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1:04:16

很多人不曾想到,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上空,盤旋着漂亮的猛禽。

猛禽是生态系統中的“頂層消費者”,它們數量稀少,卻在生态系統中舉足輕重,對動物群落起到自上而下的調控作用。每一隻猛禽的存續都很重要,但它們也面臨極端天氣、城市化進程、非法捕獵等威脅。

在北京,有一家猛禽救助中心,21年來,這裡的康複師已經幫助3000多隻受傷猛禽重返藍天。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1

2021年9月2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複師在為一隻紅隼進行環志測量(喙長)。受訪者供圖

猛禽印象

猛禽康複師周蕾還記得第一次救助秃鹫的場景。

那是她救助過的體型最大的猛禽。“它展開的單側翅膀,有成年人張開雙臂那麼長。伸出脖子,基本就到了我胸口的位置。”

秃鹫以大型動物的屍體為食,周蕾以前在動物園隔着籠子遠遠打量過它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秃鹫,她不免有點緊張,但還是執行規範操作,用大毛巾罩住秃鹫的眼睛和頭部,讓它在黑暗的環境中安靜下來,同時控制住它的雙腿和雙翅,防止20多斤的秃鹫撲棱掙紮,使其配合檢查治療。這一套标準流程叫“保定”,能保障人和動物的“雙重安全”。

一雙皮手套緊緊裹住周蕾的雙手和小臂。猛禽的爪子鋒利無比,棉手套一抓就透,根本不起作用。為防止被抓傷,康複師必須佩戴真皮手套。

目光炯炯、翅膀寬大、利爪尖銳有力,猛禽沖擊長空、捕獲獵物的霸氣姿态,往往給人矯健威嚴之感。然而在現如今的互聯網上,猛禽被大部分網友稱為“萌禽”,尤其長着圓溜溜大眼睛的貓頭鷹,成了大家愛用的表情包。

“猛禽和大家平常想象的有一定差距。”周蕾說,中心接收的最小猛禽是紅角鸮(xiāo),成年個體隻有約80克,和“猛”字好像并不沾邊兒。長着圓臉兒、豎着一撮兒耳羽的貓頭鷹看似呆萌,實際未必不兇狠。“我們在捕捉或保定的過程中,看見它雙眼圓瞪,動作僵硬呆呆的,外表看似可愛,但那不是萌,是懵,它正處于一種很緊張的狀态,有點吓傻了。”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2

紅角鸮。圖/IC photo

食肉的猛禽處于食物鍊的頂層,對維持生态系統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猛禽個體數量較其他類群少,所有的猛禽都是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執行主任鄧文洪回憶稱,上世紀90年代,捕捉、收購猛禽的現象時有發生,海關罰沒的受傷猛禽無法直接放飛,亟需救助。

在這一背景下,2001年12月,北京師範大學、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和北京市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共同建立了國内第一家專業猛禽救助機構——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會接骨、理療的康複師

在北京師範大學的生物園内,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全年無休,求助電話可能随時響起。

2018年的一個傍晚,一位快遞師傅打來電話,說在密雲看到了嘴角流血的大鳥。周蕾加了師傅微信後,對方發來一張照片,那是一隻金雕。金雕頭頸部的羽端呈金黃色,身手敏捷,足以捕食山羊等動物。但照片中的金雕瘦弱不堪、精神不振。結合救助人的描述,康複師懷疑金雕是急性中毒,于是連夜對它進行施救。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3

2018年8月11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從北京市密雲區接收一隻受傷的金雕。受訪者供圖

剛接到中心的猛禽,要經過全套的檢查:測體重、觀察羽毛完整度、口腔裡有沒有血,是否有眼睛擦傷等外傷、拍X光片判斷是否骨折、做血檢判斷是否有炎症感染……康複師用手觸摸,發現金雕龍骨突周圍已經失去了飽滿的胸肌。經過一系列檢查,她們排除了中毒的可能,推測金雕是由于骨折後捕食困難,導緻極度虛弱。周蕾和搭檔為奄奄一息的金雕補充液體,并對傷翅進行包紮固定。第二天一早,康複師欣喜發現,金雕把盤中為它準備的碎肉吃了個精光。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4

2021年9月2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複師在救助中心為一隻燕隼做眼部檢查。圖/IC photo

