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節氣有哪些特征

立秋節氣有哪些特征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18 10:50:25

随着“立秋”的到來,天氣也逐漸漸涼。雖然立秋之初還在“三伏”當中,但熱度相比前段時間已經下降了許多。

作為節氣,“立秋”剛好排名第13,基本上可以算作是節氣的下半年的開始了。那麼這個節氣的名字又有什麼由來和習俗呢?

立秋節氣有哪些特征(明日立秋關于這個節氣你知道是怎麼由來的嗎)1

關于“立秋”的由來

在元代吳澄所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當中記載“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也就是說,秋天預示着草木開始結果收獲了。而“立”字其實也有着“往者過去,來者續存”的一重含義,表示着秋季将代替夏季繼續下去。

所以總的來說,“立秋”這個節氣可以理解為“收獲的季節即将到來”或相近的意思了。

從地理知識角度上來說,當太陽從直射北回歸線向南偏移到北緯11°43′的時候(夏至與秋分中點),就要開始立秋了。

“立秋”的特點

2021年立秋持續16天(從8月7日至8月22日),整體也可以分為3個“候”,每個“候”約為5天,所以也有這樣的說法:“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每個階段又有怎樣的特點呢?

  • 一候:立秋之後,不少地區開始刮偏北風了,偏南風不斷減少,夜晚開始出現絲絲涼意。
  • 二候:由于白天日照強烈,晚上涼風習習,形成晝夜溫差,室外植物葉片上清晨開始凝結露珠。
  • 三候:由于氣溫更加舒适,蟬也會開始在吹動的樹枝上鳴叫。
“立秋”節氣有什麼習俗?

在古代,立秋又稱“七月節”,一般會舉行祭祀活動。《新唐書•禮樂志》當中就有記載:“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在宋代在立秋之日,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

除此之外,“咬秋”的習俗則延續到了現代,也有“貼秋膘”的說法。秋風一起,胃口大開,不少人開始敞開肚皮吃起來。

“咬秋”習俗則剛好相反,吃的則是西瓜或香瓜,古時也有吃西瓜香瓜不生秋痱子的說法。當然不管是真是假,這都是一種表達慶祝豐收的方式。

“立秋”時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在立秋的時候慶祝豐收之外,一些事項也是需要注意的。

進入初秋,暑氣未盡,晝夜溫差變化很大,要注意衣物的增減,避免着涼。

同時要謹防“秋老虎”,要知道立秋之後還有一“伏”呢:今年8月7日立秋,10日才開始末伏。所以避暑降溫也是需要做好防範的。無論是中暑還是着涼,大家身體都不好受。

所以說,在立秋之後的這段時間裡,白天晚上依然要做好衣物的增減,出門随身攜帶雨傘。

那麼問題來了!今年立秋,你吃的究竟是西瓜還是香瓜呢?

立秋節氣有哪些特征(明日立秋關于這個節氣你知道是怎麼由來的嗎)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