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道酬勤辛勤耕耘

天道酬勤辛勤耕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6:18:47

天道酬勤辛勤耕耘?人的一生,必須要勤懇因為,勤懇是做人的根本,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天道酬勤辛勤耕耘?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天道酬勤辛勤耕耘(辛勤耕耘方有收獲)1

天道酬勤辛勤耕耘

人的一生,必須要勤懇。因為,勤懇是做人的根本。

《書/君牙》中說:“業廣惟勤”。張衡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富蘭克林說:“不勞苦,無所得。”韓愈說:“業精于勤,荒于嬉。”《文中子/述史》中說:“天下未有不勞而成者也。”

是的,勤苦勤奮是做人的本分。勤能補拙,天才在于勤奮。隻有刻苦勤奮的人,才會有收獲。

人的一生中,凡生活都要勤奮。農民種田,需要勤奮。如不勤奮就種不出莊稼,打不出糧食;工人做工需要勤奮,如不勤奮,就生産不出好的産品;學生需要勤奮,如不勤奮就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作家需要勤奮,如不勤奮,就創作不出優秀的作品。總之,各行各業的人,不論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工作的人,都需要勤奮。不勤奮就不會有什麼業績,有什麼創造。人類不勤奮,曆史就不會發展,社會就不會進歩,民族就不會振興,國家就不會富強。要懂得,勤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奮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色和使命。

實踐告訴我們,隻有勤奮勞作、辛勤耕耘的人,才會獲得豐碩的成果,才會取得成功和業績。因此,我始終把“勤”字默默牢記在心,認真踐行,從不敢懈怠和疏忽。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懈怠就會成懶。習閑成懶,習懶成病,這是規律。所以,懈怠和懶惰是人生的大敵。

于是,我便辛勤地去耕耘,去揮灑汗水和心血,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奮鬥不止,拚搏開拓。我要用勤奮去豐富我的人生。

于是,我開始了我寫作的漫長之路。它是艱苦的長途跋涉,也是人生意志的磨砺與考量。

我記住了貝多芬的一句名言。他說:“沒有一天不動筆。”我也記住了契柯夫的話:“請您盡量多寫,請您寫,寫,寫。”“我們大家都應該寫,寫,寫,寫的盡量多。”這些名言,我不但牢記在心,而且踐行始終。幾十年如一日,沒有間斷,沒有停止,沒有偷懶,沒有應付,沒有更改初衷,沒有敷衍了事。總是孜孜不倦,一絲不苟,仔細認真。我始終堅持每天要動筆,寫,寫,寫。哪怕是困難重重;哪怕是被人誤解;哪怕是冷嘲熱諷;哪怕是碎語閑言。我堅定不移,不屑一顧。真可謂:“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我也許悟到了“唯有創造才是歡樂”的真味。我要用我手中的筆和我的一腔熱血去傳揚真理,去播撒文明,去讴歌那新的時代,讴歌那人生的真、善、美。

寫作,需要時間。難怪唐代詩人賈島吟出“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絞了三年的腦汁,才作成二句詩。說明了詩人苦吟作詩之辛苦,也是在說佳詩妙句得來之不易。詩人把全部生命都投注進詩的世界裡。沒有時間去構思,去寫作,去推敲,去潤色,好的詩句是得不來的。

由此可以想象,在職工作之時,利用業餘時間寫作,那就更實屬不易之事了。隻有去找時間,去擠時間。無奈之中,隻有犧牲休息時間利用夜晚拼消耗,去創作,去抒發自己的情志與心聲。

如此,我便養成了夜間寫作的習慣。這雖是愛好,但更多的原因,夜間屬于八小時之外。業餘作者,隻能靠業餘的時間去寫作,否則就是“不務正業”。

夜間寫作是一件很美的事情。美就美在為培養勤奮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美就美在它遠離了嘈雜與喧嚣;美就美在它沒有了公務纏身和人事的幹擾;美就美在那夜幕籠罩下的靜谧世界,似乎進入到了虛無和世外桃源。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書桌旁,埋頭于青燈下,書堆中。任憑你海闊天空的無盡遐想,任憑你絞盡腦汁的萬般思索,任憑你傾情于每一個漢字,與其對視、對話、交流,用一種心靈的默契,将它們反反複複地進行新的排列組合,然後組成一句句精妙意深的句子,創作出一篇篇新的文章。

