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10:17:59

意識的秘密

第一篇 摸索篇

第四章 相鄰的兩字

(一)結構的癡迷

長期以來,我一直癡迷于大腦内部的“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基于我的“霓虹燈字牌”或者說“物質反應”猜想,我常常沉醉于這個結構與我的感覺和思維之間的關系,對此我有着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胡猜瞎想。我相信我的這些胡猜瞎想絕對是前無古人的,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據說有人做了一個實驗,頭上戴一個攝像頭出去跑步,他在一路上用眼睛所看見的一切都是穩定的和清晰的,但他的攝像頭所錄下的影像卻搖晃的和模糊的,與他的眼睛所看到的狀況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我想了很久。我猜想記憶很可能是固定聯結的神經網絡結構,肯定是在這個“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之中,大腦之所以能夠感知和識别外界的場景是因為大腦内部的記憶結構。基于我的這些猜想,我認為大腦成像實際上應該是“結構成像”或者說“記憶結構成像”,由于大腦内部的記憶結構是相對固定的,即“穩定的”,所以我們大腦被神經動質反應激活出來的視覺印象就是“清晰的”。我不知道你怎麼才能理解,這需要超凡的想象力,也隻能依靠想象,一切隻能是在想象中,我無法通過任何方式的論證來向你證明這一點。

對于攝像成像我是這樣猜的,以光的速度,無論快門有多快,攝像成像中每幀膠卷底片上所接收到的光點可能是成萬上億個,膠卷底片上的任何一個像點可能都是由成萬上億個光點累積反應的結果,因而隻要鏡頭或膠卷底片稍微晃動,将緻使這原本在膠卷底片上隻能形成一個像點的成萬上億個光點散落在膠卷底片上,從而緻使圖像模糊。這也許根本算不上什麼猜想,可能光學成像原理就是這麼闡述的,但是我懶得去看。

我一直覺得人類之所以看見,主要不是因為眼睛,而是因為大腦,更準确地說是因為大腦内部的記憶結構,沒有相關的視覺記憶結構,就算眼睛功能沒有任何問題,你可能仍然看不見。人類夢中所見,與眼睛就沒有任何關系,隻是因為大腦内部的記憶結構被反應激活了而已。

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癡迷于大腦的記憶結構,崩出過非常多的胡猜亂想。雖然我很習慣孤獨,但是也并不是完全地喜歡孤獨,因為胡猜瞎想帶給我所有的快樂與痛苦都隻能自己一個人獨自默默地消受,根本沒有辦法與任何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我知道沒有人會理解我,我也不可能從别人那裡得到哪怕一丁點的幫助。坦率地說,這曾經的确讓我有些苦惱,但我隻能獨自承受這種苦惱,我知道這個世界不會有人能夠理解我的這種苦惱。

雖然我不能說自己不在乎,也不能說自己很在乎,但是我還是弱弱地希望有一天世人能夠理解我的這一切胡猜瞎想,否則我真的就白想了。

(二)兩字實驗

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或者說胡猜瞎想了很久很久,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我想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那麼我們定住眼睛應該最多隻能看清相鄰的兩個字。于是定住眼睛試了試,居然我又猜對了!

例如當我們看“相鄰的兩字”這五個字時,初一看我們感覺自己可以看清這五個字,但是當我們把眼睛定住盯在“相鄰”這兩個字上,不要左右晃動,維持三秒鐘以上,我們就會發現旁邊“的兩字”這三個字是模糊的,是看不清楚的;當我們把眼睛從“相鄰”這兩個字向右移動一個字,到“”字上,再維持三秒鐘,我們就會發現最多隻可以看清“鄰的”兩個字,而先前清晰的“”字則變得模糊了。無論看什麼文字,我們應該都會發現在眼睛定住不動的情況下最多隻能看清相鄰的兩個字,我稱這個大腦實驗為“兩字實驗”。

這個實驗非常重要,是我這一生第三個得意之作。用“霓虹燈字牌”解釋夢的機制讓我開始相信“意識是物質反應”的胡猜瞎想,用“霓虹燈字箱”解釋大腦的理解機制讓我更加堅信我的胡猜瞎想,而這個“兩字實驗”讓我最終驗證了我的胡猜瞎想,标志着我摸索階段的結束,也是我敢于寫這本書聲稱自己已破解意識秘密的底氣。

