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這裡的龍是指什麼?“二月二” 身邊的龍文化了解一下?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二月二龍擡頭這裡的龍是指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二月二” 身邊的龍文化了解一下?
俗語道:“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農曆二月初二也被稱為龍頭節、春龍節、春耕節等,寓意着大地複蘇,百蟲蘇醒,一年的農事活動将要開始。
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如果穿越到唐代,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陽光明媚,和風拂煦,百姓在田間采撷野菜,遊樂其間。到了明朝,二月二還增添了“熏蟲”、“炒豆”等項目。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曰龍擡頭……熏床炕,曰熏蟲,謂引龍,蟲不出也。”
不過,二月二為什麼會和“龍擡頭”聯系在一起呢?民間有兩種說法。從節氣來說,農曆二月初很多地方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也認為這是和風化雨的龍王之功勞。從古代天文學來說,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組成完整的龍形星座,每到農曆二月的黃昏時分,“龍角星”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所以稱“龍擡頭”。
“龍擡頭”寄托了古代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的強烈願望,也體現了龍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龍在中國曆史上起源甚早,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先人們就雕刻各種“C”形玉龍、玉豬龍等作為禮器。先秦文獻中已有關于龍的記載,如《易經》中的“亢龍有悔”、“見龍在田”、“見群龍無首,吉”等描述。漢魏以後,關于龍的形象描寫越來越神奇,甚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被《說文解字》稱為“鱗蟲之長”。
龍作為一種文化元素,滲透在“龍的傳人”血脈之中。時至今日,生活中依然能看到它的身影。
除了二月二,還有很多中國節日和風俗與龍有關。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端午節的賽龍舟。古代的皇家龍舟非常奢華,如南宋《中天戲水冊》中的大龍舟,頭、尾、鱗、鬣(liè)皆雕镂金飾,舟上建有數層樓台,金碧輝煌。在如今的湖南汨羅市,人們在賽龍舟之前會先去屈子祠,将龍頭供在祠中,披紅布于龍頭上,再安龍頭于船上競渡,紀念屈原,也拜龍神。
元宵節的來曆本與龍無關,但在這一天,舞龍燈的活動必不可少。早在宋代,就有了龍燈。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了南宋城中的龍燈:“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這裡的龍燈是靜止的,不過南宋時也有由人舞弄的龍燈。“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樣的場景在今天的元宵節依然可以看到。
在中國的傳統建築中,龍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以積澱了600年曆史的紫禁城為例,龍不僅飛騰于崇高莊嚴的殿堂上,還出現在服飾、家具、鐘表、文房用具、杯盤器皿乃至儀仗兵甲等各類器物之上。僅看太和殿,上上下下就有近13000條“龍”。
在故宮的蟠龍玉柱下,是可形成“千龍吐水”壯觀景象的螭首。傳說螭是龍的九子之一,因肚大能盛水,所以被用來排水。
九龍壁,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于遮擋視線的牆壁,位于紫禁城甯壽宮區。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龍的寓意随着時間幾經變化。但古今相通的是,它承載着人們對生活的希冀和向往。(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