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還沒起來,居然朦胧聽到了“布谷、布谷”的叫聲。現在才過三九吧,居然就有了布谷鳥的叫聲。然後一連三天,都在早上大概七點半左右聽到布谷鳥叫聲。未見得是同一隻鳥,但這意味着現下暖空氣回返,鳥兒是最敏感這一點的。布谷鳥叫的時候,往往還會伴随另外一種鳥叫,小時候老家人會俗稱它“别哥哥”,就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别哥哥正在遠處一聲聲地叫呢“别哥哥,哥”,“别哥哥,哥”。在上海的市區,不同于在老家的鄉村,因為城市建築的原因,氣溫要高一點,所以布谷鳥與“别哥哥”的早叫,也應該與這個有關。但不管怎麼樣,它們的聲響幾乎就是春天的預告,讓人心頭暖意濃濃。
還記得在巴西潘塔納爾盆地的牧場旅店,每天早上會被那麼多的鳥叫聲喚醒,這是在非洲、南美、南亞國家旅行的時候常有的感受。而在老家,大早會有特别多的麻雀鬧窗口,不同季節則可以聽到遠方的鳥叫,近春的時節大概最多聽到的就是布谷鳥與别哥哥的叫聲,到了仲春時節那鳥鳴就豐富了啦。去年在河南駐馬店經曆了一回大早被窗口的鳥群喚醒的奇特經曆。很多人知道人氣的重要,可是說到我們人與自然交感之處,似乎鳥氣也很重要呢。
已是臘月了,疫情防控的緣故公司的一些小夥伴已經在申請提前回家了。臘月的這個時節,老家人已經在忙着備辦年貨了。也是疫情的原因,很多春節期間預定的聚會也取消了。過往的這個時節,老爸老媽就在蒸年糕了,也是那些年三哥四哥還有大姐夫幫着老媽一起蒸碩大的海門年糕,漏夜熬糖稀做芝麻糖花生糖的場景再現的時候。大早起來,如果是老媽聽到鳥叫,往往能說出一個關于這類鳥叫與節氣關系的諺語來。老爸則喜歡早早騎上他的自行車去看個早市。那麼多年都習慣了聽着鳥叫和窗外爸媽親友的早起動靜,自己躲在暖暖的被窩裡懶起。
農家的孩子,就與一切野生和田園的事物很近很近,敏感鳥類的聲響、敏感水文魚蝦的習性、敏感植物分布的變化、敏感野生動物的蹤迹,在很大意義上是因為自己秉賦裡有野生的成分。所以呀,不管去了多麼遠的地方、住在多麼高的樓上、在怎麼樣的工作裡忙碌、在怎麼樣的人群裡穿行,對于來自野生和田園的信息總是特别敏感的。就像這新年最早的布谷鳥叫和别哥哥的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