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财報紮堆發布的時候,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10月24日,搜狐發布了第三季的财報,截至9月30日,搜狐第三季度營收為4.11億美元,同比下滑21%,淨虧損7500萬美元(約合5.08億元人民币),較去年同期的淨利潤3900萬美元轉虧。唯一的亮點在于搜索業務營收的增長,營收1.51億美元,同比增長2%。
近幾年,唱衰搜狐的聲音屢禁不止,“搜狐已現負增長,最值錢的就是搜狐大樓了…”話雖戲谑,但不無道理。一組數據便能說明:
最新數據表明,新浪總市值為55.2億美元,騰訊總市值為約合2621.5億美元,網易總市值為354.28億美元,而搜狐的總市值隻有15.35億美元。
想當年,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并稱為四大門戶。可現在再來看,粗略來講,新浪有後勢強勁的新浪微博,騰訊有微信、手Q,網易有遊戲,搜狐有啥,搜狗麼?可搜狗的第一大股東是騰訊呐。
再回首,不難發現,搜狐依然維持着近幾年的産品矩陣,房産、暢遊股權、搜索、門戶和視頻,這可謂是搜狐的五件寶。風頭正盛時,這些産品都能排進行業前三。而現在,除了搜狗以外的業務雖也在增長,但在各自的領域市場地位不升反降。
這是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最新一期新聞類APP排名顯示,今日頭條穩居排名第一,騰訊新聞、一點資訊緊随其後排名第二第三。再來看搜狐視頻:
據大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移動視頻報告顯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呈三強格局。2014年時,搜狐視頻還是位列第一梯隊的。因視頻業務的帶寬及内容購買限制了搜狐視頻的長足發展,燒錢無以為繼,在移動視頻領域,被背靠BAT三座大山的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反超。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先來說搜狐新聞客戶端,2011年左右,移動互聯網逐步興起,新聞客戶端沖出重圍,當時的搜狐新聞客戶端除了可以看自家的新聞外,還可以訂閱其他媒體的内容,搜狐新聞也作為一個百家平台吸引大V和小V入駐,給自身引入流量和收入。後來,随着今日頭條的興起,騰訊新聞和網易新聞也都收到擠壓,搜狐新聞也逐步被擠出前三的位置。在這一部分,張朝陽可謂搶奪先機,但後勁不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既失了今日頭條,也未趕上微信、微博的熱潮。
說暢遊之前,扯一段新聞:
搜狐向子公司暢遊天下借款10億元。。。作何用暫不明晰。
可已知的是,暢遊的日子也不好過。起初,暢遊靠端遊發家,頁遊靠收購,手遊打算自己做。但是是一群端遊的人來做手遊,試圖在手遊戰場重新恢複輝煌。2013年開始還發布和推廣了全球的移動應用商店Mobogenie,巨額的推廣費用和難以維持的用戶留存,導緻了這個部門和暢遊的大裁員。暢遊在想進軍手遊的過程中,收購了很多企業,原始的想法是很好的,可以通過海豚浏覽器,海外平台來推廣手遊,但是每個産品都不可控,且沒有形成産品矩陣,導緻自己身受重創,搜狐暢遊王滔也被離職。
搜狐焦點和搜狐汽車曾經是搜狐視頻之後,被認為可以再次獨立上市的希望,但是随着新派地産和新派汽車行業的興起,已經不再主戰場。搜狐汽車的主編都去了樂視做汽車。
而張朝陽親手抓的搜狐視頻,也被頻頻批“掉隊”。原因無外乎這幾個,
其一:搜狐視頻很難從搜狐集團單獨分拆出來,品牌缺乏獨立性。
其二:變現模式單一,内容議價能力不足。搜狐視頻雖主打美劇、綜藝節目,但在内容和體驗上很難與其他視頻門戶形成根本上的差異性。搜狐視頻的正版内容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第三方,這直接導緻在采購環節難有議價能力。
其三:市場格局已定,難突圍。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中國視頻的第一梯隊已經形成,除非整體的視頻用戶大規模增長和産品形态發生大的變化,這或許是搜狐視頻的機會。
其四:沒有自有用戶,缺乏流量導入。愛奇藝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在于百度為其引流。
其五:内容寡頭未形成,資本成為衡量标準
目前,中國的視頻制作狀況非常分散,不存在能夠影響視頻産業競争格局的制作業巨頭。産生的負面影響便是錢的多少決定視頻的地位。搜狐視頻并不是這個領域的金主,為了籌措資金,搜狐視頻就不得不加長片頭廣告,導緻用戶體驗變差。版權費用跟不上,沒有熱門的内容,網站的人氣下滑,影響廣告創收,從而影響購買版權的資金。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
或許,搜狐視頻分拆獨立,才有一拼的機會。
網上一直流傳着一個段子:“馬雲在記筆記,馬化騰在聽講,而張朝陽在睡覺。”
不言而喻,阿裡騰訊市值頻創新高,而搜狐的市值停滞不前,且摔跌。
如今暢遊已不再是“現金牛”,做為搜狐最重要的現金來源,暢遊能否恢複元氣,對于張朝陽再造搜狐的意義不言而喻。除了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私有化的可能性,也為搜狐未來保留更多希望。
不知,張朝陽能否一掃陰霾,再創輝煌?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知乎網友曹婷婷、騰訊科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