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孫子兵法》大家都不陌生,《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一部由春秋末期吳國将軍孫武所撰寫的兵書,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那麼孫武寫的為什麼要叫《孫子兵法》?孫膑也曾将寫出一本《孫膑兵法》,大家就有疑問了,孫武是誰,孫子是誰,孫膑是誰?他們的關系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的關系。
"子"是對人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子"是對人的尊稱,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孫子當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兵家著作《尉缭子》中,記載着"有提三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同樣,《史記》中也記載道:"孫子武者"。所以說這裡的孫子就是孫武,所以《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
孫武,字長卿,齊國人,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後世尊稱為兵聖。被譽為"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兵家巨作《孫子兵法》一書,有十三篇,對後世影響極廣,其内容被應用于多個領域,且至今仍廣受歡迎。
孫膑,本名孫伯靈,齊國人,春秋時期戰國的軍事家,著有《孫膑兵法》是孫武後代。孫膑是孫武之後世子孫,因為受了膑刑【關于膑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 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 總之,膑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所以稱之為孫膑。《孫子兵法》與《孫膑兵法》之間存在内在的師承關系,前者是後者的依據和基礎,後者是對前者的闡述和繼承。兩者不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家之言,還合了"孫氏之道"。孫膑在繼承孫武思想的基礎上,在戰略、戰術、治軍和軍事哲學方面都有新的發展。孫武處在春秋時期,而孫膑則處在戰國時期,二者相隔百餘年,不可能是同一個人。而作為孫武後人,孫膑傳承發展了孫武的學說,《孫膑兵法》更是對《孫子兵法》的補充。
孫武和孫膑,均是我國曆史上的軍事奇才,同時也發生了許多趣事,例如孫武演習《孫子兵法》時,斬殺阖闾的寵妃,最後吳王痛心連連地叫停,經此一事,吳王便更加肯定了孫武的軍事才能;又如田忌賽馬這一典故,不僅幫助常常被齊王打敗的田忌賺回了一筆,又讓自己得到了齊王的賞識;這樣的故事雖然很有趣,但是也需要我們一起去發現,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一段都有不為人知的樂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