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飯“餓治百病”,“不吃晚飯有利長壽”,“過午不食”等,這應該是我們聽得最多的不吃晚飯“利好”的說法。然而這些說法總是會被很多人拿出來說事,這晚飯是吃還是不吃呢?
事實上,“餓治百病”并非是不讓你吃晚飯,而是吃飯别吃得太飽,讓自己的肚子适當地餓一餓,再食用下一餐時能有一種“饑餓”感, 如果是看到下一餐不餓,沒有食欲,這說明你上頓飯一定是吃得太飽。
另一點來看。食物進入胃裡消化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假設中午十二點至一點吃完中午飯,到了下午五六點你胃裡的食物就已經排空,這個時候不進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七八點吃早飯,而在這 十二三 個小時,你的胃裡一直是空的,這樣的話,胃就會分泌過多的胃酸,也就是說即便你不吃飯食,到了一定的時間,胃也會工作(運動),這樣時間久了,對胃的損傷是很大的。
再說了,我們一天吃三頓飯, 首先是根據胃的生理特性來制定的,吃飯主要是為了給身體提供一定的能量以及營養供給,如果不吃晚飯,三頓飯的能量和營養供給就需要通過兩頓飯來完成,這樣勢必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吃的會很撐,二營養素的攝入可能會攝入不足。很明顯的道理同樣食物的能量和各營養素的攝入你是通過三餐來吃完胃裡舒服,還是通過兩餐來吃完胃裡舒服。(包括對胃的負擔)。
而“過午不食”,最早來源于佛家戒律,一是為了不增加供養者的負擔,另外一點是有利于僧人的修行。而不是對于正常人而言的。而且我們也看到有新聞報道,年輕人5年不吃晚飯,胃裡長出了兩個巨大的潰瘍的案例發生。
至于不吃晚飯有利于 長壽,更是沒有科學依據 。有研究證明, 限制飲食可以延長實驗動物的壽命,這其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實驗動物,而并非人體,另一個是限制飲食,而并非不吃晚飯,兩者不是一個概念,限制飲食可以是從全天三餐中限制一定量的能量攝入,而不吃晚飯專指從不吃晚飯而減少一定的能量。也就是說,人不能每頓飯都吃“撐”如果能減少20%-30%的能量,這樣可以有利于長壽。
正如:美國的一項研究,老鼠每天減少30%的食量,能延長30%的壽命;澳大利亞專家也有研究顯示:如果人類保持兩分饑餓,壽命增長20%-30%。這裡面的兩分饑餓,就是我們所說的吃飯吃到七八分飽的好處。
因此,以上有關不吃晚飯的說法都是不成立的 。要麼是混淆概念、理解不清,要麼就是被長期“豐盛”晚餐的吃法所産生的“恐懼” 心理。
那老人不吃晚飯好不好呢?不好!老年人經常會因為有三高等疾病或者害怕患上三高、又或者是因為消化慢而不吃晚餐,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我有一個娘家舅舅,身體除了腿疼,沒什麼大的毛病,心腦、脾胃都很好,人也不胖,孩子們都比較忙,所以總是一天隻吃兩頓飯,(吃的也不營養)晚飯不吃,可前兩天突然暈倒 ,送到醫院進了ICU,沒幾天就去世了!聽醫生說,營養不良,器官衰竭!
首先、随着年齡的增加,各種器官功能衰退,比如代謝能力的下降,呼吸功能的衰退、心腦功能衰退 ,視覺、聽覺及味覺等感官反應遲鈍,肌肉衰減,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到老年人對食物的攝取、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這樣就會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因此,對于老年人,不但要三餐定時,還要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食物(利于消化吸收的)。
其次、老年人如果不吃晚飯,那麼其中的營養素很容易出現攝入不足,本身老年人肌肉組織的重量減少,如果不吃晚飯,營養不足,肌肉流失過快,很容易引起老年人活動能力下降,同時還不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 ,讓身體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再次,老年人胃腸擴張和蠕動功能減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及胃酸分泌也減少,如果長期的不吃晚餐,會加速胃的擴張和蠕動功能的退化,并損傷胃黏膜。
總的老說,老年人不但要吃晚餐,還要吃的健康、吃的合理,可遵循這九字方針:“早吃、适量、清淡、易消化”。
早吃:吃晚飯的時間不宜太晚,保持在6點左右即可;
适量:晚飯不要吃得太多,一定要少吃,吃到六七分飽就可以;
清淡:晚餐不要太豐盛,要清淡少鹽少刺激;
易消化:食物和烹調方法都要易于老人消化,比如避免黏膩的,油炸的、粗糧要細作等。
哪些情況下可以不吃晚餐呢?1、如果是特殊情況,午餐吃得太晚的,而且睡眠時間早的(9點之前),可以不吃;
2、肥胖或超重需要減肥的人群,可以采取一周 2天不吃晚餐(間歇性禁食),利于控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