸草心報得春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31 13:19:58

有一個人和你血濃于水;有一個人和你骨肉相親;有一個人把你永遠放在她的心中;有一個人從不向你索取,卻把自己的全部都給了你。

這個人,就是母親。

如果說母親是廣袤的藍天,我們便是翺翔蒼穹的雄鷹;如果說母親是浩瀚的大海,我們便是揚帆遠航的船隻;如果說母親是遼闊的大地,我們便是姹紫嫣紅的花朵。

不管我們在紅塵中走了有多遠,我們都走不出母親的視線;不管我們最終變成多麼大的年紀,我們依然是母親的孩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春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1

公元1746年的歲末,二十二歲的清人蔣士铨,結束了在外的輾轉奔波,風塵仆仆地回到了家鄉。面對老母的無比慈愛和殷殷關切,蔣士铨感動不已,遂寫下了《歲末到家》這首詩: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風塵。

蔣士铨的母親,不知道兒子會不會在年終回來,她擔心兒子于數九寒天在外受凍,于是做好棉衣準備托人帶給他,剛剛給他寫的家信也還攤在桌子上,連墨迹都沒幹。

見朝思暮想的兒子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蔣母真是喜出望外,但當發現兒子瘦了時,蔣母連連說:“孩子,你這是怎麼搞的,你怎麼瘦成了這樣?你這一年在外很辛苦吧?”

聽到母親這麼問,蔣士铨的心裡突然莫名的辛酸,他漂泊天涯的日子當然并不容易,但是一個堂堂七尺男兒,不能向母親盡孝已然覺得心裡有愧,又怎能向老母訴說自己在外奔波打拼的艱辛?

誰言寸草心報得春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2

中唐詩人孟郊早年屢試不第,窮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當上了溧陽縣尉,結束了多年漂泊流離的生活。

為了在母親的風燭殘年盡一點孝心,孟郊便将母親接到溧陽與他同住。 有了老母的陪伴,加上職業的穩定,飽經世态炎涼的孟郊,方才覺得人生出現了一絲曙光。

他知道母親陪他的時日不會太多,因此對母親盡心竭力地侍奉。他怎能忘了,母親對他的辛苦養育;他怎能忘了,他這麼多年在外奔走,母親對他的擔憂、牽挂和鼓勵?

那一次次臨行前的殷殷囑托,那拉着他不忍讓他遠行的枯瘦的雙手,那穿在身上的松軟厚實的棉衣,讓孟郊每次想起來都酸楚不已。

懷着對母親的無比熱愛和深深地感恩,孟郊在任溧陽縣尉期間,寫下了感人至深的母愛名篇《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不知不覺,寒霜初降,深秋已經來臨,江邊的蘆花被紛紛摧折,顯得七零八落。

誰言寸草心報得春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3

已出家為僧的宋人與恭漫步在江邊,不禁淚眼婆娑,因為在這個令人惆怅的季節,他想起了已經故去的母親。

從此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愛他、關心他,他最愛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倚靠着那扇破舊的柴扉,在他遠行後想他,念他,望他了。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汆米歸。

前一年的五月,與恭回家省親,最後一次見到了母親。在他出家以後,他的父親即已離世,母親一個人艱難度日。

雖然與恭在寺廟中的生活也非常清寒,但得知母親斷糧,與恭便典當了自己的一件袈裟,買了一袋米為母親送回家。

與很多著名文人的詩作比起來,僧人與恭的這首《思母》詩或許有些不起眼,但是讀着它平白樸實的語句,我的心卻非常的難過。我為與恭母子生活的困窘而難過,也為與恭對母親的深情思念而感動。

《勸孝歌》裡說:“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詩經》中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小兒語》中說:“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是啊,有母親的人何其幸運,有母親的人更何其幸福,母愛是冬日和煦的陽光,母愛也是夏日舒爽的陰涼。讓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之人,深深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并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努力盡到一個人之子的責任。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