我認為大腦是一個通過神經突觸聯結在一起的千通萬達的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多層反應”也好,“合成反應”也好,其基礎結構一定是神經突觸的“聯結”,我猜大腦意識的一切結果都是以“聯結”為基礎的,歸根結底一定都是“聯結反應”,于是就有了這個兩字實驗的奇想。

于我而言,這個兩字實驗不僅是破解意識秘密的門檻,而且還蘊含了意識和生命的起源,是很多科幻級問題的最終答案;但是對世人而言,一定是茫然不知所雲。對此,我非常理解,而我之所以選擇兩字實驗來作為我闡述的基礎,隻是因為這是僅有不多的你可以通過眼睛去感知的實驗。要是你感知不到,那你就不要往下看了,看了也是白看。

“兩字實驗”與字數一點關系都沒有,事實上當你看一個字中的筆劃時,你最多也隻能看相鄰的兩條筆劃。例如“三”字,若是定住眼睛隻看上面一橫,你應該可以看清這一橫,下面的兩橫應該是模糊的;若是定住眼睛看上面兩橫時,你應該也可以看清這兩橫,最下面的一橫應該是模糊的;同樣,若是定住眼睛看下面兩橫時,你應該也是隻能看清這兩橫,最上面的一橫應該也是模糊的。

看任何字中的筆劃,事實上我們也隻能看清其中相鄰的兩條筆劃。當然,這是個非常困難的大腦實驗,不過,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曆和體驗,那就是當你仔細看某一個字,時間一久你會突然發現你似乎不認識眼前這個字了,例如這個“我”字,初看時你當然覺得這個字非常熟悉,可是時間一久你會覺得“我”好象并不是“我”,你會感覺這個字相當陌生。這是因為你的大腦在對這個字的局部筆劃作出反應,時間一長大腦對這些筆劃的局部反應幹擾或掩蓋了大腦對這個字的整體反應。

其實大腦的運行機制在我看來一點都不複雜,隻是世人想得太亂太雜,沒有辦法象我這樣心甘情願靜靜地做一隻坐井觀天的井蛙。世人以為自己是站在井口外觀察世界,而我知道其實我都是坐在井底觀察世界,觀察的原點和角度不同,以緻于非常難以溝通,現在我也隻能盡力而為。

(三)兩像聯結

對這個兩字實驗所包括的大腦基礎機制,我原先稱之為“兩像聯結”。我猜想的“兩像聯結”是意識模型的運行單元,但我們根本就看不見,也感知不到,以至于解釋起來非常痛苦。

這個“像”可以是一個點、一條線、一個字、一種圖形、一種顔色,也可以一個音、一個調,還可以是一種氣味、一種舌味、一種觸覺等等,但是任何一個“像”又都可以再被分為兩個“像”。我們感知任何一個點的神經元可能都會有幾百個,因此,當你去觀察一個點時,這個點可以被分為“上像”和“下像”,或者“左像”與“右像”等等。同時,由衆多點組成的一條線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像”,也可以被分為兩個“像”,還可以成為另一個“像”的組成部分。這就使得解釋和理解變得異常地困難,因為我在解釋的這個“像”可能被你分成了另兩個小“像”,又可能被你合并進了另一個大“像”,根本已經不是我在解釋的這個“像”。

你大約可以這樣理解,在感知的單元過程中,你最多隻能感知相鄰的“兩像”,要麼都是兩個字,要麼都是兩條線,要麼都是兩種色。我知道這個“兩像”太難理解了,于我而言它是一切意識反應的單元,就是“大道至簡”中的“至簡”,我一直堅信“唯其至簡,方能至繁”。

圖A-04-01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意識的秘密第一篇)1

看左圖時,圖中A格和B格顔色的深淺明顯是不一樣,A格是深色,B格是淺色,一目了然,非常清楚,不存在任何模糊的空間。然而,看右圖時,我們發現A格與B格的顔色深淺明明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差别,可是我們在看左圖時根本就無法察覺。

