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5 13:59:17

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 天 氣第一課 我們關心天氣,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

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天 氣

第一課 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目标:

1.讓學生認識各種天氣的特征。

2.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讨論和記錄天氣的特征。

3.意識到天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提高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生對各種天氣特征的描述。

教學難點: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讨論和記錄天氣的特征。

教學準備:

搜集各種天氣的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音像的),準備參加下次活動時交流。嘗試通過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氣。準備好科學記錄本。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談話:“你關心天氣的變化嗎?你看過天氣預報嗎?”

老師在黑闆上寫“今天天氣怎麼樣?”如果有人問你“今天天氣怎麼樣?”你準備怎麼回答?

二、探究内容:

1、了解雲量、降水量、風和氣溫等是天氣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氣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天天氣都在發生變化,我們怎樣描述天氣的變化?

(2)指導看“城市天氣預報圖”。

問:在這張天氣預報圖中,是怎樣反映天氣變化的?圖中符号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3)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老師提示:圖上标出的溫度是指當地的日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的變化範圍。

(4)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闆畫相應的天氣符号。

(5)學生分組讨論:

·說說自己遇到過哪些天氣。

·在不同的天氣裡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氣是怎樣的,自己當時有什麼樣的感受,把它寫在學生活動記錄本上。

·怎樣把這些天氣歸類。(按雲量、降雨量、氣溫、風速和風向分類。)

3、 了解天氣預報中的新内容。

(1)說說你知道哪些天氣預報的新内容。

(2)閱讀本地地區發布的天氣預報的新内容:空氣質量預報、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數、紫外線強度。

(3)讨論:氣象台為什麼要向社會預報以上這些天氣、環境信息?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它們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4)師:你還知道氣象台可以為我們發布哪些關于天氣的信息?(火險等級、穿衣指數…..)

三、闆書設計

晴天 多雲 陰天

小雨天 中雨天 大到暴雨天 雷雨天

大風天 台風天 飓風天

炎熱天 涼爽天

第二課時

一、學生實際觀察并描述當天的天氣。

(1)問:今天的天氣怎麼樣?

(2)提示學生怎樣來觀察天氣:要從雲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這幾個方面來觀察。要在記錄本上寫上當天的日期,并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本上。

(3)交流觀察發現。

(4)學生閱讀課本4頁的提示。

(5)老師對記錄方法進行指導。

(6)學生改進自己的記錄。

(7)交流改進後記錄。

二、拓展知識(生預報天氣。)

(1)聽老師說諺語。

螞蟻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趕場,大水當防

燕子高飛晴天告,燕子低飛雨天報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見

久雨聞鳥聲,不久轉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雞不入籠,陰雨将臨

鯉魚跳龍門,大雨定傾盆

大蛇橫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

三、全課總結。并要求每個小組要堅持進行一個月的天氣觀察,把每天的天氣現象都記錄下來,了解天氣在一個月裡是怎樣變化的。

四、課外拓展:

氣象台是如何進行天氣預報的。查看資料。

闆書

第二課 天氣日曆

教學目标

1、讓學生經曆一段較長時期的天氣觀察、記錄和分析數據活動。

2、使學生知道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3、學生會運用多種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溫度計來收集天氣信息和數據,并記錄在“天氣日曆”和“日期—溫度”表中。

4、讓學生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會使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天氣信息。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曆一段較長時期的天氣觀察、記錄和分析數據活動。

2、學生會運用多種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溫度計來收集天氣信息和數據,并記錄在“天氣日曆”和“日期—溫度”表中。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提問:你們還記得兩周前的天氣是怎樣的嗎?

誰來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讨論:我們怎樣才能在兩周後仍然記住今天的天氣?

揭示課題:這節課就來研究觀察天氣、并将觀察到的天氣信息記錄在“天氣日曆”上。

二、認識一些天氣符号。

1、闆畫:認識一些天氣符号。

2、老師講解怎樣運用天氣符号來記錄天氣變化。

3、學生照着闆畫的天氣符号畫幾個天氣符号,制成天氣記錄卡。(學生在畫時要求小組分工,每人畫一類天氣符号,小組内不畫重複的。在記錄天氣日曆時一定要在卡片的上方記上當天的日期。)

第二課時

、制作天氣日曆

學生到戶外觀察天氣。

老師重點指導什麼地方測氣溫合适、如何判斷雲量、陰天等。

1、 回教室學生交流今天的天氣是怎樣的?

2、 提問:哪些天氣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天氣?

3、 學生在“天氣日曆”中畫今天的天氣符号畫。

4、 出示“溫度記錄表”。指導學生用描堅條的方法記錄當天的氣溫。

二、分組讨論。怎樣分配記“天氣日曆”的任務、什麼時候觀察天氣、周末和假期能不能間斷。

三、老師根據學生的讨論,作一些指導并統一觀察天氣的時間。

四、拓展:觀察一個月的天氣後,要求學生思考。這一個月的天氣變化能不能代表這一個季節的氣候?在這一季節裡,人們的生活、生産有什麼特點?這些特點與天氣有關嗎?

五、闆書設計:

我們的天氣日曆 2011年9月20日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第三課 溫度與氣溫

教學目标:

1、讓學生經曆測量氣溫和分析氣溫變化規律的活動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技能。

2、讓學生知道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地點來測量氣溫。

3、學生會做折線圖、分析氣溫變化的規律。

4、使學生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測量教室内氣溫變化情況。

教學難點:做氣溫折線圖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每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一支溫度計。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提問:我們制作天氣日曆時還要觀察一天中的什麼?

講述: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是天氣日曆中重要的記錄數據。通過觀察的測量我們周圍大氣的溫度,就可以知道當天的氣溫。

二、探究内容:

1、複習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測定室内外的溫度時

1.用手拿溫度計的上端,等溫度計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時,再讀數;

2.讀數時,視線也要與溫度計的液柱頂端相平;

3.如果長期測定室外的溫度,要把溫度計挂在背陰通風的地方。

(1)師:強調使用溫度計的安全。

(2)分組觀察溫度計,并指出溫度計上水結冰時的溫度和水開時的溫度的刻度分别在哪裡?再指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時,溫度計的溫度可能在什麼位置?

(3)分組活動:學生手握溫度計的液泡,待溫度計的液柱不再上升時,讀出這時的溫度。

第二課時

一、室内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思考:你們認為今天教室和教室外的溫度是否相同?哪一個溫度會高些?是怎麼知道的?準确嗎?

(2)學生分組測量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溫度。注意提醒學生把測得的數據記錄好。

(3)學生回教室後把測得的數據進行比較,并思考:哪一個溫度更能反映當天的氣溫?在這個活動時,老師可以提示:室内外的溫度相同嗎?哪兒的溫度高?哪兒的溫度低?哪一個溫度可以反映當天的氣溫?(室外陰涼處、通風處更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二、氣溫的測量

(1)比較每個組剛才測得的室外不同地點的氣溫是否相同。

(2)讨論測量氣溫應選擇室外的什麼地點。

(3)讨論剛才在測量室外溫度時,哪個小組測得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天的氣溫,并将這個氣溫記錄在“天氣日曆”和“我們的日期—溫度表”上。

(4)一天中溫度變化情況的研究。

·将各個小組收集的前一天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填進“溫度填充圖”。指導學生對溫度填充圖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一天中,什麼時候的氣溫最高?什麼時候的氣溫最低?一天中氣溫的變化有什麼規律嗎?

(5)組織學生對于每天選擇什麼時間測量氣溫進行讨論:

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應分别選擇什麼時間測量?

我們在完成“天氣日曆”和“我們的日期—溫度表”時,每天測量氣溫的時間是不是應該一緻?

三、全課總結、課外拓展:

1、搜集各種天氣的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音像的),準備參加下次的交流。

2、嘗試通過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氣。

闆書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第4課 風向和風速

教學目标

1、讓學生通過觀察風吹動小風旗的狀況,确定風速的三個等級,并用這種方法完成“天氣日曆”中關于風的觀察和記錄。

2、讓學生知道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3、學生能自制簡易風向标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标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适當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4、讓學生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制作、讨論、交流等活動,認識風有方向、風有力量

教學難點:

能用簡單的方法測量風力的大小。

教學準備

師準備:(方位圖、風向圖)。

各小組或每個學生自己準備:制作風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張邊長大約15厘米的硬紙闆、1根帶橡皮的鉛筆、1根大頭針、窄透明膠帶、剪刀;制作小風旗材料——1塊長約35厘米,寬20厘米的軟布、1張長30厘米,寬6厘米的硬紙闆、1個訂書器。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問:風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怎樣知道起風了?

