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我是武靈遙,謝謝你的關注。
今天,我将繼續為你分享我在閱讀《三字經》時候的感悟。
【原文】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僅僅是供養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便是父母的過錯了;教育學生,但不嚴格要求你,便是做老師的失職了。
我們先來看前面一句「養不教,父之過」。
深入探讨這句話以前,靈遙想和大家安利一部我剛剛看完的日劇《坡道上的家》。
它改編自直木賞作家田光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專心在家育兒的主婦裡沙子,正為了小惡魔期的女兒頭痛不已。
她的丈夫和婆婆,雖然能幫她搭把手,但育兒的疲憊和旁人不請自來的建議,常常讓裡沙子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媽媽。
正當她焦頭爛額的時候,沒想到被選為了候補的國民參審員,被審判的正是一位與美沙子年紀相仿,卻「蓄意」将女兒溺死在浴缸裡的媽媽安藤水穗。
一開始,裡沙子與其他參審員一樣,對安藤的做法十分不解,認為她即便心中有再多的委屈和不滿,也不能對年幼的女兒下手。
然而,聽過了安藤丈夫、婆婆、丈夫前任的證詞後,她卻發現,
安藤并不是一個人,她和她一樣,都是「喪偶式育兒」的受害者,都獨自承擔着育兒路上的辛酸與自我懷疑 。
不同的是,裡沙子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安藤沒有。
最終,裡沙子完成了與自己和與周圍人的和解,回到了自己的女兒和丈夫身邊,安藤則帶着失手殺死女兒的悔恨,去到了監獄了。
這個故事雖然情節非常普通,但卻反映了日本,乃至全世界大多女性都在面臨着的一個困境,那便是,
在孩子降生後,爸爸們依舊認為自己隻需要負責賺錢就好了,照顧孩子和做家務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隻要孩子們沒有被照顧好,那便是媽媽們的問題。
這樣的認識,無疑是相當糟糕的。
因為,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既需要媽媽的參與,也離不開爸爸的支持,而且,這個「支持」不單單隻是在外賺錢養家,還包括了和孩子的媽媽一起,陪着孩子處理成長中的煩惱,教會孩子堅強、自立、自強、自信、寬容。
唯有如此,這個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句「教不嚴,師之惰」。
如果單純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說的是,教育學生如果不嚴格要求,便是做老師的懶惰了,那麼,我們在這裡該如何理解這個「嚴」呢?
首先,這裡的「嚴」,并不是指老師一味地靠責罰來約束學生,而是說,既要在嚴肅對待學生的錯誤的同時,也要給學生留足面子,引導學生發現,并改正自己的錯誤。
比如,靈遙姥姥在高中當班主任的時候,便有一個學生因為手頭緊,偷拿了班上另一位同學的夥食費。
出乎意料的是,我姥姥雖然知道他是誰,但是并沒有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指認這個學生,而是告訴他們說,「我現在已經知道是誰拿了錢了,你隻要在周五晚自習前主動來找我承認錯誤,那麼這件事,我既往不咎」。
或許是因為感激我姥姥的體諒,剛到第二天中午,這個學生便悄悄地去了她的辦公室,把錢給還了回去。我姥姥同樣也是信守了承諾,沒有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
而後,我曾經問過說,「姥姥,你既然知道是他,那麼為什麼不去直接找他,而是一定要等他來找你呢?」
她當時隻告訴我說,「我去找他,一會讓他丢面子,在同學面前擡不起來頭來,二會讓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一旦養成了這個小偷小摸的習慣,那便不好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嚴格要求,比嚴肅處理更難得。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讓學生心甘情願地聽老師的安排,配合老師把自己的成績搞上去。
但是,靈遙也相信,如果有更多的老師都能夠像聖人們學習,注重學生成績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良好品質、健全人格的培養,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像我姥姥那位學生一樣,因為老師的一個善舉,受益一生。
以上,便是我對《三字經》第五句的解讀。
祝好!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着「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于個人公衆号:書語人間(syrjj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