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一生中,共有二妻一妾,三位紅顔,陪伴他度過了人生中的不同階段。原配王弗是他生活中的知音和事業上的助手,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因一首《江城子》而廣為人知。
然而,蘇轼在自己百年之後,卻沒有選擇與她合葬在一起。這不禁令人疑窦頓生,蘇轼對王弗,究竟持有什麼樣的感情呢?
蘇轼和王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王閏之是順勢而為。看起來,隻有納王朝雲是他自作主張。那麼,除了敬重,他真的沒有對王弗有心動過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蘇轼在十九歲新婚的時候,曾經填過一首《南鄉子》。在這一首詞作中,他借集句,表達了自己對王弗最本能的愛情。
一、《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北宋·蘇轼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詞作意譯:
她膚如寒玉凝脂,開口一唱,音色清脆動人。一邊聽她唱歌,一邊用金壺斟酒。細柳腰的美女我見得多了,現在見了她,覺得别人都是浮雲。她就像春天二月樹梢上的豆蔻花,正含苞待放。
年輕的時光隻是匆匆一瞥,趁着這良辰美景,我偷得浮生半日閑。洞房銀燭高燒,羅帳細細地垂下來,正是我們歡娛的好時光。現在我豁出去了,任憑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這一首詩的立意不高,含義也比較淺顯,主要就是蘇轼想誇贊他的夫人王弗,膚如凝脂,唱歌聲音也很好聽。彼時,二人正當绮年玉貌,蘇轼又開始少年老成地感歎青春易逝。
平時蘇洵把蘇轼管得很嚴,天天背着黃金棍伺候着他溫書呢!現在趁着新婚,終于可以忙裡偷閑與夫人春宵一聚,真是開心。隻為兒女情長,何懼英雄氣短?于是他說要豁出去了。
這一首集句詞,一共八句,句句都有來曆。原句的作者依次為:第一句,吳融;第二句,鄭谷;第三句,李商隐;第四句,杜牧;第五句,白居易;第六句,鄭遨;第七句,韓偓;第八句,杜牧。
以寒玉比喻美人的肌膚,再誇她聲音好聽。第三句是李商隐《燕台四首·春》中的句子“冶葉倡條遍相識”。
說自己見多了像細腰柔軟如柳條的歌女,自然再加一個“淨如”,淨是“空無一物”。意思就是說,自從見過了王弗的細腰後,感覺那些美女不過爾爾。
要怎麼才能歌頌妻子王弗的美呢?蘇轼借了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贈人二首之一》,說她是二春樹枝上的豆蔻花。
說起來也是非常好笑,杜牧這首詩這本來是送給青樓女子的一首詩。但是集句詞大概沒那麼多講究,所以蘇轼就用了。而蘇轼的這個豆蔻情節,也一直維持到了他的晚年。
詞的立意和杜秋娘《金縷曲》中的“勸君惜取少年時”和“有花堪折直須折”,差不多。其實,蘇轼和王弗當時因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他對王弗的内在美還不太了解。
當時的蘇轼,隻是單純地覺得妻子王弗長得好美,好漂亮。但是他這種本能的反應,往往就是少年人愛情的發端。
等到他後來準備離開家鄉追求功名的時候,他才真正認識到了王弗的美。王弗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自己是知書的。直到有一回他讀書讀不通,王弗給他指出來,他才意識到。
據李一冰先生的《蘇東坡新傳》介紹:後來王弗病逝,蘇轼也很傷心。他的父親對他說:這個媳婦在世的時候,對你母親非常孝順。現在她走了,就讓她和你的母親安葬在一起吧。
原來,當年的巴蜀之地,有讓兒媳陪葬婆婆的風俗。這是代表一個家族對媳婦的認可,蘇轼也不好反對。所以,最後他隻是和第二任妻子合葬,并沒有和王弗葬在一起。