用你們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好嗎?

教師将學生的描述記錄在黑闆上,了解學生們是怎樣認識風的。

二、認識風向和風向标

1、闆畫“風向圖”向學生介紹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老師列舉風吹動旗面、樹枝的情況,讓學生辨别風向。

3、師出示一個自制的風向标,介紹風向标是用來測量風向的簡單裝置。

4、學生按照課本上自制風向标的步驟自制風向标。

5、做完後讨論風向标的使用方法:

(1)選擇室外空曠的地方測試風向;

(2)借助指南針确定方位;

(3)明确風向标箭頭的指向是風吹來的方向,即風向;

(4)采用文字或箭頭來記錄風向。如果采用箭頭方向記錄風向,箭頭的方向就是風向,在紙上記錄時應遵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

6、帶領學生到室外測風向。

教師帶領學生到操場中央。教師指導學生借助指南針為每個小組确定方位,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筆畫在操場的地面上。學生在畫有方位的地方進行測量并記錄風向。如果在測量時,風向标箭頭的指向不是固定地指向一個方向,可指導學生作2分鐘的觀察,看看在這期間,風向标箭頭指向在哪個方向的時間比較長,就把那個方向确定為此時的風向。

7、學生彙報他們剛才在室外測得風向的結果。

8、讨論如何将測得的風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曆”上。

第二課時

一、風速和風速等級

1、提問:在剛才到室外測量風向的時候,你們覺得今天的風大還是小?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2、講述:風的大小可以用風速來描述,氣象學家是利用風速儀來測風速的。

3、學生看書上的“風力等級”表。

4、提問:“風力等級”表是怎樣描述不同級别的風的。

5、提問:如何通過觀察學校(或别的地方)的國旗被風吹動的情況來确定風的等級的?

6、講述:是采取觀察風吹動旗子的狀态來估計風速,把風速分為無風、微風和大風三個等級。這樣的三個等級還可以分别用數字0、1、2來代替。

為了測量方便,我們要每個小組或每個人都來做一面小風旗,這樣,我們就可以随時測量風速了。

7、每個小組按照課本上的圖來制作小風旗。

8、讓學生舉起制作的小風旗,用嘴吹氣,分别制造微風、大風,并用自己的小風旗來測試他人制造的風,練習小風旗的使用。

9、學生到室外測量風速。

10、學生交流室外測量的風速。将它記錄在當天的天氣日曆上。

二、全課小結。

鼓勵學生使用制作的小風旗觀測風速,完成以後每天的“天氣日曆”記錄。

三、課後拓展。

·注意收看本地電視台的天氣預報。

闆書

風速的等級是0-12級。

風吹動旗子的狀态來估計風速,把風速分為無風、微風和大風三個等級。分别用數字0、1、2來代替。

第5課 降水量的測量

教學目标

1、讓學生知道氣象學家是怎樣測量、記錄和确定降水量的。

2、讓學生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3、學生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曆”的記錄。

4、讓學生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後持續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重點難點

1、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曆”的記錄。

2、培養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後持續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準備

介紹氣象學家測量降水量的資料、“我們的降雨量填充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講述: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讨論:下雨天你們是怎樣判斷降水量的大小的?

導入課題“我們怎樣才能準确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

二、探索研究

1.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1)介紹氣象學家是怎樣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和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分雨的等級的。

(2)學生按照書上的步驟制作簡易雨量器。

(3)展示各組的雨量器。

(4)讨論:雨量器口徑的大小是否對測量有影響、是否能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5)讓學生拿着他們的雨量器來到室外。在選定的地方,放好雨量器。學生扮演烏雲,教師用噴壺模拟降雨。根據學生(烏雲)分布的多少,不同地方的降水量應有所不同。

2.降水量的觀察與測量

(1)學生帶着雨量器回到教室,觀察降雨量。小組的每個人都讀一次自己小組的雨量器的讀數。

(2)闆畫“我們的降水量填充圖”。教師在填充圖上記錄各組的降水量。

(3)讨論每組的降水量為什麼不同?如何确定哪一組下的是大雨、哪一組下的是中雨、哪一組是小雨?

(4)闆畫氣象學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區分雨的等級的數據表,讓學生來對照,作出判斷。

3、對學生每天開展的課外降水量測量和記錄活動進行指導。

(1)雨量器擺放位置的确定:選擇上面或附近沒有遮擋物的較開闊的地點,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風吹倒。

(2)每24小時記錄一次降水量,做好記錄,對照等級表,确定下雨的等級是無降雨、小雨、中雨還是大雨。

(3)記錄後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4.雲和雨的關系。

讨論:雲和雨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三、小結。

四、課後拓展。

·調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裡去了。

五、闆書設計

下雨的等級

等級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時的降水量

小于10毫米

10~25毫米

25~50毫米

50~100毫米

100~200毫米

大于200毫米

第6課 雲的觀測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雲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雲預示着不同天氣的來臨。

2、學生能根據雲的多少區分晴天、多雲天和陰天;根據雲的高度和形狀給雲分類。

3、使學生在對雲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曆”中關于雲的觀察。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根據雲的多少區分晴天、多雲天和陰天;根據雲的高度和形狀給雲分類。

2、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曆”中關于雲的觀察。

教學準備

選擇在天空有雲的時候來上這堂課。

生準備:1個硬紙闆制成的圓面(直徑約30厘米)、一些薄的白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在黑闆上寫上“雲”字。

2、你們看到“雲”字能想到什麼?

3、揭示課題:雲的觀察

二、探索研究

1、觀察雲

(1)把學生帶到室外觀察雲。

提醒學生注意雲的多少、雲的高度和雲的形狀,提醒學生把雲的形狀和熟悉的事物進行聯想。注意提醒學生不要直視太陽。

(2)研究如何判斷晴天、多雲天和陰天。

·師先介紹區分雲量多少的方法:

把天空當成一個圓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雲量填充到這個圓面内,如果雲量不超過圓面的1/4,就是晴天;

如果雲量不超過3/4,就是多雲;

如果雲量超過3/4或覆蓋了整個圓面,就是陰天。

(如果當天的雲量不是很容易判斷的話,做下面的活動。)

·學生把硬紙闆做成的圓面,把圓面分成四份。根據剛才的觀察,用撕成大小、形狀不同的紙片代表雲,把小紙片擺在圓面上。當感覺小紙片的多少和形狀已經能夠代表剛才觀察到的天空的雲了,把小紙片一張挨着一張擺放到一起,看看它們一共能占圓面的幾分之幾,以此來判斷當天是晴天、多雲天還是陰天。

三、闆書

雲量不超過圓面的1/4,就是晴天;

雲量不超過3/4,就是多雲;

雲量超過3/4或覆蓋了整個圓面,就是陰天。

第二課時

一、對雲進行分類

(1)分組觀察組不同形狀雲的圖片,試着給這些雲進行分類。

(2)彙報分類依據和分類的結果。

(3)閱讀課本上的資料,了解科學家對雲進行分類的方法。

(4)學生再一次給雲的圖片分類。

(5)讓學生說一說今天都觀察到了哪幾種雲。

二、全課總結

三、拓展知識

課後查閱資料了解人們是怎樣根據雲的變化來預測天氣變化的?

四、闆書設計

雲的分類:

雲按照高度分類通常可分為四大類型:即

高雲、中雲、低雲和直展雲。

高雲的雲底高度在6 000米以上,又分為:

卷雲、卷積雲、卷層雲;

中雲雲底高度在2 500米至6 000米之間,一般分為

高層雲和高積雲;

低雲雲底高度低于2 500米,又分為

層積雲、層雲和雨層雲;

直展雲雲底高度低于2 500米,

有積雲和積雨雲之分。

第7課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教學目标

1、指導學生收集、記錄和解釋自學習本單元以來将近一個月的當地的天氣信息。

2、使學生知道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3、學生會統計、分析“天氣日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4、 讓學生感受到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收集、記錄和解釋自學習本單元以來将近一個月的當地的天氣信息。

2、學生會統計、分析“天氣日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

氣溫統計表、雲的統計表、風的統計表(分為風向統計和風速統計兩個表)、平均降水量統計表。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統計天氣信息

(1)問:誰來說說兩周前的天氣是怎麼樣的?