我沉浸在狂熱的創作之中,思緒如波濤激流在那筆端噴湧。有時驚濤拍岸,浪花翻卷;有時急流直下,一瀉千裡;有時緩緩慢慢,溫和柔順;有時含情脈脈,纏纏綿綿;有時九曲回腸,彎彎轉轉;有時如脫缰野馬,馳騁千裡……那筆在我手中飛馳疾走。我的心靈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燒,有一股正氣在升騰。我将我的心血全部凝聚在那筆尖之上,寫,寫,寫。把那一行行漢字寫滿那一頁頁稿紙。

有時,我伫立在窗前,望着那黑黝黝的夜色,遠處一片黑暗。四處是那樣的寂靜,幾乎能夠聽出自己的心跳。人們早已進入夢鄉,隻有自己房間的燈光還亮着。時鐘告知我已是深夜,但我卻絲毫沒有倦意。于是又回到那三尺書桌前,繼續奮筆疾書。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智力與聰慧,全部耗磨熔煉到寫作之中。

就是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始終如一。奮筆書寫着大千世界、社會人生、人間百味、世間萬象,以及曆史上的奇聞轶事,和當今天地之變化。

寫作,使我不知皺紋已爬滿了額頭,不知黑發已變成了灰白,眼睛逐日昏花,腰背也日漸彎曲。昔日的帥氣早已蕩然無存,唯有的是老态龍鐘。盡管如此,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懊喪過,失落過。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這條人生道路,為什麼要後悔,要懊喪,要失落呢?所以,我總是信心百倍的“每天要動筆”,堅持“寫,寫,寫。”

時間,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才有“時間就是生命”之說。然而,許多人卻不加珍惜,任憑時間從身邊溜走。記得朱自清在其散文《匆匆》中這樣說:“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而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裡閃過了。”時間就是這樣,它如急流電,瞬間即逝,永不再來。今日過去,就再也沒有了今日。有人或說,還有明日。然而,明日又有多少呢?

如此寶貴之時間,對于業餘寫作的我來說,那就更加十分珍貴了。寫作需要時間,需要比常人所需要更多的時間。因為,寫作需要讀書,需要搜集查找所需要的資料,需要調查研究,需要構思,需要編寫出提綱,需要把所有資料篩選、整理、分類。然後将一篇篇文章逐字逐句寫出。還要字斟句酌,反複推敲,修改,加工,潤色等等。有些資料還要反複分析、考證。這些必不可少的程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草率從事。都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保障。

那麼,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擠”。把擠出的時間抓住不放,充分利用,不能丢掉分分秒秒。絕不能讓時間不經意地從手中無為的溜走。做到這一點,就在于一個“勤”字。隻有勤于思考,勤于動筆,時間就會充裕起來。這便是我的“秘訣”。

擠時間,關鍵在于一個“勤”字。一般情況下,要想擠出大塊時間去寫作,尤其在沒退休之前,是很難做到的事情。隻有在那些零星小塊時間上下功夫,積少成多,不斷累積和疊加,這就尤其需要勤苦。稍一放松,有些可用時間就會無為的浪費掉。時間稍縱即逝,無法追回,實在可惜。常言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确如此。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用金錢難以買到的。如不倍加珍惜,隻能追悔莫及。

對于八小時外的業餘時間,要抓緊,抓住,抓牢。把那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這就需要勇于吃苦,樂于吃苦,舍得吃苦。盡量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應酬和一些社交娛樂活動。更不能去上酒吧,泡舞廳,打撲克,下象棋,搓麻将,串門啦呱閑扯淡。

寫作的關鍵在于勤動筆,這與抓緊時間是一緻的。平時,我總愛攜帶筆和本,這已成了習慣。隨時随地将自己偶發感想,或是觸景生情所冒出來的一些片斷随時記下。不管是否通暢,是否合乎章法和邏輯,經得起推敲,是否精煉得當,都要記下。

