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近年已成為這世紀最受歡迎的影音平台,有許多内容創作者(YouTuber)在平台上制作各式内容,并透過YouTube廣告機制和YouTube官方共享利潤。但近日多名港台YouTuber就投訴,多條與“新冠肺炎”的影片被“黃标”,即無法賺取流量相應的分紅,質疑受言論限制。YouTube其後解釋,并非針對某群組,并會提供上訴機會。
我來幫YouTube解釋下為什麼會對某些話題不展示廣告,這是個商業問題,不是言論自由問題,谷歌有權在低價值頁面或視頻裡拒投廣告來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什麼頁面或視頻是低價值的呢?無法産生有效轉化、具有大量無效廣告點擊、或者帶來商業風險的頁面或視頻。
谷歌之所以能給YouTuber廣告費,錢都是來自廣告主,廣告主不希望在低轉化率的視頻裡投放廣告,否則投放廣告就虧損,廣告主難以為繼,低轉化率的視頻一般是視頻内容和廣告産品不相關。
對于谷歌這個廣告平台來說,需要應對廣告的商業風險,虛假類廣告會給消費者帶來損失,消費者對谷歌進行投訴或起訴,谷歌賠償就會産生損失,因此谷歌會避免廣告主投放虛假廣告,也會避免在可能引發侵權或争議類的視頻裡投放廣告,這種情況類似莆田系在百度投放醫藥廣告,在一個讨論某種疾病的視頻投放醫藥類廣告,聲稱可以治療這種疾病,往往可以給假藥制造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如果有一家不法企業,在“新冠肺炎”的相關視頻裡投放治療“新冠肺炎”假藥的廣告誤導消費者,導緻消費者上當受騙付出經濟損失,這給谷歌帶來的風險和麻煩都是巨大的,谷歌又不具備醫藥專業審核能力,因此禁止在讨論疾病的視頻裡投放廣告是一個有效的策略,百度也在幾乎所有常見疾病的搜索頁面停止投放廣告。
因此,内容創作者(YouTuber)要想在谷歌的平台賺錢,就應該生産出高價值并且不易引發侵權或争議的内容,這樣才能做到雙赢,谷歌當然也有權在低價值頁面或視頻裡拒投廣告。如果内容創造者對此不滿,完全可以退出Google Adsense盈利計劃,内容創作者不能一邊傷害谷歌,一邊賺谷歌的錢。
搜圖
編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