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家口晉劇院

張家口晉劇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5 16:36:52

張家口晉劇院?作者:劉琉(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張家口晉劇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張家口晉劇院(張家口為什麼是晉劇的)1

張家口晉劇院

作者:劉琉(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張家口作為晉西北地區的中心,成為2022年冬奧運會和冬殘奧會的三大賽區之一,備受世界的矚目。張家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西臨山西、北臨内蒙古,因其地處“晉冀蒙”三省的重要交界地帶,是古代商業的流動與文化遷徙的中轉站,所以被稱作“旱碼頭”。但是你知道張家口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嗎?張家口又俗稱晉劇的“第二故鄉”。晉劇來源于山西,為什麼會在張家口紮根?山西的晉劇名角,為什麼要先到張家口唱紅才能成為名家?

山西晉劇随着晉商“走東口”生意往來傳入河北張家口地區,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是河北晉劇的本源。“走東口”是我國北方曆史上著名的經濟交流現象。這一貫通“中蒙俄”三地的商道路線,即張庫大道(中國張家口—蒙古國的烏蘭巴托〔庫倫〕—俄羅斯的恰克圖),帶來的是大規模人口、文化遷徙活動,其中,晉商是經濟商貿活動中的核心力量。張家口地區作為“走東口”的重要起點,是大批晉商聚集之地,伴随其商貿活動,他們亦帶來了家鄉戲曲文化藝術之精華——晉劇,并在這裡紮根、重生,使得張家口成為晉劇藝術的“第二故鄉”。

“走東口”帶來的文化傳播過程并不是偶然現象,張家口作為内陸與内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多元經濟、文化的融合地區,以山地、高原為主的獨特地理位置,為晉劇的發展和傳播提供了靜态的活動場域。因為地域環境的優勢條件,清代晉中商人從山西來到張家口開錢莊、票号、商号,做起了皮毛布匹、鹽糧茶酒生意,走出大境門與塞外通商,客觀上造成了動态空間的流動。人口的流動帶來的就是戲曲的流動,從曆史上來看,戲曲作為精神文化永遠伴随着人的流動。在長期的晉冀文化交融中,張家口人民已經在地緣關系和思想意識上不自覺地接受着晉中文化的影響,并且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認同。商業的發達,導緻了商人們在此會聚,客觀上導緻了各個大小的戲班戲樓戲院的林立。在具有山西大院裝修風格的舞台上,表演民間晉劇娛樂活動,背景中“張家口”三個字,本身體現了“人—音—地”三者關系:演唱者是冀北人,唱的是晉腔。“走東口”不僅帶動了文化的傳播,還促進了地域文化的融合。除了山西晉劇外,張家口地區還存有二人台、蔚縣秧歌、京劇、評劇、宗教音樂、竹笛等諸多音樂品種,形成了晉冀蒙三地“多樂種”混合存在的多元文化現象。這不僅為晉劇的流變提供了條件,也為當今的晉劇藝術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晉劇也是晉商精神的體現。晉商的起家及後來逐漸發展為龐大的隊伍,首先是依賴于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儒家思想。以晉劇經典《打金枝》為例,金枝女的驕縱任性,唐王的大氣開明,郭子儀的忠孝厚道,郭暧的少年氣盛,沈後的端莊賢能,在劇目中都展現得淋漓盡緻,真實反映了山西商人一貫的恪守本分、忠孝兩全的審美取向和人生追求。

河北晉劇的發展在唱腔、劇目、表演、音樂等方面都離不開山西晉劇的影響,二者既有聯系,又呈現出各自特征,2008年,張家口晉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傳統晉劇有蒲州梆子、上黨梆子、燕北大同地區的北路梆子以及晉中和榆次地區的中路梆子四大風格,張家口地區的晉劇是晉中的中路梆子。腔多、曲調高亢,激昂而悠揚,有北方人民慷慨激昂的感情特色。由于“多樂種”文化現象的存在,晉劇在張家口地區受到了河北梆子、京劇、評劇等藝術形式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韻腔。為了更加符合張家口地區人民的欣賞需求,山西晉劇在保留整體傳統唱腔的形态風格下,在對戲曲個别人物刻畫上,多了些冀北韻味的塑造。

張家口晉劇在音樂上沿襲了山西梆子的闆式和唱腔,音樂面貌基本相似,由三部分組成,是闆腔體系統中的梆子腔劇種,即鑼鼓經、唱腔和器樂曲牌。張家口晉劇在流傳過程中受到京劇影響巨大,吸收了河北當地的民間音樂特點并在被當地演員演繹時,又會加入不同的韻味。由于不斷的藝術實踐,晉劇音樂在張家口得到空前的豐富發展,在發聲、吐字、托腔、舞台等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新意,去粗取精形成了獨特的晉北風格。

在唱腔方面,山西傳統晉劇中,念白以蒲白為準,後演變為晉中發音。最能突出山西晉劇特色的便是韻母發音,形成了獨特的“晉腔”風格。張家口的晉劇在戲劇的念白中弱化了“晉腔”的韻母尾音重的念白方式,結合河北方言及京劇念白,在不破壞整體晉中梆子腔的風格下,加入了演員自己對于人物和角色的理解,在把握骨架旋律不變的前提中,融入了新的韻腔風格。

在舞台藝術方面,山西晉劇更注重唱腔,注重聽覺美,忽視舞台顯現和服裝道具的作用,風格較為粗犷。而流傳到張家口的晉劇在這方面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張家口晉劇受到京劇影響頗深,在扮相、舞台、道具、服裝方面更加講究,注重給觀衆帶來視覺美的享受。除傳統的三桌六椅外,張家口晉劇按劇情配置布景。畫面強調美化,再加水、雲、雨、雪和幻燈投影的配合,烘托舞台氣氛,增強演出效果。

張家口晉劇是晉商文化的彰顯,通過曆史的留存和文化交融的影響,構成了一個穿越時空的“走東口”文化區域寫照。然而在山西晉劇産生之初時,人們肯定沒有預想過會有如此的廣泛傳播,晉商們的無心之舉,使得晉劇一路向北傳播到了内蒙古,而這正是印證了“走東口”文化對晉劇的傳播起到的客觀促進作用。人口的遷徙注定帶來了文化的傳播,“冀韻”的創新,無疑是建立在“晉腔”的文化傳統之上,中間既有“我者”也有“他者”,晉劇的廣泛影響也張揚着“東口”文化,具有曆時與共時的特征。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傳統‘腔化’語言在當代鋼琴作品中的運用與體現”〔20YJC760059〕階段性成果)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18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