我猜我知道這是為什麼,但解釋它卻無比困難,因為我沒有任何證據,而你又根本想象不了。

你大約可以這樣理解,大腦意識的基礎機制是“兩像聯結”,或者說“相鄰兩像”,由于A格和B格之間存在着其它方格,将A格和B格分隔開來,使得A格和B格并不相鄰,所以大腦的基礎單元無法直接對比A格和B格的顔色;我們大腦對A格和B格的顔色對比是通過多個基礎單元“疊加合成”的結果。

語言隻是語義的标簽,如果你有這個“疊加合成”的語義,你自然會理解我說的“疊加合成”是什麼意思,或者說是什麼語義;但是當你大腦中并沒有“疊加合成”的語義結構,無論我如何解釋這個“疊加合成”,你都不可能理解我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

我并不奢望你能馬上理解這個“疊加合成”,因為其實我這也隻是剛剛開始,後面還長着呢。我隻是希望你能不能對你原有的觀念有點懷疑,你的思維可能真的隻是反應而已,并且其實你的思維單元處理不了很多場景,可能隻能處理“兩像”。

我隻希望你有一點點的懷疑即可,也許這會成為你認識和理解意識秘密的基礎。

(四)局部疊加

我知道這個“兩像”挺難理解的,你也可以把這“兩像”視作一個“局部”,那麼我們感知的基本單元大約可以視為“局部感知”,我們思維的基本單元也可以大約稱為“局部思索”。

所有的感知和思索的單元都是“局部”的,我們對整體的感知和思索其實都是“局部疊加”的,但是由于這就是我們感知和思索的本身,所以我們很難發現這個“局部”單元。

圖A-04-02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意識的秘密第一篇)2

圖A-04-03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意識的秘密第一篇)3

不過,也有一些所謂的視錯覺圖片能夠印證我的猜想。世人一直認為這些視錯覺圖片不是眼睛欺騙了大腦,就是大腦欺騙了眼睛,但實際上誰也沒有欺騙誰,這就是我們的感知和思維本身,它們明确地向世人表明了大腦的機制單元,隻是世人還沒有發現而已。

例如上面的兩張圖是同一張圖片,隻是位置颠倒了,但很顯然我們的感知是天差地别,上圖會讓人覺得“美麗”,而下圖會讓人覺得“猙獰”,這是為什麼呢?

基于我這個“局部疊加”的猜想,這種現象很好理解,簡單說就是我們大腦對這張臉的整體感知是“局部疊加”的結果。大腦感知的基本單元都是“局部”,例如眼睛、嘴巴、鼻子、眉毛等都可以是局部,大腦對這張臉的整體感知是這些局部“疊加合成”的結果。

看上圖時,這些眼睛、嘴巴、鼻子、眉毛等局部都是“美麗”的,因而大腦對這張臉的整體感知結果就是“美麗”的;看下圖時,這些眼睛、嘴巴、鼻子、眉毛等局部,尤其是眼睛和嘴巴,看起來是“猙獰”的,因而大腦對這張臉的整體感知結果就是“猙獰”的。簡單地說就是,局部感知決定了整體感知。

然而,我之所以不願意寫這本書的原因在于,其實無論我怎麼寫都是錯的;或者說,我現在所說的一切都隻是過河的橋和上樓的梯,如果你過了河、上了樓,你得記得拆了橋、抽了梯,否則你就會陷入到自我的牢籠。你得明白,這個牢籠除了你自己沒人能救得了你。

這個“局部”是相對的,是動态的,一個“局部”常常會為被分化為兩個“局部”,這個分化後的“局部”又常常可以再被分化;同理,一個“局部”也常常會被合并進另一個更大的“局部”,這個合并後的“局部”還可以再被合并。這種“局部”的分化合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但解釋它會讓我吐血。不是我不能解釋,而是我不知道解釋到什麼程度你才能理解得了。

圖A-04-04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意識的秘密第一篇)4

圖A-04-05

同步解析2單元知識盤點(意識的秘密第一篇)5

上圖實際上都是正方形,但是我們反應不出正方形的視覺印象;下圖實際上都是圓形,但是我們也同樣反應不出圓形的視覺印象。這是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局部感知決定整體感知。