讓一個學生用記錄在“天氣日曆”“氣溫填充圖”和“降水量變化柱狀圖”上的數據來描述當時的天氣。

(2)各個小組分别對“天氣日曆”上的雲量、雲的類型、降水量、風速、風向和“氣溫填充圖”“降水量變化柱狀圖”上的數據進行整理。

發給相應的小組氣溫統計表、雲的統計、風的統計(分為風向統計和風速統計兩個表)、平均降水量統計表。

對統計方法的研究。

·小組讨論:用什麼方法來統計所需要的數據?

·各組的統計方法進行交流。

·教師及時對各組的統計方法進行指導:統計各種天氣情況的天數時,以“天氣日曆”各類天氣現象的小紙卡,就能統計出各種天氣情況的天數。也可以小組中的一個人按照日期的順序,依次讀出要統計的每天的天氣現象記錄情況,小組裡的其他同學分别負責記錄該項天氣現象中某一類現象的天數。不重複、也不會遺漏的方法就是畫“正”字。最後把每個人的統計結果記錄在相應的表格内。對“氣溫填充圖”和“降水量變化柱狀圖”上的數據統計可以根據氣溫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統計表上的要求來完成。

第二課時

一、分析天氣信息

(1)教師引導各組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

提問:

·我們的交流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陰天或多雲天?哪一種天氣最多?哪一種天氣最少?

·在這一段時間,哪種類型的雲最常見?哪種類型的雲最少見?

·在我們記錄的這段時間裡,主要刮的是哪個方向的風?

·這段時間裡刮風的天氣多嗎?通常刮大風還是微風?

·這一季節的降水量有什麼特點?

(2)學生彙報統計數據和對數據的分析結果。

并提問學生:你們這樣分析的理由是什麼?

(3)綜合各組的統計和分析彙報,對這段時間的天氣情況進行概括總結。說一說這段時間裡,天氣對我們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響。

二、單元後評價

(1)提問:如果現在有人問你們今天天氣怎麼樣,你們會怎麼回答?

(2)讓學生把自己的回答都記錄在記錄本上。然後再和第1課同一問題的記錄,比較哪一個回答更好一些,為什麼。

(3)對表現突出的同學授予“小氣象學家”的稱号。

4、課後閱讀本單元後面的資料。

三、闆書設計

雲和風的統計

雲的統計

各種天氣狀況

晴天 天: 陰天 天: 多雲 天: 其他

常見的天氣

晴天 陰天 多雲 其他

出現過哪些類型的雲

積雲 層雲 卷雲

風的統計

風向統計(方位)

風速範圍(0、1、2)

第二單元 溶 解

第一時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教學目标:

1. 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

2. 引導學生經曆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的過程。

3. 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态度。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面粉、高錳酸鉀、砂糖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師備:調好的兩杯幹淨的鹽水和糖水、五個透明的杯子、水槽、食鹽、面粉、沙、高錳酸鉀、砂糖、漏鬥、濾紙、鐵架台。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導述:水能溶解很多物質。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許多礦物質,生物得到了營養;由于水溶解民空氣中的氧氣,水中的動物和植物能夠生存……

我們怎麼知道某種物質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水能無限制地溶解某種物質嗎?用什麼辦法加快物質的溶解呢?本單元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2、出示兩杯幹淨的鹽水和糖水。

師:“老師這裡有兩杯飲料,你猜猜是什麼飲料呢?想嘗嘗味道嗎?”

“說一說,品嘗到了什麼味道?你認為它們分别是什麼東西制作的?”

“你看見這杯水中的糖和鹽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糖和鹽等物質在水中會有哪些變化。”

二、探究内容:

1. 食鹽在水裡溶解了。

(1)學生實驗活動。

取一小匙食鹽,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輕松攪拌一分鐘。觀察食鹽在水中的變化。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輕松攪拌一分鐘。觀察沙在水中的變化。

(3)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狀态。

師:怎樣描述食鹽和沙在水中的狀态?

“食鹽在水裡溶解了嗎?”

“沙在水裡溶解了嗎?”

(4)讨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裡溶解了”?哪些現象能使我們知道“沙在水裡沒有溶解”?

第二課時

一、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師:“食鹽在水裡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鹽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卻很難被溶解。面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活動。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輕輕攪拌一分鐘,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

(3)交流實驗情況。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狀态。

(4)比較面粉和沙、鹽在水中的變化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5)水中的沙、鹽在水中的變化有什麼不同?

(6) 讨論: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二、過濾三個杯裡的物質

(1)講解過濾的方法:

(2)學生活動。觀察比較食鹽、沙和面粉是否能用過濾的方法從水中

(3)彙報交流過濾的結果。

三、實驗總結

(1)讨論:通過實驗我們對溶解有什麼新的認識?

四、闆書設計

食鹽在水中化得用肉眼看不見。

沙在水中沒有化形狀沒變。

面粉在水中慢慢沉降形狀沒變。

食鹽溶解在水裡能夠形成透明、穩定的溶液。

第二課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教學目标

1、進一步讓學生觀察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2、通過實驗學生能比較面粉、沙、食鹽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相同與不同。

3、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态度。

4、引導學生經曆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解釋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态度。

2、引導學生經曆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解釋的過程。

教學準備

師:玻杯、高錳酸鉀。

生:筷子、水、食鹽、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談話: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過程,我們今天用一種有顔色的物質基礎來做實驗。

二、探究活動

1、高錳酸鉀的溶解

(1)老師講解高錳酸鉀的作用。

(2)學生觀察高錳酸鉀是什麼樣和什麼顔色。

(3)學生實驗活動。

實驗前老師強調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錳酸鉀,需要用小匙來取,并且隻能取一小粒。實驗時在盛水的杯子上方,輕輕地投入一粒高錳酸鉀。

要求:投入後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變化。然後用筷子攪拌一下,再觀察高錳酸鉀的變化。

(4)交流實驗情況:

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麼相同與不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學生實驗活動

學生再做面粉、食鹽、沙在水中溶解實驗。

要求學生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麼相同現不同。将觀察結果填寫在記錄表中。

交流實驗結果。

第二課時

一、整理我們的觀察研究結果。

(1)比較各種物質在水中變化的異同。

食鹽

面粉

高錳酸鉀

砂糖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澱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物質是否在水裡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别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3)小結溶解的特征:物質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或沉澱的方法分離出來。

二、全課總結。

三、課外拓展:

了解還有哪些物質能溶解在水裡或不能溶解在水裡。

四、闆書設計

(1)比較各種物質在水中變化的異同。

食鹽

面粉

高錳酸鉀

砂糖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澱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溶解的特征:

物質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或沉澱的方法分離出來。

第三課 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教學目标

1、了解液體之間溶解和不溶解現象。

2、能區分液體之間的溶解或不溶解。

3、能觀察液體之間的溶解或不溶解現象,能通過溶解現象得到結論。

4、能在班級裡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并能大膽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準備:

玻璃杯、膠水、洗發水、筷子、小匙、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體、試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引入

我們已經知道食鹽、糖、等固體物質在水中能被溶解。那麼液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探究活動

1、膠水和洗發液是怎樣溶解的

(1)、學生實驗活動

取一小匙膠水或洗發液,約四毫升。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實驗要求:觀察它們是怎樣進入水中的?它們在水中是怎樣擴散的?

先輕輕攪拌一下,觀察有什麼現象,再充分攪拌,繼續觀察。它們在水中溶解了嗎?

(2)、交流實驗結果:

描述膠水或洗發液在水中的溶解度過程。與食鹽和高錳酸鉀的溶解相比,膠水或洗發液的溶解有什麼特點?

2、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樣溶解的

·在水裡滴幾滴酒精,觀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裡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裡滴幾滴食用油,觀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問: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嗎?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嗎?

