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為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糧,其每年隻能收一季,栽培曆史非常悠久,種植面積大,占西藏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56%-60%,有的地區多達80%以上。
按照種子的顔色來分,青稞有白、藍、紫、黑、褐等多種,按芒分有長芒、短芒、鈎芒、無芒,按生育期類型分有早熟、中熟、晚熟等。
曆史上,藏族先民曾經以野生青稞為食,在吐蕃出現之前,青稞就已經被人們馴化成功、引為家種了。
據專家調查,我國藏區人民很少得糖尿病,與食用青稞食品有很大關系。青稞可制成挂面、饅頭、營養粉、麥片等青稞産品。
《舊唐書·吐蕃傳》記載:“其地氣候大寒, 不生秔稻, 有青稞麥、褭豆、小麥、荞麥。”乾隆時期成書的《西藏記》記載:“拉薩, 谷屬産青稞、小麥、胡豆、碗豆、菜籽。”
青稞由于其具有“三高兩低”的營養成分構成而被廣泛關注,分别是高蛋白、高可溶性膳食纖維、高維生素和低脂肪、低升糖。
有研究人員發現,青稞符合“三高兩低”的飲食結構,是谷類作物中的佳品。青稞營養成分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一般品種含蛋白質在10%~14%以上,最高的蛋白質含量可達20.3%;含脂肪為1.5%。
每100g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 (維生素B1)0.32mg、核黃素(維生素B2)0.21mg、煙酸3.6mg、維生素E 0.25mg。
青稞之中,還含有β-葡聚糖、多酚類物質、黃酮類物質和麥綠素等對人體有益的功效成分,青稞具有降膽固醇、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對胃腸道的調節等功能,近年來保健功能已經成為國内外科學界的研究熱點。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記載:“青稞多為春性,耐寒性較強,苗期能忍受暫短-10℃左右的低溫: 大部分品種閉穎授粉,開花期、乳熟期遇到低溫時不緻受害。生育期短,早熟。日均溫≥5℃的日數為100天左右,最熱月份月均溫10℃以上的寒冷地區均可栽培。”
青稞在西藏阿裡、日喀則海拔4750米左右的地區也有種植,是世界上谷類作物分布的最高限。
(本文摘自網絡,來自百度百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