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17:48:55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1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清明忽焉将至,隻叫人怅然若失。

清明是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一年24個節氣,唯有清明既是節氣還是節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到:“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一詞及其物候本身,就蘊含了春江水暖,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風兒清爽明淨,萬物欣欣向榮之意。

春雨紛紛,繁花似錦,草木萬物,都顯露着清明和淨潔。我們在春和景明的佳節裡,遊春踏青、掃墓祭拜、走進自然,共赴一年一度的清明。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2

01

遊人尋春

清明前後,正值春暖花開,楊柳吐翠,莺歌燕語,如此大好春光,人們喜愛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古人踏青,又叫探春、尋春。

《論語·先進》中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韋莊說:“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白居易說:“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

清明時節,草長莺飛,綠樹蔥茏、百花競豔,若不抓緊時機賞花踏青,豈不辜負春天的美意。因此人們呼朋引伴,聚親約友,一起赴郊外遊玩,或圍坐野宴,或登高望遠,或觀花劃船。

清明踏青的習俗,據考證源于唐,盛于宋,時人謂之“遊春”。唐人有遊春訪勝、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風俗,一時間往往傾城而出。

唐代李華在《春遊吟》裡寫道:

初春遍芳甸,千裡藹盈矚。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綠。

說的就是人們踏青的盛況。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唐代詩人楊巨源早早地就到長安都城東郊春遊,他告訴我們出遊要趁早啊,不然到處都是看花人了,可見有多麼喜愛并熱衷着遊春了。

宋代的春遊踏青之風更盛,人們将踏青與掃墓,擊球,秋千等習俗相結合,作為清明特有的儀式。《東京夢華錄》記載雲:“都城人出郊……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相互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歐陽修在清明節與上巳節的時候,去遊西湖了,留下“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争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钿車”的佳句。

他那句“南園春早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以馬嘶聲聲反襯踏青的遊人衆多,更是寫出古人遊春的那份悠閑與雅緻。

最喜歡南宋詩人吳惟信寫的那首《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他在清明當日在杭州西湖蘇堤上踏青春遊,一句“梨花風起正清明”漾滿了節日的詩意,一句“遊子尋春半出城”寫盡了遊人的興味。

明清時期,踏青依然盛行。《帝京景物略》中有載:“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3

明人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總教春醉倒”,他穿過蓊蓊郁郁的楊柳叢,緊收馬缰,馬兒一聲嘶鳴,擡頭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這一幅燦爛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了。

清代高鼎的名句“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盡顯恬靜美好,春色絕佳,雨潤草綠,村裡放學歸來的孩童趁着東風把風筝放上藍天。

清明的天氣多是有雨的,是節氣所緻,也因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名傳千古,人們潛意識裡覺得清明的天氣來點小雨更符合意境。

比如宋人吳文英的“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瘗花銘” 。宋人趙令畤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但程颢筆下的“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則是一個難得的晴好天氣。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踏青遊春,還有蕩秋千、放風筝、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所以,這個節日并不隻是被生離死别的悲酸淚充斥着,還有踏青遊玩的歡聲笑語。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莺恰恰啼。”當我們與春天親密接觸,觀察萬物萌動時,心靈也在廣袤天地間找到一份明淨與閑适。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4

02

慎終追遠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華夏兒女追根溯源、祭祖念宗的延續。人們在傳承裡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記憶。

傳說中寒食節因介子推而設,又恰在清明前夕。寒食禁火,清明起新火,于是人們逐漸把寒食和清明連在一起。清明節就這樣融合了寒食節,進而形成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寒食清明文化。

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項目,唐詩中有不少描寫寒食掃墓的詩句。張籍的“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鸢作窠銜上樹”道出了紙錢祭祀的風尚;白居易的“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則說盡了生死離别的苦楚。

鄉村裡,田野裡,一家老少冒着蒙蒙細雨,穿過荒山小徑,踏過青草野花,來到先人的墳前。先将墳頭的雜草拔掉,再為墳頭培土修整,然後擺出祭品,焚火敬香。對逝去親人的喜好也專門記得,或特意擺上他們生前愛吃的,或敬上一杯酒,或點上一支煙。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5