·運用同樣的方法,觀察更多的液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現象。

·問:哪些液體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觀察比較醋和和酒精的溶解與膠水或洗發液的溶解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與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麼特點?食用油能溶解嗎?

·通過實驗我們能區分液體之間的溶解或不溶解嗎?

闆書設計

液體之間的溶解記錄表

溶解過程

膠水

食用油

酒精

怎樣進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樣擴散

是否溶解

第四課 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學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知道一些氣體也能溶解度于水中。

3、培養學生實驗研究能力和觀察能力。

4、使學生認識到細緻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知道一些氣體也能溶解度于水中。2、使學生認識到細緻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實驗:玻璃杯、筷子、食鹽、汽水、開瓶器和注射器。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談話: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有些物質在水中能溶解。哪麼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麼不同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變個問題。

二、探索活動

1、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老師講解實驗方法。略。見課本第9面的實驗說明。

(2)、學生實驗活動。

(3)交流實驗情況:

學生交流時老師一邊把數據填入表中。

食鹽和小蘇打溶解能力的比較記錄表

被水溶解的物質

20毫升水溶解物質的份數

食鹽

小蘇打

溶解能力

第二課時

1、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觀察溶解在雪碧(汽水)裡的二氧化碳。

·打開雪碧(汽水)瓶蓋,觀察液體裡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後慢慢地往外拉(往裡推)注射器的活塞,反複2次-3次。觀察注射器裡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怎樣解釋注射器裡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2、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這杯水裡有空氣嗎?你是怎樣想的?(生活經驗的提取)

·用試管裝1/3的清水,在酒精燈上稍微加熱。觀察試管壁上是否有小氣泡出現。

·怎樣解釋這種現象?(氣體能溶于水中,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與所壓大小有關。)

3、課後繼續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

4、闆書設計

食鹽的小蘇打溶解能力的比較記錄表

被水溶解的物質

20毫升水溶解物質的份數

食鹽

小蘇打

溶解能力

氣體能溶于水中,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與所壓大小有關。

第五課 溶解的快與慢

教學目标

1、知道物質的大小、水的溫度、攪拌能使物質加快溶解。

2、能運用加快物質溶解的方法進行相關實驗。

3、初步學習控制變量的實驗。

4、能通過小組的形式對控制變量實驗進行設計。

5、經曆對加快方糖溶解的探究過程。

教學重點:對加快方糖溶解的探究。

教學難點:記錄糖塊溶解的時間。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實驗:筷子、玻璃杯、熱水和冷水、糖塊、食鹽、勺子、水和盆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入

·複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後有什麼特征?

·提出問題:怎樣加快食鹽的溶解速度。

2.分析問題,提出假設

·學生讨論交流: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食鹽溶解得快;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食鹽溶解;加更多的水使食鹽溶解得快……

3.設計與指導

·選擇其中一種假設作為研究的問題。

·小組讨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交流。

·教師初步的指導:控制變量的教學。(見課本11面的要求)

4、學生實驗活動。

5、交流實驗結果。

6、運用控制變量的觀點進一步探究。(見課本11面圖下的要求)

·自主選擇其餘的一種假設進一步研究。

·小組設計實驗,用文字記錄設計方案。

·小組實驗活動。

·小組交流、教師總結評價(過程、方法、知識)

第二課時

1、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思考:方糖溶解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怎樣控制這些影響因素,使方糖的溶解更快些?

·小組讨論:制定一個研究計劃。

老師提示: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方糖溶解快些?

怎樣選擇實驗材料、用多少水來實驗?

怎樣做方糖溶解快與慢的對比?

怎樣計時?怎樣進行實驗記錄?

怎樣對實驗結果做出解釋?

·交流研究計劃。

·學生實驗活動

·交流實驗情況。

2、指導學生做糖塊在嘴裡溶解度實驗。

方法可參考課本12面表格中方法。并要求學生填好表格。

3、課外作業:嘗試溶解更多的物體、尋找更多的方法來加快物體的溶解。

4、闆書設計

物質的大小、水的溫度、攪拌能使物質加快溶解

第六課時 一杯水裡能溶解多少食鹽

教學目标:

1. 學生能根據問題讨論,并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

2. 使學生初步感知和經曆探究性實驗的方法和步驟。

3. 能認識到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隻能溶解一定量的鹽)。

4. 培養學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5. 能在班級裡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并能大膽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教學難點:經曆設計簡單的探究實驗的活動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用:(大包、小包)食鹽、玻璃棒、(大、小)燒杯、水

小組觀察實驗用:食鹽、筷子、盛50毫升水的燒杯、水槽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入

(1)、教師:(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鹽倒入杯中并攪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攪拌之後會出現什麼現象?

(2)、教師:(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鹽并攪拌)那再放入這包鹽攪拌後會有什麼現象?

(3)、教師:那我不停地往裡面放鹽,不停地攪拌,鹽會不斷地溶解嗎? (生:不會吧。)

(4)教師: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一杯水裡到底能溶解多少食鹽?(闆書課題)

2.探索活動

(1)一杯水裡能溶解多少食鹽

·教師:請學生說說一杯水裡能溶解多少食鹽?

·學生猜測:10包、12包------(有學生反駁)

·師生讨論:

①這杯子是大杯還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這杯水是冷水還是熱水?

④怎樣計算食鹽?

⑤怎樣算溶解到底了?

·師生小結: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鹽?

·教師:我們怎樣來研究呢?

·學生小組讨論,制定研究

·小組彙報讨論結果。

·學生根據讨論情況修正計劃。

·教師出示較标準的研究計劃,請學生參照。

·學生根據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交流研究結果。

3.思考與讨論

·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你們有什麼其他發現嗎?

·教師:怎樣來回答課題?

·教師:我們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那麼100毫升的水呢?

·教師:你怎樣解釋研究中出現的現象和結果?

·教師:在進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的研究後,你還想進一步研究什麼?

4.全課小結。

第二課時

研究實驗

·研究的問題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鹽?

·研究的準備

杯裡裝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鹽12包

筷子、水槽、記錄紙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我們小組發現: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包食鹽,即( )克食鹽。

·注意事項

第七課時 分離鹽和水的方法

教學目标:

1、知道減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質重新沉降出來。

2、了解海水曬鹽的過程和原理。

3、能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鹽的沉降”的探究實驗。

4、能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結晶鹽。

5、培養探究性思維能力。

6、能在班級裡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并能大膽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重點: 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辦法溶解濃鹽水。

教學難點:知道減少溶液中的水分,進行分離鹽和水的方法。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用:飽和鹽水、玻璃棒、水、鹽,有關海水曬鹽的資料

小組觀察實驗用:飽和鹽水、筷子、蒸發皿等蒸發器材、放大鏡、食鹽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1.提出問題

·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飽和溶液,小組觀察現在的溶液與幾天前有什麼變化?

·學生觀察到:從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測出水分減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顆粒沉澱出來。

·提出問題:沉澱的白色顆粒是怎樣來的,水分到那裡去了?

·小組讨論分析兩個問題:沉澱的鹽是原先被溶解的鹽,而不是後來加入的;水分是被蒸發了,而不是人為倒掉了。

·進一步提問:白色顆粒的沉降與水分有關嗎?

·有些學生認為:水分蒸發是陽光照射的結果,鹽的沉降是由于鹽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來。這種認識可以用繼續攪拌的方法來檢驗,不同繼續溶解了,說明:

2.提出假設:白色顆粒的沉降與水分的減少有關。

3.小組設計實驗。

4.交流指導。

第二課時

一、繼續觀察

·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來的位置,攪拌使鹽完全溶解。

·為有效地實驗,做一刻度。

·有哪些辦法可以使水分減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

·選擇一種快捷有效的方法進行實驗。

二、老師講解酒精燈火焰的結構及正确使用。

強調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

三、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四、讨論:

·在水蒸發的過程中,鹽會随着水一起蒸發嗎?

·白色顆粒是什麼?

·有哪些證據來證明它就是鹽?

·觀察的方法:觀察白色沉降顆粒與原先的鹽有什麼不同?

·嘗味道:這種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五、怎樣從海水中得到鹽

·生活中的鹽是怎樣得到的?