二、蘇轼對王弗的感情蘇轼少年時代替王弗寫的這首《南鄉子》,不如王弗去世之後他寫的悼亡詞《江城子》,甚至也不如他後來寫給王朝雲的《西江月·梅花》。
王朝雲十二歲時被他買作侍女,這又是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子。盡管二人年齡相差35歲,但是王朝雲愛上了蘇轼的才華。
在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候,在衆多的姬妾也都選擇離他而去的時候,王朝雲毅然選擇了留在他的身邊。她聰明美麗,善解人意。在她的身上,其實也有王弗的影子。
蘇轼寫《西江月·梅花》悼念王朝雲時,說她“玉骨哪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又說她唇不抹而自朱,素顔就天然美貌,塗了脂粉還怕污了顔色。
看起來,他和十九歲的時候一樣,欣賞美女還是從肌膚開始的。提起這件事,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
蘇轼在中年時作《洞仙歌·冰肌玉骨》時自序:七歲的時候,曾經聽一位老尼姑念過一首關于蜀後主寫花蕊夫人的詞,詞的開頭兩句是“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全詞的内容他已經不記得了,就這兩句他卻記了一輩子。從此,他一生就隻愛和“寒玉”一樣的“冰肌”美人。
《西江月·梅花》這首詞中提到的梅花,本為古代文人雅客最推崇的“歲寒三友”之一,以梅花為題,可見他對王朝雲的肯定了。
同樣是悼亡詞,他寫給王弗的那首《江城子》雖然更加出名,但是詞中人的面目卻顯得有一些模糊,而且他也沒有在詞裡對王弗的品格進行點評。
那是因為,他和王弗相處的時間太短暫了。純粹的少男少女的情愛,還是有點淺。他與王弗相愛11年,但是王閏之卻和他在一起熬了28年,王朝雲也和他相處了22年。
少年時代的蘇轼,一心追求功名,所以整日都是閉門讀書,很少理會其他的事情。而王弗與他相處的模式是:他讀書,她就坐在一邊陪伴而已。
盡管王弗知書達理,也和他一道住過漏雨的房屋,也吃過白鹽、白米加白蘿蔔做出來的“三白飯”。但要論苦,遠不及他在中年以後那些被貶谪的糟糕日子。
在他人生中最難熬的那些時光中,陪他最久的,就是賢惠的王閏之與聰明伶俐的王朝雲。所以,這二人在陪伴蘇轼的時間上就勝過了王弗太多。
王弗與蘇轼情投意合,是他理想的少年妻;王閏之對蘇轼義重恩深,是他現實的老來伴。而王朝雲前期有點像王弗,也是一位豆蔻佳人,後期又像王閏之,所以就成了他的糟糠之妻。
所以,當“理想”與“現實”在王朝雲的身上合體的時候,王弗與王閏之也在她一個人的身上重合了,難怪蘇轼會對王朝雲偏愛有加。
結語據說李清照十分看不起蘇轼的詞,她認為蘇轼填的詞“不協律”。不過,這僅僅是李清照個人把“協律”看得太重了而已。
其實,到了宋末的時候,很多曲牌的曲調,就已經失傳了。後來人們讀宋詞,還是欣賞的詞句本身的意義,而不是它的音律。
相比蘇轼在中年以後的那些作品,這首《南鄉子·寒玉細凝膚》純屬是“炫技”、“顯擺文采”之作。在不知它是否“協律”的情況下,我們來看它的内涵,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作為北宋詞宗,蘇轼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才少年”。他一生的學問,主要還是靠後天的努力得來。不過這首《南鄉子·寒玉細凝膚》中,少年男子見到美女的那種自然反應,倒是寫得很真實。
愛情就是這麼簡單。十六歲的王弗,嫁給十九歲的蘇轼。蘇轼寫詩說,自己喜歡她“豆蔻花梢二月初”的感覺。後來,他遇到了十二歲的王朝雲,這又是一個“豆蔻花梢二月初”的好女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