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草講究的不是品種的名貴,重要的是種植養護的技巧。家裡的植物不能總是長時間放着,要定期移到戶外曬一曬,直接光照對植物來說很重要……”家住浙江省甯波市鄞州區鐘公廟街道惠風社區金地花園的勵伯羽今年78歲,一說起花花草草,老人就打開了話匣子。
勵伯羽和花花草草打交道已經有三四十年了,被居民稱為“花木爺爺”。他憑着一股子興趣愛好成了小區聞名的養花達人。這幾年,他在小區裡開辟了一個“植物診室”,經常有鄰居抱着花盆來“就診”,他一年救活了上百盆花木。
視頻制作:薛曹盛
和花花草草打交道三四十年
在很多人看來,莳花弄草是老年人的愛好,勵伯羽卻是從青壯年時期就和花花草草打交道,一晃已經有三四十年了。
年輕時,勵伯羽住在鄞州區姜山鎮的老家,自建房二樓有個大平台,幾年時間,他把平台打造成了姹紫嫣紅的小花園,一年四季花開不斷。
“如何養花,都是我一點點摸索出來的,養多了,自然就摸到了門道。”勵伯羽說,他起初買的是五針松、蘭花等常見植物,等摸透了它們的養護方法,就開始增加新品種,三角梅、文竹、月季、玫瑰等都搬進了他的小花園。多的時候,小花園裡的植物有上百個品種。
這盆月季花就是勵伯羽救活的
“胡椒樹不能積水,要做好透水、吸水、保水基礎工作,草皮不能悶着根;這蘭花對土壤要求高,濕度、光照要适中,‘澇’是大忌;文竹可曬不得,烈日下是養不活的……”每種植物的習性、養護方法,勵伯羽都如數家珍。
“你看,這株雲樹是外孫女二年級時買來的,現在孩子都研究生畢業了,整整16個年頭了。”勵伯羽家裡客廳一角擺放着一株比人還高的雲樹,說起這株樹,他頗為感慨。
勵伯羽養了16年的雲樹
他在小區打造了一個“植物診室”
2010年,勵伯羽搬到金地花園,沒過多久他就成了小區聞名的養花達人。鄰居們家裡的花木出現“疑難雜症”,都會向他求助,甚至直接送來“寄養”。
小區8幢樓下有一個小花圃,裡三層外三層擺放着許多花木,這裡就是勵伯羽的“植物診室”,擺放的都是鄰居們送來“就診”的植物。經過他的精心養護,很多花木都能起死回生。
6年前,鄰居張師傅買了一株價值2000元的虎皮雲樹,由于養護不當,沒多久葉子就開始發黃枯死。張師傅想把樹處理掉,正巧被勵伯羽看到了。“這棵樹底子好,扔了太可惜,沒準還有救!”聽到這話,張師傅就将那株将死的雲樹送給了勵伯羽。
勵伯羽和他的“植物診室“
翻盆、松土、修枝、摘葉,經過勵伯羽6年的悉心照料,這株雲樹重現生機。遺憾的是,這期間,張師傅因病離世了。勵伯羽輾轉聯系上老鄰居的女婿,回贈了這株生機勃勃的雲樹,給他的家人留個念想。
最近,勵伯羽女兒的朋友養的胡椒樹快死了,送來“寄養”,勵伯羽一眼就發現問題所在:樹的根部蓋了太多木屑草皮,悶着對根不好,一定要做好透水、吸水、保水基礎工作。“我将樹移植到了更大的盆裡,修剪枝葉後,用透氣性強的薄土取代木屑,配合适當的溫度和光照,基本上就算複活了。”勵伯羽笑着說,再“寄養”一陣子,這棵胡椒樹就可以“出院”了。
小區鄰居大多是拿着植物上門“問診”,也有人采取了“雲診療”的方式。勵伯羽往往一看照片,就能發現問題。
“大家都信任我,願意送過來,我肯定把它們都養活了!”現在,“植物診室”裡的花草越來越多,勵伯羽卻樂此不疲,“這兩年我們小區的養花達人多了,大家動手改造綠化死角,現在小區環境越來越好了!”
記者 薛曹盛 通訊員 張珂甯 吳英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