·想象海水曬鹽的工藝過程。

·了解海水曬鹽的工藝過程。

六、課後要求學生查閱課本19面的資料。

七、闆書設計

減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質重新沉降出來

第三單元 聲 音

第一課時 聽聽聲音

教學目标:

1.引導學生用心去傾聽、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2.讓學生在感知聲音活動中,學會對各種不同的聲音加以簡單的區分和鑒别。

3.能分辨聲音的大小、高低、遠近、方向加以區分和鑒别。

教學重點: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分辨聲音的變化。

教學準備:

師備:盡量多地搜集能夠發出聲音的物體,比如口哨、笛子、鬧鐘、鈴铛等。

準備好水壺、玻璃杯、音叉、勺子等。

生備:搜集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研究聲音的活動開始了,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内容:

1. 聽聽物體發出的聲音。

(1)仔細傾聽周圍的各種聲音,說說自己聽到了哪些聲音。

(2)分辨一下,聽到的聲音分别是由什麼物體所發出的?

(3)說一說,我們還聽到過哪些聲音?這些聲音是什麼物體發出的?

(4)讨論分析:在我們聽到的聲音中,哪些聲音是屬于自然界發出的?哪些聲音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發出的?

(5)和同學交流分享各種聲音的感受,并做好記錄。

2. 聽聽固體、液體、氣體發出的聲音。

(1)聽聽各種固體發出的聲音。

師:想辦法讓桌上的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聽聽這些聲音是否相同,有什麼特點?

(2)聽聽各種液體發出的聲音。

師:想辦法讓液體發出聲音,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辦法讓各種液體發出聲音?

(3)聽聽空氣發出的聲音。

師:在我們聽到的聲音中,哪些聲音是由空氣發出的?你有辦法讓空氣發出聲音嗎?

(4)讨論:從以上活動中,你想到了什麼?你認為聲音與物體有什麼關系?沒有物體能有聲音嗎?

3. 活動:分辨聲音的變化。

(1)分辨聲音的方向變化:給一學生蒙上眼睛,請他前、後、左、右的同學分别依次敲擊一下桌面,讓這個同學辨别一下聲音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

(2)分辨聲音的遠近變化:給一學生蒙上眼睛,請距離他不同遠近的同學分别敲擊一下鈴铛,讓這位同學分辨一下哪個聲音遠、哪個聲音近。

(3)分辨聲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幾隻玻璃杯一字排開,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後敲擊,聽聽聲音有什麼不同。按聲音的高低給杯子排排隊,你能發現什麼?如果改變敲擊的力度,你又有什麼發現?

(4)交流分享:我們在分辨聲音變化的活動中有什麼收獲。

三、全課總結。

四、課外拓展:1、傾聽、分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2、思考、查找關于聲音的有關資料。

闆書

聲音有高、低、強和弱。

有悅耳的聲音、有嘈雜的聲音。

我們喜歡悅耳的聲音。

第二課時 聲音是怎樣産生的

教學目标:

1.通過觀察、探究的實踐活動,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産生的。

2.通過觀察、比較發聲物體與不發聲物體,能夠就觀察到的現象積極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測或理解。

3.願意把自己對聲音是怎樣産生的理解與同學交流分享。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比較、讨論交流等活動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産生的。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發生物體與不發聲物體,引發思考,并積極地去研究發現物體發聲的秘密。

教學準備:

師備:

鑼、鼓、槌子、音叉、電吉他、二胡、小提琴、收錄機等。

生備:

尺子、橡筋、口琴等。

學生記錄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周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是怎樣産生的呢?”

二、探究内容:

1.使物體發出聲音。

師:“你能用哪些辦法‘制造’聲音?”

(1)使鑼、鼓發出聲音。

·說說自己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鑼、鼓發出聲音?

·讨論、分析:為什麼按、壓鑼、鼓,它們并不發出聲音,輕輕敲擊鑼、鼓,它們卻能發出聲音?

·和同學一起分享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2)使尺子發出聲音。

·說說自己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尺子發出聲音。

·讨論、分析:為什麼用力彎曲尺子,它并不發出聲音,輕輕撥動尺子,它卻能發出聲音?

·和同學一起分享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3)使橡皮發出聲音。

·說說自己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橡皮筋發出聲音。

·讨論、分析:為什麼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發出聲音,輕輕撥動橡皮筋,它卻能發出聲音?聲音和物體有什麼關系?

·和同學一起分享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2. 觀察發聲的物體。

(1)觀察發聲的鑼、鼓。

·看看發聲的鑼、鼓有什麼特點。

·比較發聲的鑼、鼓與不發聲的鑼、鼓有什麼不同。

·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聲的尺子。

·看看發聲的尺子有什麼特點。

·比較發聲的尺子與不發聲的尺子有什麼不同。

·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

(3)觀察發聲的橡筋。

·看看發聲的橡筋有什麼特點。

·比較發聲的橡筋與不發聲的橡筋有什麼不同。

·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

(4)想一想:我們觀察到的發聲物體都在振動,如果讓它們停止振動,它們還能發聲嗎?

·試一試:想辦法讓鑼、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動,觀察它們是不是發聲。

·說一說:把自己的發現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3. 觀察音叉的振動。

(1)觀察音叉的振動。

·看一看:振動的音叉是什麼樣子的。

·試一試:

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着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擊打過的音叉觸及水面,觀察水面有什麼變化。

·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怎樣解釋你所到的現象?

·想一想:我們還有哪些辦法可以觀察到音叉的振動?

(2)觀察其他物體的振動。

·聽聽口琴發出的聲音,觀察它什麼地方在振動。

·觀察收錄機喇叭的振動,放磁帶、對着喇叭大聲說話等。

·試一試,我們發聲時,哪裡在振動。

·猜一猜,我們身體裡感覺物體振動的器官是什麼?

(3)讨論共享。

說說聲音是怎樣産生的?

三、全課總結。

四、課外拓展:

收集關于聲音傳播的資料。

闆書

聲音是物體振動而産生的。

第三課 聲音的變化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2、使學生知道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學生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态進行描述,能把物體的振動狀态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4、讓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起來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物體振動幅度在,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2、使學生知道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學生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态進行描述,能把物體的振動狀态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教學準備

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紙盒、橡皮筋、長短不同的三顆釘子、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談話:你們唱歌時音調是一樣的嗎?聲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強,我們能觀察到聲音的這些變化嗎?聲音的變化與什麼因素有關。

二、探索活動

1、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

(1)老師講解實驗方法。(見課本29面的說明。)

(2)老師提出實驗要求:(見課本29面的說明。)

(3)學生實驗活動。

注意觀察尺子的振動幅度及聲音的強弱。

(4)交流實驗結果。

描述尺子振動幅度的大小及與聲音強弱之間有什麼關系?

(5)師生一起小結: 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第二節課

2、觀察比較聲音高低的變化。

(一)、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

(1)、老師講解實驗方法。(見課本30面的說明)

(2)、學生預測杯子發聲的結果。

(3)、學生實驗活動。

(4)學生交流實驗情況。

向班裡同學描述小組的預測和實驗,并對結果作簡單分析。

實驗記錄表

發聲預測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一次實驗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二次實驗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三次實驗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二)、觀察皮筋音高的變化。

(1)老師講解用橡皮筋做實驗。

在不同大小的紙盒上套上橡皮筋,撥彈橡皮筋,使它發出聲音。

(強調:盡量用同樣的力度撥動松緊不同的橡皮筋。)

(2)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時注意觀察松緊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動狀況有什麼不同?

(3)學生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聲音越低。

(三)觀察長短不同的釘子的音高變化。

(1)教師講解實驗方法。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交流實驗發現。

(四)總結:物體振動的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物體的粗細,長短也能影響聲音的高低。

(五)拓展作業:要求學生回家用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繼續做音高的實驗。

闆書

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物體振動的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

物體的長短、大小、松緊的不同,會使物體發出聲音的高低發生變化。

第四課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教學目标

1、 讓學生知道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 培養學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的能力。會制作柱形圖表

3、 使學生養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 讓學生知道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 培養學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的能力。制作柱形圖表。

教學準備

尺子、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單。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有哪些因素影響聲音的變化?

2、 師:出示一把尺子。問:如果我們不斷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它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會發生變化嗎?

