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 在家上學聯盟 2020-12-02
歡度元宵
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五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春燈節,是很多家庭團圓的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日就和團圓兩個字牢牢的聯系起來。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對這個節日比較重視,舉行很多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
有關元宵節來曆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元宵節來曆傳說一
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後一系在呂後死後害怕大權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來曆傳說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元宵節來曆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随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元宵節的風俗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猜燈謎
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将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裡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隻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挂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随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骞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産生于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古人将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
宵
佳
節
吃
元
宵
一說到元宵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湯圓。于是元宵節節就徹底和湯圓綁在了一起,讓很多人以為,與家人一起吃個湯圓就算是過了元宵節。
實際上元宵節那天還有很多其他的傳統活動,隻不過被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給省略掉了,以至于讓外國人認為,中國過節日就是吃。
除了吃湯圓,元宵節還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今天我們為大家重點介紹一項适合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風俗——燃花燈。
為什麼要燃花燈呢?古時候人們對明月當空的美景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各式各樣的彩燈挂滿大街小巷,像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随着時代的進步,燈籠已經被熒光棒或LED燈所代替,但一個小小的燈籠會為家裡添些生機,顯得熱鬧起來。今天我們教大家一招,把家中的廢物利用起來,和孩子一起DIY一個有創意的中秋節燈籠。
柚子皮燈籠
材料:
柚子皮、麻繩/鐵絲/繩子等、美工刀。
步驟:
1、完整剝出柚子皮,豎切比橫切更容易。
2、挖镂空,可在皮上畫出圖案,用美工刀挖出圖形。
3、用繩子/鐵絲牽引。
氣球燈籠
材料:
乳膠、水、刷子,皺紋紙、繩子、鐵絲、氣球。
步驟:
1、吹一個大氣球,并固定。
2、乳膠和水1:4的比例混合。
3、用乳膠把皺紋紙貼在氣球上,可貼多幾層。
4、在頂部用麻繩繞一圈。
5、晾幹後把氣球紮破,将繩子上部的結構剪裁掉,接上提手。
熱氣球燈籠
材料:
現成燈籠,繩子、杯托。
步驟:
1、剪出四條長度一緻的繩子。
2、用膠水或雙面膠等把繩子固定在燈籠頂部杯托即可,說它是燈籠不如說是一件裝飾品。
牛奶盒燈籠
材料:
牛奶盒、美工刀、顔料、繩子。
步驟:
1、把牛奶盒剪開如圖二。
2、在盒子上畫出喜愛圖案并用美工刀切割。
3、在空白一面上做美觀處理(随意)。
4、把盒子重新粘貼好,并安裝 提手。
易拉罐燈籠
Way1
材料:
易拉罐、噴漆/油漆。
步驟:
按圖來吧。
PS:如果覺得油漆/噴漆麻煩,可用萬能的紙膠帶,處理過程,小心孩子割破手。
Way2
材料:
易拉罐、尺子、美工刀。
步驟:
1、用美工刀切割把罐子切割成若等分(随意)。
2、向下壓出燈籠形狀,後慢慢調整,使鐵皮弧度相近。
3、噴漆處理。
宮燈
材料:
樹枝、皺紋紙、熱熔膠、枝葉、膠水。
步驟:
1、用熱熔膠搭出燈籠形狀。
2、把硬紙闆放在燈籠下部用于承托蠟燭。
3、沿着框架外部粘貼一層皺紋紙。
4、把樹葉粘貼在皺紋紙上。
5、用水把燈籠上的皺紋紙弄濕後繼續粘貼皺紋紙。
6、安裝提手。
PS:可用一次性筷子來代替樹枝
還可以是這種形狀
鐵罐燈籠
材料:
鐵罐、鐵絲一根、錘子、釘子、噴漆。
步驟:
1、先把鐵罐裝滿沙子,為打孔增加重量。
2、用釘子敲出想要的圖形。
3、鐵罐裡面塞上報紙後,進行噴漆。
4、鐵絲交叉,使一端變成一個圓環。
如果家裡有電鑽的話會事倍功半哦。
玻璃罐燈籠
直接按圖做個提手就OK啦。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些都太複雜了,
我們這還有一個最簡單最粗暴的方法。
是不是也很拉轟。為了安全起見,制作燈籠時建議大家選擇蠟燭燈泡,還有多種顔色的可以選擇。
如需詳細了解,可以微信關注我們的兩個公衆号:朗朗悅讀和簡多自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