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一日》的第843期
“港康碼”下周五上線 恢複通關在加速
香港特區政府今天(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香港健康碼(港康碼)”詳情,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港康碼”将于12月10日上午9時起開放給市民下載登記,屆時“安心出行”将同步更新至3.0版本。
薛永恒表示,“港康碼”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确認使用者是否屬于有風險人士,二是确認使用者是否居住過或去過有風險的地方,因此要實名登記申請,提供住址、電話号碼等至少五項資料,系統會與入境處身份證數據庫比對,确定申請人身份。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副總監黃志光指出,“港康碼”申請成功後,需要連接“安心出行”并上傳出行記錄,将以紅、黃、綠三色判定感染風險。紅色代表用戶為确診者、疑似确診者、密切接觸者等;黃碼則代表,過去21日曾到訪或居住于高風險地點(包括曾被定為強檢區域)、抵港後未滿21日(包括已完成強檢的入境人士)等;至于綠碼則代表可通關,但僅在當日有效。
針對個人隐私方面,薛永恒重申,在籌備“港康碼”時,已充分咨詢專家,确保隐私不受侵犯。他強調市民上傳資料由個人決定,“有關出行記錄,由擁有‘安心出行’或健康碼的市民自行進行,由大家自行決定上傳個人記錄。”黃志光也表示,上傳的個人信息一般情況下不會與内地共享,除非市民過關後變為高風險人士或确診者,才會分享信息以便做到預防工作。
另有不少人表示長者和殘障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機和“安心出行”時存在困難,薛永恒回應指,政府将通過聯絡電訊公司和慈善團體,在香港18區的屋邨、港鐵站等多個地點,協助市民申請及使用,并承諾将幫助長者等相關人士使用手機,甚至贈送手機和電話卡。
薛永恒最後強調,提早推出“港康碼”是為了讓市民盡早熟悉其功能,申請“港康碼”的順序也與通關配額無關,所以市民“唔洗急住申請”,但呼籲市民大力支持“港康碼”,以進一步強化香港防疫抗疫措施。
此前,11月25日,内地與香港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次對接會議在深圳召開。國務院港澳辦、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民航局、香港中聯辦及廣東省、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與會。特區政府介紹了第一次工作對接會議以來的工作情況。内地專家考察團介紹了在香港實地考察情況,認為香港防控工作成效明顯,疫情穩定可控,并向特區政府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意見建議。會議就逐步有序恢複兩地正常“通關”的具體事宜深入交換意見,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具體對接有關工作。會議認為,當前國際和國内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内地和香港都要共同堅守“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防控策略,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為兩地順利恢複正常“通關”創造有利條件。
“攬炒派”死硬分子繼續還押 明年1月4日判決
已解散的反中亂港組織“支聯會”副主任、“攬炒派”死硬分子鄒幸彤涉嫌今年在網上宣傳及呼籲市民參加未經批準的集會,被控一項“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準集結罪”。案件今天(2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結案陳詞,裁判官陳慧敏押後案件至明年1月4日裁決,被告因另一案件繼續還押。
本身為執業大律師的鄒幸彤,在沒有律師代表的情況下,今日繼續在庭上“百般狡辯”。一開庭,她便辯稱整個案件的拘捕、檢控都不符合相稱性原則,又對涉案的兩篇文章内容是否有煽惑含義表示質疑。控方反駁稱,警方拘捕行動符合相稱性測試,“法律将煽惑行為形式化,拘捕就系合法合憲。”
裁判官陳慧敏聽罷陳詞後,參考涉煽惑包圍新屋嶺的“潘榕偉案”,表示即使無人被煽惑犯罪,警方也應在最早階段拘捕煽惑者。陳慧敏又說,警方禁止集會後,一個盡責市民應該知曉在案發地點逗留會犯法,因此決定将案件押後至明年1月4日裁決。
鄒幸彤可謂是罪行累累。除了被控于今年5月29日至6月4日期間,在香港非法煽惑身份不詳人士參與未經批準集結外,還被控一項“煽動颠覆國家政權罪”,涉嫌與“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副主席何俊仁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8日期間,在香港煽動他人組織,策劃,實施或者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旨在颠覆國家政權的行為。另外,鄒為掩蓋和抵賴“支聯會”涉嫌違法事實,拒向警方提供組織相關運作資料,且诋毀警方“濫權”,被控一項“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此前,她曾多次申請保釋,均被拒絕。
圖片來源:香港01
民調:逾八成選民認同投票是履行公民責任
紫荊研究院于11月26日至12月1日,通過電話随機抽樣的方式,成功訪問了1526名登記選民,了解受訪選民對此次立法會選舉的看法,今日(2日)公布調查結果。
民調顯示,高達78.1%選民認同參與選舉投票是履行公民責任的重要表現,這表明,絕大多數選民都充分認識到,選舉權利作為公民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珍視,而作為香港社會負責任的一份子,理應積極參與選舉投票,投出香港美好未來。
至于對候選人了解程度方面,有62.7%受訪選民表示對自己所屬選區或界别的立法會候選人有所了解。但仍有三成選民表示對候選人不了解,意味着特區政府和各位候選人在加大宣傳力度上還需再接再厲。此外,67.4%受訪選民認為本屆選舉候選人能力素質和政綱符合期望。
調查發現,民生類議題最獲選民支持,政治類議題相對較受冷待。在調查給出的9個議題選項中,支持度最高的3個議題——推動全民退保(75.6%)、改善公營醫療(73.4%)和公衆地方全禁煙(72.5%)——均為民生類議題,而支持度較低的幾個議題(“完成23條立法”等)則均為政治類議題,表明大多數市民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當選後,當務之急是處理事關廣大市民福祉的民生議題,增進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李家超:無網絡安全就無國家安全
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2日)出席“2021網絡安全精英嘉許計劃頒獎典禮”緻辭時表示,“無網絡安全,就無國家安全。”
李家超指出,在“修例風波”期間,不少反中亂港份子利用網絡散播“及分離主義極端思想”,也有人“故意發放虛假訊息,煽動仇恨、挑動分化,企圖禍害社會。”
對此,他強調,将加強打擊網絡罪行,并檢視維護國家安全及虛假訊息的法例,打擊在社交媒體散播虛假訊息及仇恨言論,确保全面維護國家安全,保障網絡安全。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則提及,近年世界各地針對國家層面及企業網絡攻擊愈趨頻繁,西崗今年上半年錄得超過1.2萬宗網絡保安事故;科技罪案方面,警務處今年前3季則錄得1.1萬宗案件,損失金額超過20億港元。
他表示,警務處将推出一連兩個月的“跨年全城守網運動”,提升市民對資訊安全認識及辯識不良資訊認知能力,引領市民做個醒目數碼公民。
圖片來源:文彙網
12至17歲香港青少年今起可接種科興疫苗 醫生指科興對新變種病毒有效
12至17歲青少年即日起可預約及接種科興疫苗,有科興社區接種中心稱,明天起已有學校預約整批學生打針,又認為科興對奧密克戎新變種病毒株有效。
中心負責人郭寶賢稱已有中學預約有一班學生來接種,因應青少年打針,多有家長陪同,已預留更多座位。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稱,科興疫苗的安全度非常高,跟一般年輕人及幼童心肌炎風險打針跟無打針是無分别。他又認為,如中學生整體接種率會達九成,屆時全港中學都可恢複全日全校面授課以及進行各類課外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