3、 揭示課題。

二、探索研究

1、學生小組讨論預測實驗結果;實驗方案。

尺子伸出桌面面俱到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時音高和對應的尺子發聲時的快慢的預測,并填寫在表格中。(注意用高、較高、較低、低和快、較快、較慢、慢來表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

我想到的

我聽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變化順序

音高

振動的快慢

音高

振動快慢

2、教師講解實驗時的注意事項:

要按照尺子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要注意區别尺子敲打桌子發出的聲音和尺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的聲音,并盡量避免尺子與桌子撞擊。把聽到的看到的都記下來。

3、學生分組實驗。

4、學生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5、制作柱形圖。

(1)老師在黑闆上出示音高變化柱形圖表格。(見課本33表格2)

(2)師講解怎樣畫柱形圖。

(3)學生畫音高變化柱形圖。

6、學生分組讨論分析:根據柱形圖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和它發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律。

7、總結、交流和拓展。

各小組對發現的規律進行交流。

課後要求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探究音量與物體振動幅度大小的關系。

闆書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

我想到的

我聽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變化順序

音高

振動的快慢

音高

振動快慢

音高變化柱形圖

聲音的高低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較高

較低

4 6 8 10 12 14 16 18(厘米)

尺子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第5課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學生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

3、學生會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

4、讓學生意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學生會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音叉、一個水槽、每兩個人一個土電話、鐵棒、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每個小組一張“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記錄表”,空氣傳播聲音實驗裝置。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振動的物體産生的聲音是怎樣到達我們耳朵的呢?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聲音會改變嗎?

揭示課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二、探索研究

1.振動與聲波

(1)學生回憶在第2課中,音叉是怎樣引起水面的波動的。

(2)學生再來觀察這個實驗,看一看振動的音叉究竟是怎樣引起水面波動的。

(3)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及自己的想法:

(4)學生玩“土電話”

要求說話人的聲音的大小應以聽話人不能直接聽到為宜;連接兩個“話筒”的線應拉緊。

(5)讨論:紙杯裡聽到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6)小結聲音的傳播方式: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産生振動,就這樣,聲音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

第二節課

2.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

(1)出示鋁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

(2)提問:你們認為聲音通過哪一種物體傳播的效果最好,為什麼?說說你們假設的理由。

(3)學生把預測記錄在“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記錄表”上。

(4)講解實驗方法:

(5)交流各組的實驗發現:

要求學生說說,聲音是怎樣在這些物質中傳播的,并對這些物質傳播聲音能力的不同作簡單的解釋。

(6)出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實驗裝置,讓小鬧鐘發出聲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

(7)學生說一說小鬧鐘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裡的,簡要地畫出傳播路線圖:

鬧鈴→空氣→玻璃→空氣→耳朵。

(8)打開抽氣機,學生傾聽聲音的變化。

(9)學生将聽到的情況作彙報後。

(10)引導學生思考:聲音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你們認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是事實嗎?

3、課後拓展:月球上能聽到聲音嗎?為什麼?同學們查閱資料。

闆書

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産生振動,就這樣,聲音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

不同的物體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 聲音在金屬中傳播強些,在非金屬中傳播弱些。

第6課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構成的。

2、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産生影響的,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

3、通過體驗活動感受耳廓的作用。

4、使學生知道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号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5、培養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構成的,及鼓膜的作用。

2、學生通過探索知道人的聽覺産生過程。

教學準備

耳的結構模型、1個塑料杯、1塊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膠(氣球皮)、1根橡皮筋、細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物體振動産生的聲音傳播到我們的耳朵,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

揭示課題: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耳的結構

(1)出示“耳的結構”的模型,向學生介紹耳的結構。

(2)學生推測耳各部分的功能。(主要讨論外耳、中耳、内耳的主要功能。)

(3)提問:鼓膜在幫助我們聽到聲音中起什麼作用?

2.觀察比較鼓膜的振動

(1)講解:“鼓膜模型”制作方法。

提示學生,盡量将氣球皮繃緊,因為我們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彈性的一層膜。要仔細觀察氣球皮上面的細沙有什麼變化。

(2)指導學生,讓發聲物與氣球皮的距離保持不變,用不同的力使發聲物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氣球皮的振動有什麼不同,在距離“鼓膜模型”遠近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力發聲物,觀察氣球皮的振動有什麼不同。

(3)彙報實驗中的發現

(4)小結:我們耳朵裡的鼓膜和氣球皮一樣,當外界的聲音傳到鼓膜時,它就會産生振動。

3.了解耳廓的作用

(1)出示音樂賀卡。先讓學生感受聲音的大小。

(2)再讓學生将手放到耳後,感受聽到的聲音有什麼變化。把兩手同時放到耳後效果會更佳。

(3)小結: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4)舉出一些動物耳朵的例子,以加強學生對耳廓作用的了解。

4.總結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提問: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2)師生共同總結: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生振動,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動。耳朵中的聽小骨再将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内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導緻聽覺神經的移動——産生了信号,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号。

5、課後拓展

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了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

闆書

耳朵的結構:外耳——耳廓、耳道。

中耳——鼓膜、聽小骨。

内耳——耳蝸、聽覺神經。

鼓膜有振動産生聲音的作用。

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第7課 保護我們的聽力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産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

2、讓學生通過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了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

3、讓學生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

2、讓學生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閱讀資料庫中的《呵護自己的聽覺器官》閱讀材料。

一個塑料發聲罐、幾粒黃豆、棉花、毛巾、廢報紙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怎樣才能避免聽力受到傷害呢?

揭示課題:保護我們的聽力。

二、探索研究

1.遠離噪聲

(1)播放一段悅耳的音樂,讓學生說說聽的過程中的感受。

(2)提問:你們有沒有聽到過嘈雜刺耳、使人心煩意亂的聲音,談談聽到這些聲音時的感受。

(3)學生閱讀資料庫中《呵護自己的聽覺器官》一文。閱讀後讓學生談談有什麼收獲。

(4)引導學生交流: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保護聽力?怎樣保護聽力?就如何使用耳塞等進行讨論。

2.控制物體發聲

(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隻“發聲罐”。

·将不同的材料裝進塑料罐和其他材料裡,聽聽哪種材料發出的聲音大,哪種材料發出的聲音小?

(2)制定一個改變“發聲罐”發生的計劃。

·小組合作計劃并實驗。

·有哪些辦法可以減小“發聲罐”發出的聲音?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發聲罐”不發聲?

·把小組的意見集中、修改,選取小組最滿意的方法試試。

·向全班介紹自己小組的計劃并展示本組的實驗。

(3)師生将各種方法進行歸納:這些方法從本質上看可分為控制聲源和阻礙傳播途徑兩種方式。

(4)布置學生課後對生活中人們是怎樣減少噪聲的進行調查。

3、輕輕說話和大聲說話。

(1)說說你認為我們說話的聲音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說說你在不同環境(如醫院、圖書館、電影院等)裡的感受。

(3)讨論:我們在不同的環境裡應該怎樣控制自己的聲音呢?

(4)把讨論的結果記錄在科學文件夾裡。

三、全課總結。

四、課外拓展:

課後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有哪些控制聲音的措施。

闆書

悅耳的聲音使人愉悅;

嘈雜的聲音使人煩躁。

醫院、圖書館、電影院、教室等要保持安靜,和别人交流要輕輕說話。

第四單元 我們的身體

第1課 身體的結構

教學目标

1、學生通過觀察知道人體外形是由頭、頸、軀幹、四肢四部部分構成的。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2、讓學生認識到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都是不同部分之間相互聯系共同協作的結果。

3、 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内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

4、學生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内部的結構。

5、能夠将想象與實際的觀察結果區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

6、 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教學準備

為每個學生準備:觀察記錄單(第64頁)、氣泡圖(第65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在觀察植物和動物園的外表及它們身體結構的時候,我們可曾想到自己的身體是怎樣的?

把手放在胸前,我們可以感覺到心髒的跳動,舉起啞鈴,我們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力量,深吸一口氣,我們可以感受到空氣進入身體的舒暢。我們可曾想過身體内部的各器官是怎樣工作的?從今天起讓我們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吧。

二、探索研究

1、觀察我們的身體。

(1)觀察我們身體的外部。

·思考:怎樣來觀察我們的身體外部?主要觀察身體外部的什麼?