“家裡的寵物貓狗不舒服,它們會向主人示弱博關注。但猛禽不會示弱,隻能硬撐。它們在野外一旦示弱,就可能成為獵物,被人類撿到,意味着它們真的撐不下去了。”周蕾說,中心救助的猛禽大多傷勢嚴重,出于對生命的尊重,康複師或多或少承受着壓力,“我們沒法百分百地确定能把它們救活。那天看到金雕恢複了精神,我們一方面感歎野生動物頑強的生命力,也欣慰一整夜的急救和呵護起了作用。”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成立的21年裡,不斷增添着新設備。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項目主任馬晨玥說,2010年,中心有了第一台呼吸麻醉機。在此之前,猛禽拍攝X光片時需要康複師穩住它們,為避免輻射,康複師隻能穿上10公斤重的鉛衣。2014年,籠舍裡安裝了自動噴淋裝置,此前的夏季,康複師需要手持皮管,給熱氣騰騰的籠舍沖涼降溫。2016年,中心新購置了恒溫手術床,防止猛禽在手術中失溫。

康複師的治療和康複技術,也在不斷地精進。

紅角鸮的尺骨隻有牙簽細,骨壁像紙一樣薄,康複師需要用适宜的骨針,完成接骨手術。周蕾說,鳥骨骼是中空的,可以簡單地想象為吸管,康複師手腕要穩,将骨頭斷端對齊後,果斷地将骨針穿入其中固定。“鳥的骨骼又硬又脆,我們必須把握好力度。”

手術後,康複師還要定期為猛禽做理療,在“病患”麻醉的狀态下幫助它們活動關節。“不然骨頭長好了,關節也廢了。”猛禽不會像骨折病人一樣遵循醫囑,它們會啄咬外固定用的繃帶和膠條,為猛禽治療是“鬥智鬥勇”的過程。

蒙面的“鳥媽媽”

猛禽在中心看過“急診”後,仍需留在這裡慢慢康複。

對于猛禽來說,它們的救命恩人——康複師的存在感很弱。人類的腳步聲和說話聲會引起野生動物的警覺和不安,所以康複師默默隐于“幕後”。

猛禽不愛鳴叫,它們的居住環境也是靜悄悄的。康複籠舍四周采取木闆結構,上面用兩層大網罩住。與在野外一樣,猛禽看不到人類,處于放松的狀态。康複師則透過木闆縫隙,默默關注猛禽的成長和康複情況。看似簡單的籠舍,實則經過一番精心布置。鋪石子、鋪草皮的地面模拟大自然環境,秋千似的栖架會讓猛禽感覺像在野外踩在樹杈上一樣搖晃。

猛禽都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個人飼養屬于違法行為。周蕾說,野外的猛禽大多數時間在飛行,在人為私下飼養的環境下,猛禽長時間站立且精神高度緊張,導緻腳部負重增大,久而久之極易腳部變形,患上腳墊病。為防止這種情況,康複籠舍設置了不同的木樁,并在栖息架上增加了緩沖壓力的構造。

康複期間,康複師會為猛禽提供整隻的老鼠、鹌鹑等,不淨膛、不去毛,還原這些“食物”在野外環境中的自然狀态。同時,康複師還會為紅角鸮、鳳頭蜂鷹等猛禽“定制”它們喜歡的面包蟲和蜂蛹等食物。

中心救助的對象包括從巢穴中跌落的幼鳥。喂養它們時,為避免幼鳥對人産生印随行為,康複師會把自己的身體和臉遮擋起來,通過金雕手偶的喙,像自然界中鳥媽媽喂食一樣,把食物喂到幼鳥的口中。

印随行為是動物出生後早期的學習方式,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會學着認識并跟随着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要避免讓它們産生‘兩條腿的來了,我就有吃的了’的聯想”。周蕾說,待幼鳥稍微長大,康複師會将食物切得細碎,引導它們自己取食。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5

康複師通過金雕手偶的喙,像自然界中鳥媽媽喂食一樣,把食物喂到幼鳥的口中。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猛禽盡快回到大自然,康複師會對猛禽進行飛行訓練,鍛煉其飛行能力。後院的方形大籠舍中,生長着兩棵天然的樹木,猛禽幼鳥繞樹飛行,學習如何躲避障礙物。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6

2022年3月20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在北京市延慶區的野鴨湖濕地公園附近放飛一隻遊隼。受訪者供圖

重返藍天

2019年春天,周蕾第一次參與了大型猛禽的放歸。重回藍天的,正是她熬夜參與救助的金雕。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7

2019年3月27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在北京市密雲區放飛一隻金雕。受訪者供圖