墓園裡,人們穿越一排排墓碑,來到親人的墓前,擺上黃色白色的鮮花,跪下磕頭,訴說家中及自己的近況,祈求先人佑護後世子孫。

時光輪回,生者緬懷逝者,代代傳承,綿延永續。清明雨裡,逝者與生者再次相逢,進行一場靈魂的對話。

記得兒時每年上墳掃墓,祖母都要用一個小小茶壺,盛上曾祖母生前愛喝的湯汁,讓我拎上,叮囑我記得澆在墳前。

父親等兄弟們則端上托盤,祖母早将食物擺放精緻。大家一起在墳前磕頭,燒紙,墳旁的枝條上再系上白條。最後再放一挂鞭炮,方才離開。

而今敬愛的祖母都已逝世整十周年,兒孫們早已離開故鄉,到幾百裡之外,然而,每年到上墳時節,兒孫們從來都會如約歸去。

我也才發現,原來我們無論出走多遠,隻有長眠着我們親人的故鄉,才是真正的故鄉。

細雨濕衣,閑花落地,行人斷魂,紙錢飛舞,是對逝者的緬懷;追憶往事,猶在昨昔,音容笑貌,真切點滴,是對逝者的追思。

天清地明,春日遲遲,惠風和暢,天氣柔嘉,是對生者的祝福。生老病死,輾轉輪回,凡塵俗世,難逃宿命,是對生者的惜勸。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6

03

思親念友

一年一度清明節,遊子思親心欲絕。清明本就是讓人思緒低沉,内心憂傷的日子,對不能歸家的遊子而言,傷悲更甚。

即使是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每逢這個祭祖的節日,人們依然是盼望回家。如若是遊子羁旅天涯,還未還鄉,那麼欲歸無處,歸家無期的悲哀,會在這天猛然襲向心頭。

明代高啟一句“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已将清明時節還在外漂泊的遊子們的心聲道盡。詩人身在南京任職,節逢清明卻不能回鄉,舉目四望隻見無盡的青山,幸而有館中諸公作伴,沽酒共飲,一醉京華。

那年春,陸遊客居在臨安的旅館裡,聽了一夜的春雨,晨起聽聞深巷裡叫賣杏花的聲音,縱然心有愁緒,卻在末了淡然地輕歎一聲“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每個節日都值得用心銘記,清明更是如此。陸遊欣喜的是,他還來得及騎馬在清明之日趕回距離不遠的故裡山陰,如此,心中的落寞才消解一些。

孟浩然在《清明即事》裡說:“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每逢清明倍思親,思念故去的親人,或思念遠方的親人。詩人心裡也起了憂愁思念,卻隻能“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莺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詩人韋應物遇上了寒食節,孤獨的他思鄉之情更甚,端着酒杯賞花時想起了杜陵家中的幾個弟弟。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于交分亦綢缪。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共同歡度的時光從羅隐記憶的深處流淌出來,可曾經相伴在曲江畔的友人已不在人世,這悲痛更與何人說?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宋亡以後,張炎飄泊淪落,流亡他鄉。遊春歸去的途中,他也随手折了一枝楊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駐之旅,哪會有自己的家門呢?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7

這些懷揣思鄉之情,卻無法踏上故土的詩人們,多想回鄉為祖先焚一縷青煙啊,奈何隻身在遠方。

離别家鄉歲月多,不知有多少個清明日,都沒有凝望過煙雨蒙蒙的故鄉,不知橋邊的溪水,是否還流水潺潺,不知墳茔旁的那棵老樹,是否吐納了新綠?

無論是細雨霏霏,還是豔陽高照,當如煙的往事撲入腦海,那纏繞在心頭的哀恸,相思的愁苦一時間是無法排遣的。

故人已逝,思念永存,這是清明的深遠内涵。然清明絕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節日,它從來不是平淡無奇的,不是讓人無動于衷的。

所以,人們選定在這一天追思先人,以一種樸素而虔誠的行為,去表達内心積存的思念。

聽風雨過清明路上行人欲斷魂(梨花風起正清明)8

04

清明思懷

清明是這樣一個節日,他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去細數生命中那些重要的離開的人,讓人們專門在這樣一個節日裡,遙寄相思。

當我們在這一天,靜靜細數來時路,會發現那些曾在我們生命中鮮活過的親人,依然鮮活;也發現有一些人需要終生銘記,有一些人一直活在心底。這份活着,和時間無關,也和空間無關。

清明節一邊将我們的思緒帶到過去,讓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回望歲月的蹤迹,感歎活着的美好。一邊又時刻警醒着我們:要記得從記憶中回歸現實,不忘來處,珍惜當下。

清明是血脈相承的延續,也是家族情懷的回歸。

這個清明節,誰是你最懷念的人?

作者:彎彎,願用厚重作紙,清淡作筆,書寫流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