·學生觀察自己或同學的身體外部活動。

·交流觀察的結果。

·師生小結:人體外形是由頭、頸、軀幹、四肢四部部分構成的,人身體的左右兩部分是一樣的。

·思考:如果我們的身體外部某個部位有疾病會怎樣?

·讨論:對身有殘疾的人我們應怎樣?

(2)觀察我們身體的内部。

·講述:人體的有些組織部分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卻能聽到、觸摸到或者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哪麼我們身體内部有什麼呢?

·組織學生用聽、手捏、摸的方法感知身體内部的器官。

·交流感應到的身體内部器官。

·要求學生把身體内部的器官填寫在記錄本中。

2、身體怎樣工作

(1)氣泡圖的指導。

·思考:人的身體外部還有其他的劃分方式嗎?

·讨論:人的身體能做哪些工作?

·問:人身體完成某個工作時是一個部位完成的還是由幾個部位完成的?

·想一想:我們能用圖來表示嗎?

·指導學生畫氣泡圖。

·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活動項目畫氣泡圖。

(2)氣泡圖的分析。

·學生交流氣泡圖。(讓寫的好的同學把氣泡圖畫在黑闆上)

·指導學生分析氣泡圖。在不同的活動中有沒有同樣的身體部位參與了。

·師生小結:在對比分析中發現在不同的活動中,有同樣的身體部位參與了各種活動。例如肺、腿和胳膊。盡管它們是不同的部位,但是實現的功能相近。

三、全課總結。

四、課後拓展。

思考并查閱資料:按照人體工作的類型劃分,我們還可以怎麼看待人體的組成?

闆書

人體外形是由頭、頸、軀幹、四肢四部部分構成的。

第2課 骨骼、關節和肌肉

教學目标

1、讓學生知道身體結構從外形特征轉換到功能系統來劃分身體結構。

2、使學生知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和保護身體,并和肌肉共同作用産生運動。

3、使學生知道肌肉不僅參與身體的運動,而且是許多重要器官的組成部分。

4、讓學生知道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5、要求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做觀察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

6、培養學生願意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合作交流。正确對待觀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結果,善于在反複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

教學準備

師:啞鈴或者其他重物1個。課件(人體骨骼、肌肉圖。)

為每位學生準備:記錄紙1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提問:人體外形由哪幾部分構成?我們住的房子是由框架支撐才不會倒,哪麼我們的身體内有沒有一個支架呢?

2、談話: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個支架,就是骨骼。(出示課件)骨骼支撐着我們的身體,保護着我們的内髒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哪麼骨骼能獨立運動嗎?有哪些組織與骨骼協調工作呢?

二、探索研究

1、觀察上肢的運動。

(1)學生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2)問:在運動時你能觀察到左上肢是怎樣運動的嗎?

(3)學生再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要求:反複做這個運動,并用右手觸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關節和肌肉是怎樣運動和變化的。

2、記錄我們的發現。

(1)學生在記錄本中畫出手和手臂的輪廓圖。

要求:在輪廓圖上标出骨骼、關節和肌肉,并畫出關節運動方向和骨骼、肌肉的變化。

思考:在運動過程中,分别有哪些部位的骨骼、關節和肌肉參與了活動?并把結果記在本中。

交流觀察結果。

問: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并與單元閱讀資料進行對比。我們的描述準确嗎?

思考并讨論:我們能使用同樣的方法對下蹲、踢腿等活動分别進行研究和描述嗎?

三、骨骼、關節和肌肉認識上的拓展

1、學生觀看課本職工作68面的圖。

2、思考讨論:這些物體與人體的骨骼、關節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3、講述:台燈所用的蛇皮管,類似脊柱的結構;高塔能起到類似骨骼的支撐作用;天線的萬向節,相當于肩關節與髋關節的結構;門窗上的合頁類似身體多個部位的關節;右側兩幅圖片中的液壓動力部分類似肌肉,吊臂相當于手臂上的骨骼。

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四、課後拓展活動

● 利用課餘時間,收集關于骨骼、關節和肌肉的資料,并對比自己的課堂記錄,将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修改,擴充對本内容的認識。

闆書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和保護身體。

我們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

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第3課 跳動起來會怎樣(一)

教學目标

1、使學生認識人體的呼吸系統。

2、讓學生經曆前後不同階段心跳與呼吸次數的數據測量活動。

3、讓學生知道人體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将氧氣吸收進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4、讓學生知道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的氧氣。

5、使學生知道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6、學生會合理使用實驗記錄單,并進行數據分析。結合實驗現象、相關信息資料,作出對呼吸次數加快原因的分析。

7、培養學生願意與同學相互交流,能夠在合作中完成實驗活動。

8、認識到耐心、細緻地完成測量活動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師:課件、測肺活量的裝置、水槽1個、廣口瓶3個、玻璃片3片、水、火柴。

生:心跳與呼吸次數記錄表1張、塑料口袋1個、粗吸管1根。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當我們跳動時,骨骼、關節和肌肉都參與了運動,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裡還發生了什麼變化?

揭示課題:跳動起來會怎樣。

二、探索研究

1、測量心跳和呼吸

(1)出示心跳和呼吸記錄表。

(2)學生思考:為什麼要采集這組數據?

(3)講述:實驗時同學要兩人一組,一人作為數據采集對象并負責呼吸的數據采集,另一人負責采集心跳數據,并填寫好表格。

(4)學生測量心跳和呼吸活動。

(5)交流測得的結果。

(6)問:跳動前後我們的感覺有什麼不同?心跳和呼吸的次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怎樣解釋兩種數據的變化?

第二節課

2、呼吸為什麼會加快

(1)講述: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着呼吸,伴随運動的增加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哪麼運動與呼吸有什麼關系呢?

(2)提出研究的問題:呼吸為什麼會加快。

(3)師:講解實驗操作方法:選擇密封較好的塑料袋和一個粗一些的吸管,将吸管一端放入塑料袋中,紮緊袋口,反複呼吸塑料袋中的空氣。

(4)學生實驗活動。

要求學生在體驗呼吸過程中,對照70面右圖指認呼吸器官。

提醒學生當感覺不舒服的時候,馬上停止實驗。

(5)思考:為什麼感覺越來越不舒服?

(6)實驗探索:用排水法收集我們呼出的氣體。

A 瓶新鮮空氣 B呼吸一次 C 呼吸多次

(7)使用火柴進行檢驗活動中收集這些氣體。

(8)出示人體吸進去和呼出來的氣體成分比較表

(9)問:人呼出的是什麼氣體?吸進去得是什麼氣體?

我們運動和鍛煉身體時呼吸有什麼變化?

經常鍛煉身體有什麼好處?

(10)出示簡易的測的肺活量測量裝置。

指一名學生上來測肺活量。

3、課後拓展:學生課後制作一個簡易的肺活量測量裝置,并測量自己或他人的肺活量。

闆書

心跳和呼吸記錄表

平靜狀态

跳動三分鐘

停止一分鐘

停止三分鐘

停止五分鐘

每分鐘呼吸次數

每分鐘心跳次數

呼吸系統包括:鼻腔、氣管、支氣管、肺。

課後記

第4課 跳動起來會怎樣(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循環系統由心髒、血管和血液組成。

2、使學生知道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後進入血液,再由心髒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3、使學生知道人體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髒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量。

4、讓學生懂得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髒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5、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了解心髒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

6、學生會與同學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活動。

7、 感受人體呼吸與循環過程中,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過程,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後進入血液,再由心髒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2、讓學生懂得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髒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水盆1個、水、洗耳球1個、塑料管1段、記錄單1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質疑:我們跳動時呼吸加快了,還會怎樣?在我們跳動起來之後,呼吸的次數增加了,心跳的次數同時也增加了,運動與心跳有什麼關系呢?

提出研究的問題。

二、探索研究

1、心跳為什麼會加快

(1)平靜時學生測心跳(每分鐘)。

(2)學生在教室跳動3分鐘測心跳。

(3)交流比較兩次測得的心跳次數。

(4)思考:人運動時心跳加快是什麼的需要?

