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縣冢頭流傳一句話“黃阜蓄銳,藍溪藏精”。相關解讀停留在此地有薄姬、紀信兩冢為風水寶地。地理上這地方原來是一個土崗曰黃阜崗,另外發源于陽翟(禹州)的一條河流穿區而過曰藍河(藍溪)。那麼“蓄銳”和“藏精”又是什麼意思?
除了風水之說外似乎鮮有其他方面的解讀。把“蓄銳藏精”放在民族精神形成的過程考量,從大曆史縱向的視角進行理解。銳指猛士積蓄力量,精指精神、精華、精英、精彩。
據郏縣地方文化學者劉老師考據,紀信為救劉邦被焚,為表彰在楚漢荥陽大戰中為國盡忠的猛将紀信,西漢王朝曾計劃在此地建紀氏城予以銘記,終因漢初動蕩而未成形,但留有紀氏台記錄此段曆史。劉秀複國,曾于紀氏台召見地方官吏。
紀信死後被尊為都城隍,供奉于城隍廟。城隍一詞地方文化學者認為“城”通“成”,“皇”通“煌”即成就皇帝的是燒紀信的那把火。紀信被火燒而死,成就了劉邦的皇帝事業,也成就了大漢天下的輝煌光明。“煌”就有了王者追随的含義。“成皇”演化為“城隍”,紀信忠勇形象固化為城隍神,與關羽義勇形象固化為武聖一樣,均有護佑平安的本意。
薄姬衣冠冢為何葬在此地?漢初三年紀信死,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薄姬去世,葬于白鹿原霸陵南側。但遵循太後遺願,景帝在郏縣冢頭為祖母薄姬建衣冠冢,應該與大漢所彰顯提倡的國家精神“忠”有關。
忠的形象代表自然非“功蓋三傑,安漢一人”的紀信莫屬。另外從曆朝對紀信的封号都有一個“忠”字,也可窺一斑便知全豹。藍溪藏精這個“精”焉非不是“忠義”的精神化身呢!
可見“冢頭”背後的黃阜崗和藍河的地理文化中,還隐藏着大漢家國忠義的精神淵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