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得看下“六國後”的國家到底是怎麼來的,見《史記·陳涉世家》: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将以西擊荥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馀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這是陳勝起兵之後的一大舉措,就是一路以吳廣為“假王”,也就是代理之王,監,也就是統帥衆将進攻荥陽,命令武臣、張耳、陳餘進攻趙地,鄧宗攻九江郡,其實就是以陳縣為中心拓地。
很有意思的是他對葛嬰的态度:
乃令符離人葛嬰将兵徇蕲以東。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葛嬰至東城,立襄彊為楚王。嬰後聞陳王已立,因殺襄彊,還報。至陳,陳王誅殺葛嬰。
兩條記載連起來看,葛嬰是他在攻克陳縣之前派出掠地的方面将領,先立了襄強為楚王,打出了“楚國”的旗号,得知陳勝為王,又殺掉了襄強,回來又被陳勝殺了。
這是死的第一個“複國國王”,正是陳勝部将立的。
接下來,是“趙王”: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馀為大将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誅之。柱國曰:“秦未亡而誅趙王将相家屬,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陳王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系武臣等家屬宮中,而封耳子張敖為成都君,趣趙兵亟入關。
武臣幹脆是“陳人”,也就是“舊楚人”自立為趙王,也是陳勝派出的部将,他最開始時帶着陳餘、張耳等三千人渡黃河,至諸縣,說服當地豪傑,收兵數萬,号為武信君。
接下來就面臨挫折:
下趙十城,餘皆城守,莫肯下。
也就是說,人家不買他賬,等到他赦免了秦朝的範陽令之後,不戰以城下者三十馀城。
說明,此時趙地,仍是秦吏說了算,保障了人身安全後,才投降他。
進了邯鄲之後,武臣自立為趙王。不想,他自己的部将李良又投了秦朝,把他殺了。
此後,陳餘、張耳才立了趙歇做趙王, 問題是,這個趙歇除了姓趙,連“諸公子”都沒提,與趙王室有什麼血緣關系,沒人知道。
而死鬼武臣在之前派出了部下韓廣去進攻燕地,卻制造了一個“燕王”:
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将兵北徇燕地。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原将軍立為燕王。”
前上谷郡卒史,自然是秦吏,到了燕地,被人慫恿一下,就成了“燕王”了。
至于魏國,本來是派遣周市去掠地,很順利,又去進攻狄縣,被自立為齊王的田儋給打敗了,退回魏地,腦子也活泛了。
魏王豹的哥哥魏咎在魏國時候被封為甯陵君,秦滅魏他被免為庶人,等到陳勝起兵,他就跑過去投奔了,也就是說,他是陳勝的部下。等到周市把魏國地盤打下來,手下人要立他為魏王,他不幹,要求必須立魏國後人,五反,就是往返五次,才讓陳勝允許魏咎當魏王,那麼,主持魏國軍政實權的是誰呢?是魏咎?當然不是,是魏相周市。
六個國家恢複了四個了,都算是“張楚”的人,而齊國卻不在治下,因為田氏自有人才:
田儋者,狄人也,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豪,宗彊,能得人。
這一句話說了仨齊王,而他們的身份是什麼?“族也”,也就是族人,田氏族可大了,一個祖宗生一堆兒孫,和正統王室可能還不如韓王信關系近呢,起碼人家還有個可以确知的祖宗,當然,這一家子本來就是豪強,還殺了“狄令”,和項梁的舉動如出一轍。
剩下就一個韓國,一直沒有“複國”,直到項梁說了算的時候: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及項梁之立楚後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後,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
這裡涉及了倆韓王,一個是之前的韓王成,身份清晰,韓國諸公子,另一個是韓王信,他是韓襄王的後裔,韓襄王何許人呢?與秦武王同輩會盟的韓王,秦武王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是兄弟,也就是說,韓王信這個“六國宗室”跟正統韓王血脈,都快出五服了。
至于陳勝之後的兩位楚王,一位是秦嘉所立的景駒,景氏,連楚王的熊氏都不是,要知道,屈、景、昭是楚國公族三大姓,但就類似于魯國三桓,也就是某代楚王的非繼承人子孫,這距離楚王正統,都差着春秋和戰國了。
之後,項梁立了熊心,這位是什麼角色?楚懷王之孫。
楚懷王之後是: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刍。
尋訪了一下, 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就算他是真的,血緣差了多遠?
更重要的是,這裡面的各位“六國王”,要麼是陳勝部将,要麼就是陳勝部将的傀儡。
扶立他們的理由,見《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将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諸君與籍之力也。
項羽的解釋非常直白,為了反秦的大目标,所以才“假立諸侯後”,“假”就是“權宜”、“代理”的意思,類似于韓信在楚漢之争中要求劉邦封自己“假齊王”,被“假立”的“諸侯後”,其實就是個旗号,給地方“豪吏、豪傑”們一個投降的理由,類似于“公子扶蘇”、“楚将項燕”,活得不行,死得也成。
對于這兩面自相矛盾的旗子,李開元教授解釋為“公子扶蘇”的楚人血統,其實,對照下項梁、趙佗的“兩面派”打法,就可得出另一個更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陳勝、吳廣初起時,在蕲縣這個項氏頗有名聲地方,見到項氏同情者就喊“楚将項燕”,見到秦朝的支持者就喊“公子扶蘇”,哪面旗子管用就用哪面,都不管用就提着劍砍他。
說到底,工具而已,就像夜壺,急了拿出來用用,不急了就藏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