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紫青灰
茱萸
知道茱萸,是從小時候背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裡來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這首詩,讓身處城市的兒童知道了有茱萸這種植物,知道了在唐朝,過重陽節除了吃重陽糕,還要遠足、登高、爬山、佩戴茱萸。其實對現代城市人來說,特定節日插應季植物并不陌生,情人節的玫瑰月季、端午節的艾葉菖蒲、中秋節的桂花蓮藕、新年的蠟梅水仙,花市上都有賣的,唯獨重陽節,沒有茱萸。
成年後多識植物,知道現在說的茱萸通常指這三種:山茱萸、吳茱萸,這兩個都是正式名;還有一種食茱萸,正名叫椿葉花椒,吳茱萸和食茱萸都是芸香亞科,吳茱萸是吳茱萸屬,椿葉花椒是花椒屬,隔得不太遠。
先說山茱萸,這是最容易被誤為是茱萸的。有一次看電視節目,正好講重陽節,給這首詩配的圖是鮮紅的山茱萸果實。山茱萸花期極早,二月初與梅花同開,早春枝頭點綴着些黃色小花,聚攏如傘形,九十月果子成熟,大小形狀如枸杞。山茱萸果在枝頭上是鮮紅色,明亮有光澤,很是搶眼。雖也有茱萸之名,但不是古詩說的茱萸。
公認的是吳茱萸,4月開小黃花,傘房狀,8-11月結實,顔色暗紫,氣味辛辣,樣子長得有些像花椒。把吳茱萸認作是茱萸不是現有的觀點,北宋就有了。蘇頌編著的《本草圖經》中就這麼寫的。書中講吳茱萸樹葉似椿而闊濃,三月開花紅紫色,七八月結實似花椒,初時微黃,成熟深紫。末後加一句,“九月九日采,陰幹。”後面講為什麼要九月九日才能采,并且說這就是茱萸。
書中寫食茱萸功用和吳茱萸相同,可能就是茱萸中顆粒大、顔色黃黑、可食者,又說“蜀人呼其子為艾子,蓋《禮記》所謂藙者。藙、艾聲訛,故雲耳。宜入食羹中,能發辛香。”因為能吃,所以叫食茱萸。艾子的艾念yì,音同自怨自艾的艾(yì)。
藙的來源十分古老,古老到上三代的《禮記》之中,原文是:“脍,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獸用梅。”意思是春天吃生魚片時宜配蔥絲,秋天則搭芥菜;烤豬腿春天鋪蔥葉,秋天塞辣蓼;熬動物油脂時需要去除腥膻味,有角動物的油稱脂,要用蔥,沒角動物的油名膏,該用薤,就是小蒜或藠頭;煮豬牛羊三牲之頭作祭祀之品,應該用藙,就是花椒;調和醬汁要用醋,野味用梅。
現名吳茱萸的這種植物入藥,而古名藙的茱萸/吳茱萸作為調味品煮三牲去味,後變為食茱萸,從名字上點明它的功用,以茲區别。現名吳茱萸的這種植物最早取茱萸為名,顯然是出于和茱萸的相似性,它是芸香科的,氣味和花椒一樣辛辣刺激。
上古之時取名,多取單字,曰藙、曰榝、曰椒、曰萸,随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口語變得豐富,單字變雙語,就有了花椒、茱萸、芸香,再發展至三字名稱出現: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到了現代植物分類學興起,才有了椿葉花椒、竹葉花椒、尖葉花椒、蚬殼花椒等等。但我想古時的茱萸,未必單指椿葉花椒一種,也許多種花椒都有茱萸之名。
重陽日登高佩茱萸之風俗,見于南北朝南梁吳均編著的《續齊諧記》,講汝南有個人叫桓景,跟道士費長房學長生之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明天是九月九日,你家有災,可讓家人連夜縫制绛色紗囊,裡面放入茱萸,系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此禍可消。桓景依言行事,帶了一家老小登山飲酒去了。晚上下山回家,家裡的雞犬牛馬全部暴死。費長房說,災躲過了,禍由它們代去了。從此重陽節登高、佩茱萸囊、飲菊花酒成為風俗。西晉人周處,就是“周處除三害”的那個周處,他寫了一本書,名叫《風土記》,裡面說:“茱萸,椒也。九月九日成熟,色赤可采。世俗亦以此日折茱萸。費長房雲:‘以插頭髻,可避惡。’”王維的家人兄弟在重陽這日也依習俗,摘下茱萸或插或佩,登高慕古,逢兇化吉。
藍紫青灰
藍紫青灰 植物愛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編輯:袁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