對于這些突發奇想,往往毫無自信,又不能阻止,隻能任其流瀉。但是,過後一看,反而覺得倒也十分精彩。這,似乎就是所謂的靈感。這些東西的随時積累,十分有助于文章的寫成。

有時坐下寫作時,需要思索一番,即為等待。此時那種突發奇想,往往在不太經意之中多次出現。這些寫出的段落與平時寫出的東西相比要好得多。

對于這種情形,人們稱之為“靈感”,也隻能這樣定義。靈感是生命的突然噴發,是一種心靈感悟的升騰,是思想精華的凝煉。生命大于理智,因此在噴發的那一時機,理智已退避三舍。

靈感是頑強勞動獲得的獎賞,是在勞動中所産生的。在創作的時刻,它完全沉潛到自己思想的湧泉裡去,什麼東西都不能抑制它,擾亂它。它是一種心靈的火焰。隻要勤于勞動,勤于思考,它就會突然迸發出來。

寫作的方法和習慣各有異同。許多人的靈感總是産生在寫作的起點上,我也有時如此。但有時或許是走在路上,或是坐在車上,或是在工作的間隙中,或是等待睡夢來臨時。突然靈感來訪,有了一個精妙的構思。此時便迅速将它記下。但更多的是,靈感産生于寫作的過程中。開始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則不是靈感的引發,而多是理智的推動。

其實,理智是靈感産生的基礎,它早已為靈感的噴發鋪平了道路。理智的選擇首先考慮到了自己所寫這篇文章的可能性,對于我的人格結構、生命方式、知識儲備,以及情感流向,理智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它把這一切都在某項寫作計劃的決斷之中得以體現。這就為我的生命和文章的親切遇合打開了一條通道。隻要沿着這條通道走下去,就會達到兩情相悅的成功結局。

我的靈感,沒有波瀾壯闊,都是一些零星的小小火花。盡管如此,它都使我懂得時間的重要,促使我勤于思考和動筆。因為靈感不會憑空而産生,它是在思考與創作勞動中孕育而出的。如果沒有對于某篇文章的構思和準備,那麼圍繞文章主題的思想火花,說什麼也不會無緣無故迸發出來的。因為,勤于思考,勤于創作,都是勞動。它會有助于靈感的産生與噴發。

所以說:“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

我牢牢記住了這些至理名言,用加倍的勤苦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知道,唯如此,才能獲得成功。

鑒于此,我矢去不渝,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分秒必争,堅韌不拔。在拼搏中求進取,在開拓中求發展,在磨砺中強意志,在耕耘中得收獲。在那漫長的日日夜夜中,用辛勤的汗水與心血,赢得了成功與喜悅。創作出了十一部專著,計三百六十多萬字。多獲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項。

當我那一部部作品付梓問世,擺上書架,尤其當得到讀者喜愛與贊譽之時,我陶醉了。這種陶醉,才是人生最為幸福的事情。

如今,我已年過古稀,但仍壯心不已,筆耕不止。仍然保持着那種奮鬥拼搏精神,保持着那種幹勁,仍然用勤奮寫作充盈我人生的時光。

有時,也會想起蘇轼的兩句詩,嘲解自己的寫作生活。詩曰:

“書生事業真堪笑,

忍凍孤吟筆退尖。”

此詩道出了讀書人寫作的辛酸與心境,忍凍孤吟,能得到什麼呢?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蘇轼的心境倒是有點過于哀傷。然而,我卻不然。忍凍孤吟,磨退筆尖,獲得的不僅僅是成果的豐碩,更重要的則是心靈的充實,精神的富有,人生的愉悅。尤其是為傳承豐富繁榮民族文化添磚加瓦,這是人生的最大意義。

盡管有些苦澀、辛酸,忍凍孤吟,但卻充實,年華沒有虛度空擲。因此,我便把那寫作作為終生的“任務”。這是寫作人所擔當的責任,一種神聖而崇高的責任。

(改寫于2022年5月8日下午)

作者簡介:尹秀民,山東廣饒人。退休公務員。副編審職稱,中國人才研究會會員。原主要研究人才使用管理理論,後習作散文、随筆、雜感等。出版十一部專著,發表論文多篇,計四百餘萬字。多獲省、市獎項。

壹點号博山區作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