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厭的勇氣讀後感悟?一口氣讀完《被讨厭的勇氣》這本書大名鼎鼎,從聽說到讀完,隔了好幾個秋天,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被讨厭的勇氣讀後感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一口氣讀完《被讨厭的勇氣》。
這本書大名鼎鼎,從聽說到讀完,隔了好幾個秋天。
有時候就會望而卻步,可能是覺得很重要,總想準備好再去碰觸,也有可能是對流行的偏見。
最後讓我決定翻開它的是書名,實在滿足了我八卦和身心靈愛好者的雙重屬性。
讀後感就四句話:
你是為自己活的,别人(任何人,包括親人、孩子)也不是為你活的;
真實地為自己活着,别騙自己,真心接納自己;
你的存在就是價值,别去尋求他人的認可。
上述三點不是能力問題,隻需要一點勇氣。
下面po點書上的觀點,沒解讀能力,單純列出來: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也是使用心理學。不要關注給予的,關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給予的是不能選擇和改變的,而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是自己能夠改變的。
— 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擁有被讨厭的勇氣;有人讨厭你,說明你自由地活着。
— 課題分離:不要幹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别人幹涉你的課題。判斷是誰的課題,就看看失敗的後果誰承擔。(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幹涉孩子的課題,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的課題是随時給予幫助。)
— 共同體感(類似歸屬感)是獲得幸福的重要目标,但共同體有很多形式,公司是一個共同體,家庭是,社會是,宇宙是,“我”的天地是廣闊的,不要隻看到公司。
— 建立橫向關系,人不同但平等;不建立縱向關系,不要有上位者或者下位者的不平等,包括親子關系,不要批評,也不要表揚,因為表揚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行為,橫向關系中是“鼓勵”(作者叨叨:這個很有意思,不大會操作)。
— 人生不是一條線,是連續的刹那,所以不停地完結着,20歲和90歲的人生都是完結的人生。把人生的光聚焦在當下,像舞台表演,你看不見過去和未來,隻要跳好當下的舞。(作者叨叨:過程即人生,不必到達理想高度才算活過。)
— 存在即是價值,不要用行為價值(工作或做家務)去判斷,比如生病卧床的親人,退休後的你,就沒有價值了嗎?
寫在最後:還是要說,讀書這回事兒非常個人,讀書之于我,就是讓我看到其他人在想什麼,怎麼看待世界;别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兒,我覺得有意思,就用平台分享出來。僅此而已。
蒼小樹
2022.8.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