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艾灸是吃飽了再灸嗎

艾灸是吃飽了再灸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04:48:46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江國慶。

因為這次疫情,相信又有很多人了解了艾灸,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的一面是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為自然健康的傳統療法帶來的福音,壞的一面是很多人沒有深入了解艾灸,盲目施灸反而讓身體陷入莫名的痛苦中。

今天我們就從以下5個艾灸的關鍵點進行說明。

适宜人群和禁忌

陰虛之人艾灸要小心

對于艾灸适宜人群,嚴格來說可以說人人适合,但是這個是針對比較專業的艾灸調理師而言的,因為他們懂得辯證方法以及施灸的補瀉之法,所以可以說是人人适合,但是對于初入艾灸行業的新手而言,如果不辯證,不懂手法而盲目施灸,很可能适得其反,把自己灸的渾身不自在。

對于艾灸新手,為什麼陰虛的人要小心施灸?

給大家打個比方,想象一下,一個火堆上燒着一鍋水,這裡的火堆就是我們體内的陽氣,上面鍋裡的水,就是體内的陰液,陽氣的蒸騰、氣化和推動作用,保證陰液在體内正常運行。陰虛,就是鍋中的水少了,而下面的火是正常的,此時,相對的,火就大了。這時重要的是,要把鍋裡的水補上來,那麼就恢複正常了,而不是改變下面正常的火堆。

艾灸是吃飽了再灸嗎(艾灸不是瞎灸)1

艾灸的原理,是通過艾熱的通竄特性,來達到疏通經絡、補益機體的目的。而對于陰虛之人,就像是增大了鍋下面的火堆,火壯了,蒸騰作用就會加強,就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同樣,體内有熱的,就是鍋下面的火過旺,再用上艾灸,就如同加上一把柴草,會給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所以,大家在施灸前,一定要辯證自己是否存在陰虛内熱的狀态,如果是的話,一定不要盲目跟風艾灸。

不過盛世多陽虛,現代人大多是陽虛加寒濕之症,這也是為什麼目前艾灸能火的主要原因。

所以,陰虛和有熱之人不是不能艾灸,而是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不然很容易耗傷津液,加重症狀。

不要過度艾灸

有的人覺得,既然艾灸作用這麼好,自己又是适合的體質,就想快點好,于是天天艾灸,每天艾灸很多穴位,甚至一灸就是半天。

艾灸調理身體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同時也是給身體一個調整的時間,欲速則不達。

在這裡涉及到一個“灸量”的問題。

天天艾灸,起初會覺得很好,而更多的,是容易艾灸過度,傷到陰液,造成“上火”的表現,這就與起初的目的相反了。

因此,在艾灸時,要有間隔時間,一個是給自己觀察療效,一個是給身體留出調整的時間。可别想着能快點好,就私自改變艾灸的頻次,每個療程有的是幾天,有的是十幾天,這些是因人而異的。

剛開始艾灸的時候,每次艾灸時間不宜過長,之後可以循序漸進地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

艾灸是吃飽了再灸嗎(艾灸不是瞎灸)2

關于施灸時間段的問題

相信很多人艾灸是在晚上進行的,其實晚上并非施灸的好時間

在一天當中,早上大自然的陽氣是升發的,到中午午時最旺,而後逐漸減退。人體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應的,需要補益陽氣的人群可以選擇在上午時段進行艾灸。

所以,理論上來講,日中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時間。

那麼,對于白天沒時間,下班後才能有自己的時間的人,想在下班後艾灸,這個時間就是越晚越不宜艾灸,盡量晚上9點前結束施灸。如果太晚,艾灸的陽熱之氣容易造成夜晚陽不入陰,而引起失眠。

艾灸是吃飽了再灸嗎(艾灸不是瞎灸)3

必知的艾灸注意事項

關于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很多,在這裡我詳細列一下,去年我們也詳細發過一篇文章進行詳細介紹,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文字進行閱讀▼▼

12條艾灸注意事項,源于實踐,條條實用!

雖然艾灸注意事項有很多,但是在這裡特别強調的有兩點:

1、灸後避涼

艾灸後的2個小時内,一定要避免吹涼風,尤其是空調,渾身大面積接觸涼水,尤其是施灸部位。因為施灸後,體内氣血宣發,氣孔打開,此時外界各種邪氣很容易進入身體。

2、灸後宜靜

施灸接觸後,艾熱會在體内慢慢的幫助我們修複身體,而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神”來協助完成,所以這個時候避免做一些耗神的事情,所以建議大家在灸後2小時左右靜靜的呆在家裡,避免有情緒波動或者過度運動。

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擔心。

艾灸順序的問題

很多人施灸沒有意識到施灸順序的問題。

對于施灸順序,自古就有一些醫書古籍記載,如《備急千金要方·針灸上》說:“凡灸當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後從頭向右而漸下。”

《千金翼方》說:“凡灸法先發于上,後發于下;先發于陽,後發于陰。”

也就是遵循: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背部,後腹部;先頭部,後四肢;先灸陽經,後灸陰經;施灸壯數先少後多。

至于為什麼要講究順序,我想很多人也有這個疑問。

我們體内氣血運行和陰陽分布都有特定的路線軌迹,而我們調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氣機暢達,不能亂了氣機,所以如果不講順序,一旦施灸不當引起“竄氣”,可能人會比較難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