上圖中實際上有七個正方形,中間是一個白色的小正方形,但其餘六個正方形中由于沒有任何一個局部可以成為正方形的局部,所以我們視覺印象的整體感知就沒有辦法“局部疊加”地反應出正方形的印象來。你對“整個感知”的印象是存在的,但你得明白對整體的感知是局部疊加的結果,并不存在一個所謂的“整體感知”,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下圖也是同樣的道理,由于六個圓形中也是由于沒有任何一個局部可以成為圓形的局部,所以我們視覺印象的整體感知也一樣沒有辦法“局部疊加”地反應出圓形的印象來。假如這些局部存在一個可以成為圓形的局部,那麼你的大腦還是可以反應出圓形印象的,并且這個圓形印象和非圓形印象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當然,這需要你有超凡的想象力。

我沒有辦法向你證明大腦的運行機制是“兩像聯結”或者“局部疊加”,我隻能提請你懷疑一下你的意識或思維,想想你的意識或思維的整體印象有沒有可能其實隻是局部印象的“疊加合成”,你現在的很多意識或思維有沒有可能由于了忽視這個局部印象的存在而出現錯誤?

(五)聯結反應

我現在寫的這本《意識的秘密》已經是第二版了,第一版是以“錯覺”為主軸,而這第二版是以“反應”為主軸,因為我想建立一個以“反應”為基礎的觀念體系。

在我的體系中,意識也好,思維也好,感知也好,情緒也好,大腦中所有的主觀印象都是神經反應,人類所有的觀念都是以神經反應為基礎,是語言化的神經反應。你可以把這個觀念當作是對意識的宏觀認識。

那麼從微觀上來認識意識該怎麼着手?在我的胡猜瞎想中,大腦是一個通過神經突觸聯結在一起的千通萬達的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大腦大約有近千億的神經元細胞,通過近百萬億的神經突觸聯結在一起,這是我對大腦物質結構的基礎猜想。好象這也不算是什麼猜想,大腦确實是通過神經突觸将神經元細胞聯結在一起,這應該是事實吧。

我猜聯結應該是大腦結構的基礎,于是就有了兩字實驗的奇想,結果被我蒙對了!我以前把這個兩字實驗的機制原理稱為“兩像聯結”,但現在感覺用“聯結反應”可能讓世人更容易理解一些。

我的這個《摸索篇》的重點不在于解釋各種各樣的意識反應,而是在構建我的觀念體系基礎,我的困難在于這些觀念體系基礎無法通過感官直接感知,從而難以讓世人認識和理解。

《井蛙的猜想》主要是确立“完全主觀認識”的思考方向或者說探索方向。雖然當今主流觀念是不是“完全客觀認識”不好下定論,但是至少“存在客觀認識”的觀念是明确的,而我則是完全否定“客觀認識”,認為“認識完全是主觀的”,不存在所謂的“客觀認識”。可以這麼說,在認識的基礎方向上我與世人存在着根本的差異,這意味着我與世人對認識的認識很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認識。

《霓虹燈字牌》主要是提出“意識是物質反應”的宏觀猜想,“意識是神經動質反應激活神經結構”,“結構反應”和“動質反應”是解釋意識反應的兩個角度。

《霓虹燈字箱》主要是提出大腦是一個“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的宏觀的物質結構猜想,是從“結構反應”的角度來構建體系基礎,“多層反應”和“合成反應”,也可以說是“多層合成反應”,是想構建大腦結構與主觀印象之間的基礎聯系。

《相鄰的兩字》主要是提出“聯結是大腦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的基礎”,可以視為是關于大腦結構的微觀物質結構猜想,也是從“結構反應”的角度來構建體系基礎,“聯結反應”是大腦神經反應的基礎單元,大腦裡的一切意識反應都是由這個“聯結反應”合成而成。我堅信“唯其至簡,方能至繁”!

建立一個觀念體系是非常艱難的,尤其是當隻有我一個人在做的時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人類的大腦是一個通過神經突觸聯結在一起的千通萬達的多層立體神經網絡結構,人為地區分絕對不會取得一緻意見,但我也沒有别的辦法,隻能先建立一個,然後寄希望世人不要自陷其中,要記得拆橋和抽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