經過半年多的康複,金雕恢複了健壯的體格,曾經暗淡的眼神再度變得冷峻犀利。運輸箱被打開,威武的金雕原地站了一會兒,突然騰空而起,在山谷裡久久盤旋。“場面很震撼,它的王者風範一下子顯露無疑。”她說,野生動物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狀态特别好看,它們不屬于籠舍。

紅隼雛鳥第一次翺翔天空的樣子也讓她難忘。“時而俯沖,時而滑翔,在天上玩嗨了,像小朋友放學了一樣。”

在進行飛行訓練和評估後,康複師會選擇适宜的時間、地點,将猛禽放歸自然。和悉心呵護的猛禽告别,康複師顯得很理性,沒有流露出不舍之情。“我們付出所有心血,目的就是讓猛禽回到自己的家。如果放歸的時候,猛禽對我們産生依戀,那就說明我和同事這段時間的付出白費了。”

回到大自然中的猛禽,并沒有和中心完全斷了聯系。一個案例讓鄧文洪印象深刻:中心曾經救助過一隻奄奄一息的大鵟(kuáng)。大鵟在北京是冬候鳥,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間在北京,夏天到來前北飛築巢繁衍後代。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8

大鵟。圖/IC photo

經過一年半的救治和療養,完全康複的大鵟“背”上了GPS定位器,在海澱被放飛。信号顯示,沒過多久,它就飛到了内蒙古。但監測了一個月後,信号突然消失了。康複師擔心它再遇到意外,有些失望。鄧文洪忽然想到,應将設備開成全球漫遊模式。

金絲鳥精神不振怎樣治療(北京愛鳥周猛禽康複師)9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在放飛康複的金雕前,在救助中心為其戴上了GPS追蹤器。受訪者供圖

信号再次出現了,這次是在蒙古國。在繁殖季的兩個月,大鵟頻繁固定出現在某個領域,意味着它進入了繁殖狀态。根據信号源點位重合情況,科研人員判斷,被康複師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大鵟,已經在蒙古國“娶妻生子”。

“對猛禽飛行位置、高度、速度的監測,有助于我們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進行科學研究。被救助的猛禽,正在回饋給我們這些信息。”鄧文洪說。

罕見猛禽來京做客

近幾年,北京記錄的猛禽數量和種類正在逐步增加。

“我國的猛禽種類共100種,北京猛禽種類為50種,占全國的一半。”鄧文洪說,北京常見的猛禽包括紅隼、雀鷹、普通鵟。其中,紅隼是伴人生存的猛禽,它們喜歡把巢築在空調外置箱。長耳鸮是冬天來京的冬候鳥,它們常栖息在古老高大的松樹和柏樹上,天壇公園、國子監等松柏濃密的地方,可以見到它們的蹤影。

罕見的猛禽也來京做客。“蛇雕是長江以南的物種,在北方基本上見不到,但在延慶野鴨湖不僅發現、記錄了蛇雕,還拍到了照片。”北京海澱的翠湖、延慶野鴨湖和密雲水庫等濕地生态系統中都記錄過白尾海雕,白尾海雕被譽為“鳥中老虎”,北京屬于它們最南端的分布區。

鄧文洪認為,一方面,這是由于觀鳥的人越來越多,發現和記錄猛禽的概率越來越高。另外,也說明猛禽的擴散區發生變化。“這與北京的生态環境在不斷變好存在一定關系。”他說,近些年,北京實施了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森林生态系統的栖息環境比以前更加廣闊。

他說,猛禽都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未來針對少量在北京繁殖的猛禽,北京應繼續保護其繁殖栖息地,對于路過北京的猛禽,要注重在遷徙季減少人類的幹擾。

  • 猛禽小檔案

鄧文洪介紹,猛禽分為兩大類,為晝行性猛禽和夜行性猛禽。其中晝行性猛禽包括鷹形目鳥類和隼形目鳥類,夜行性猛禽為鸮形目鳥類。

鷹形目鳥類包括各種鷹、雕和秃鹫;隼形目鳥類多為單獨活動,飛翔能力極強,也是視力最好的動物之一;鸮形目中的鳥被叫做貓頭鷹。

北京地區可見的晝行性猛禽包括紅隼、燕隼、蒼鷹、鳳頭蜂鷹、金雕等;夜行性猛禽包括長耳鸮、紅角鸮、灰林鸮等。

  • 相關鍊接

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執行主任鄧文洪,聽他講述猛禽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和相關科研進展。

點擊閱讀:

對話|北師大鳥類專家:北京野生鳥類503種,有它們的“英姿”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