(5)學生閱讀課本中的資料。(72面第二、三自然段)

(6)問:讀完資料後你知道了什麼?(循環系統的作用)

(7)學生試着估算一天中心髒大約能跳動多少次。

2、體驗心髒的工作

(1)講解:循環系統由心髒、血管和血液組成。

(2)出示洗耳球,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簡單的模拟實驗,并講解實驗方法。

(3)學生分組實驗。

(4)交流實驗感受

交流時可提示性的問:在做運輸水的實驗中,我們有什麼感覺?做了多長時間會有勞累感?這說明了什麼?

實驗中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當于血液循環的什麼器官?

(5)講解:洗耳球代表了心髒的心房與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縮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輸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6)想一想:心髒無時無刻地工作,它會疲勞嗎?

(7)學生閱讀73面的資料。

(8)比較不同人運動後心跳恢複到正常值所用的時間。

(9)問:如何保護心髒健康?

三、全課總結。

四、課後拓展

課後查閱有關心髒的知識。

闆書

循環系統由心髒、血管和血液組成。

經常鍛煉身體可以使我們的心髒更強健。

第5課 食物在體内的旅行

教學目标

1、知道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

2、知道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内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制出食物消化過程圖,并能夠在不斷認識的過程中,對自己畫的食物消化過程圖進行補充完善。

4、學生能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食物在體内消化的過程,對照資料能夠完善自己對人體消化器官的認識。

5、培養學生願意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合作交流。

6、學生能正确對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認識,善于在反複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内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學生能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食物在體内消化的過程,對照資料能夠完善自己對人體消化器官的認識。

教學準備

學生:塑料袋、水、小塊煮熟的蔬菜和饅頭、透明塑料軟管、熟米飯粒。

師:人體消化器官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質疑:我們在學習、工作、運動時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來自每天吃的食物。食物是怎樣實物傘兵身體吸收和利用的呢?

揭示課題:食物在體内的旅行。

二、探索研究

1、吃下去的食物到哪裡去了。

(1)講述:我們身體裡哪些器官是與食物的消化吸收有關的?請同學們想想。然後在課本74面人體輪廓圖中,标出食物可能經過的主要器官。

(2)學生活動:畫食物消化過程圖。

(3)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學生提出自己對消化過程的想法後,不急于評價誰畫的好與不好,也盡量不要問學生“為什麼這樣畫?”通過後續的研究發展、完善自己的想法。

2、人體的消化器官

(1)出示人體消化器官圖。

(2)學生觀看人體消化器官圖,學生比對自己的初始想法。

(3)學生對照人體消化器官圖說說這些器官的形狀和功能。

(4)利用人體消化器官圖進行消化過程的分析。

·食物是通過什麼器官被運輸到胃裡的,它需要具有什麼特征?

·食物是在什麼地方被進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麼特征?

·食物是在什麼地方被吸收的,它需要具有什麼特征?

(5)師小結 :食物是在口腔中咬碎,通過食道進入胃裡的,食管是一個管道,裡面應該是光滑的。食物進到胃裡面被進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應該會蠕動,胃壁肌肉應該很發達,應該還有胃液幫助消化。食物營養的吸收可能在小腸,小腸應該足夠長,食物的營養才會被充分地吸收;大腸可以較短,以便食物的殘渣從這裡排出體外。

(6)問:我們在其他動物身上看到過這些類似的消化器官嗎?

(7)模拟胃和食道的實驗

·師講解實驗方法。

·學生分組活動。

·彙報實驗結果。

·思考:我們的哪一個消化器官的活動像這個袋子?塑料管相當于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三、全課總結

食物中毒在人體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經曆了哪些過程?

四、學生課後,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食物在體内消化的過程,對照人體消化系統修正食物消化過程圖。

闆書

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

食物消化過程:口腔(咬碎)——食管——胃(磨碎、分解)——小腸(吸收營養)——大腸(殘渣)

第6課 口腔裡的變化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裡會經曆初步的消化過程。

2、使學生知道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裡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3、讓學生知道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4、學生會進行食物在口腔内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征、分布的觀察。

5、學生能夠認真細緻地觀察牙齒的形狀特征。

6、培養願意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裡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2、學生會進行食物在口腔内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征、分布的觀察。

教學準備

課件;(牙齒的分布圖、結構圖。)學生每人準備一面小鏡子。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口腔是食物消化的地方。口腔在食物消化中發揮了什麼作用,是怎樣工作的?你們想研究嗎?

二、探索研究

1、觀察口腔

(1)學生用小鏡子觀察口腔。

(2)交流口腔内有什麼。

(3)讨論:舌頭、牙齒和唾液各有什麼用?

(4)學生咀嚼饅頭的體驗活動。

要求學生把活動中的感受填在76面的表格中。

(5)交流在不同的咀嚼時間内,饅頭在口腔内發生了什麼變化?

(6)小結:舌頭起攪拌的作用,牙齒起咀嚼的作用,唾液起消化的作用。

2、觀察牙齒

(1)學生用鏡子觀察牙齒。

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牙齒的形狀。并把不同牙齒的分布和各種牙齒的形狀特征記在記錄本中。

(2)分組讨論:不同位置的牙齒有什麼區别?有什麼作用?不同形狀的牙齒有什麼區别?有什麼作用?

(3)交流讨論結果。

(4)講述:最前面的牙扁扁的,能切下食物,兩側的牙齒有個尖,能撕開食物,後面的牙齒比較寬,能磨碎食物。

(5)提問:牙齒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

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是什麼道理?

(6)總結: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義。

(7)牙齒健康教育(怎樣預防齲病牙?)

三、全課總結。

四、知識拓展:

思考:食物在口腔裡面的初步消化,為進入人體做進一步的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

闆書

牙齒有:門牙、尖牙、臼牙

饅頭的觀察

短時間咀嚼

較長時間咀嚼

長時間咀嚼

食物

原有的

形狀

完整的饅頭被分成了許多的小碎塊,有一些濕。

碎塊粘在一起了,又濕了一些。

碎塊已經變得稀爛了,很濕。

我們的

感覺

饅頭有一點硬,舌頭上感覺有許多饅頭渣滓。

已經變得軟軟的了,有一點甜味。

跟開始的饅頭完全不一樣了,濕濕黏黏的,有甜味。

第7課 呵護我們的身體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知道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2、學生會用畫圖的方法,直觀地表現人體各個器官之間的關系。

3、學生能反複對自己畫圖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畫圖的方法。

4、學生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學生發展對探究自己身體的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6、使學生懂得事物間是有聯系的,接受從系統的角度看問題的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知道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2、使學生懂得事物間是有聯系的,接受從系統的角度看問題的觀點。

教學準備

為每位學生準備:畫圖紙張若幹。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集中話題: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依靠身體各個器官的協同工作才能完成。

揭示課題:呵護我們的身體

二、探索研究

1、人體的各個器官怎樣協同工作

(1)學生制作一些硬紙卡片,把所學的各種器官寫在上面。

(2)分組讨論:人體的各個器官怎樣協同工作的呢?

提示可以用文字或者畫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嘗試進行反向描述。可參考第78頁下圖的描述。

(3)交流各組讨論有結果。并展示畫圖。

第二節課

2、人體各器官之間的聯系

(1)提問:我們用什麼方式把人體要器官的作用和的相互關系表示出來?

(2)指導學生觀看課本79面的圖。告訴學生這是一個學生的真實作品,這幅作品表達了學生對于運動、消化、呼吸、循環系統相關器官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表達形式。

(3)講解:關系圖繪制的基本方法:

·明确一個要表達的關系線索,提出初步的設想。

·将這個關系線索中的元素提取出來,元素主要是以名詞表現的,如心髒、氧氣等。

·逐個明确相鄰兩個元素的關系,主要是以表示動作、過程的詞語表示,如幫助、運輸、提供等。

·将各個元素用圓圈或者其他圖形表示出來,畫入圖中。

·将各個元素間用線連接,用箭頭表示相互之間的關系指向,在線上對此關系作簡要描述。

·通覽全圖,修正、完善。

(4)學生試着畫人體主要器官在人體活動過程中的聯系圖。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要求學生在交流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的修改和補充。

(6)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健康地生活?

三、總結:健康生活就是我們在了解了自己身體的結構和相互作用的規律之後,愛護它們,促進它們更協調地工作

四、課後拓展

要求學生課後閱讀本單元後面的資料。

闆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