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人員應該具備的個人品質和基本技能》
攝影/文字編纂 陽光腳步
一、為什麼玩戶外?
在走向戶外前,希望每一個人都要想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玩戶外?個人以為,玩戶外為的是健康與快樂,追求的是心靈的放松及與大自然的和諧,而絕不是為了做英雄玩征服(隻有精神病院的資深病人才會認為自己可以征服大自然),這一點我希望大家可以接受。
基于這種觀念,我主張玩戶外時要量力而行、度勢而為,絕沒有必要去冒不應冒的險。從來沒有哪個發生了意外或者冒然涉險的戶外人會被視為英雄,也沒有哪個懂得放棄的戶外人被視為懦夫。雖然玩戶外沒有絕對安全的,但應該盡自己所能,把可以預見的危險壓到最低。
試想,如果失去了生命和健康,玩戶外還有意義嗎?如果把冒險看成戶外精神,時刻抱着要做戶外英雄的心态玩戶外的人,我會建議他還是遠離戶外吧。玩戶外不是玩命,安全永遠是第一位——這就是戶外人首先要有的概念。
二、參加活動前個人評估
不是所有的活動都适合所有的人,這點估計沒有人會反對。所以在參加一個活動之前,參加者個人要自我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認真看看組織者的活動說明,了解該次活動的難度級别以及裝備要求,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參加,這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量力而行”是戶外的原則之一。
三、參加活動時的個人品質
1、紀律性:
沒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用在戶外也是适用的。走出戶外,一般都是有一個團隊的,是團隊就有規矩,就有紀律,因此是否有紀律性,是戶外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試想,一到戶外,就是一個整體,容不得任何人象掉繩的猴子一樣胡來,這樣做的人,隻可能給團隊帶來麻煩,甚至把團隊帶進危險之中,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團隊願意帶這樣的人。
2、團隊協作精神:
在戶外面對大自然,人都是渺小的,因而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共渡困難就顯得尤其重要,而這也恰恰是戶外活動吸引人的地方。
3、環保意識:
所有的戶外人都是酷愛大自然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可以與大自然形成和諧的關系。而說到環保意識,不僅僅是不亂扔垃圾,還包括注意保護生态,例如不要随意采摘砍伐,不要傷害山中的動物(要知道,我們走的很多地方,都屬于保護區,我們不能做破壞生态平衡的事)。
四、個人戶外技能
1、體能控制技能:
切勿一開始就猛沖猛跑,所有人在運動中都需要一個适應過程,所以切忌一開始猛沖猛跑,而應該在開始之初,以緩行方式行進,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體能,緩走半小時後,身體對運動量有了一個适應過程并做好了機能調整,才可以加速行進。
2、行進節奏控制技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進速率節奏,因此在山道行進時,不要一味跟着前面的人節奏走,這樣很容易被拖跨,一定要按自己的節奏走,如果自己走得太慢離隊太遠時,可以呼叫大隊稍等。
3、地形觀察技能:
在行進過程中,不要一味埋頭狂走,要觀察周邊的景色,以便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這點很有必要,萬一自己和隊友走散了,可以清楚報出自己的方位。
4、補水技能:
一般要求,在行進中,每隔十五到二十分鐘,就要給自己補充水份,不要等自己已經明顯感到口渴時再補,因為當一個人明顯感受口渴時,已經不再是口渴,而是身體已經出現輕微脫水,這時再補水隻會越補越渴;另外在适時補水時也有技巧可講,就是以兩小口為限,每喝一口水不要馬上咽下,而應該在口中含一會再咽,這樣可以讓水被身體吸收得更充分。
5、林地行進技能:
在山上,最常見的植物其實是灌木,在灌木叢中走,要注意高擡貴腳,防止被絆倒;雙臂高擡虛掩在與眼睛等高位置,防止被前方的樹枝挂傷臉部特别是眼睛;眼睛應該多留意自己身邊一步範圍以内,防止踩到蛇或者山裡人設置的捕獸陷阱。
6、上陡坡技能:
重心前傾,盡可能借助身邊的樹木和植被,注意你上方或腳下有無松動的石塊,如果發現有這樣的石塊,應該馬上發出警報,不要因石塊被踩下來砸傷自己或下方的隊友。
7、下陡坡技能:
下陡坡時,應注意重心靠後,側身而行,充分利用身邊的樹木和植被做保護,必要時來個“屁股着地”,以臀部做支撐點,向下挪行(這在戶外是很正常的,沒人會笑你)。
8、石灘技能:
在溪谷中,最常見的路就是石灘。在石灘上走,蹦石頭是不可避免的,而蹦石頭,我個人會選擇高度相近的石頭來蹦,并講究“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即在邁出第一步時,我會看着第二塊石頭的位置和狀态,并考慮第二塊石頭之後,我要蹦的第三塊石的位置。
另外要注意腳下的石頭會不會松動,以及石頭上有沒有水迹和苔藓,以防發生意外;如果遇上比較高的岩石,切忌從高處跳下,而應該采取坐姿下滑的方式行進(說真的,從貼子上看到某個團隊上傳的在高岩上“大鳥展翅”般跳下的照片,除了搖頭說一聲幼稚,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9、涉水技能:
在溪谷中,少不了要涉水。涉水時的動作要領是“低重心、展雙臂、貼花腳”,“低重心”為了站得更穩,“展雙臂”為的是平衡,“貼花腳”就是要求腳要貼着水底以碎步行進,為的是更清楚了解水底的狀況。
10、攀崖技能:
如果面對比較高而且又濕滑的崖壁,在沒有輔助工具的情況下,我一定會選擇高繞。但如果崖壁不濕滑,又有明顯的岩縫,還是會選擇攀上去。但上崖時,要注意“穩三點動一點”,即在四肢都可以穩住的時候,才能挪動其中的一個點,同時身體盡可能貼近崖壁;手部的動作很重要,要盡量摳緊岩點或岩縫,或抓緊崖上的植物根系,但要記住,在沒有确信岩點或植物根系牢靠得足以承受你的體重之前,不要把體重全部放在這個點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