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

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24 02:01:09

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端午節的來曆和風俗:(1)紀念屈原,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号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端午節和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1

端午節的來曆龍擡頭的來曆和風俗

端午節的來曆和風俗:

(1)紀念屈原,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号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習俗:

(1)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2)挂草藥,挂艾草、菖蒲、榕枝。

(3)佩飾。豆娘,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畫額,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戴香包。

(4)劃龍舟。龍舟競渡。

(5)跳鐘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鐘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内容。懸挂鐘馗畫,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6)鬥草。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赢。

(7)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

(8)吃粽子。

(9)飲雄黃酒。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

(10)吃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鳝、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龍擡頭的來曆:

(1)二月二龍擡頭,俗稱青龍節,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着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擡頭”之說。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

(1)習俗一:二月二龍擡頭理發,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這一天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長輩們希望借龍擡頭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頭,是因為俗信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而一個月不理發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後的二月初紛紛理發。而且不理發,頭太重了擡不起來,不能“龍擡頭”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表示人們對過去一年的懷念

(2)習俗二:“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

(3)攪團: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

(4)“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曆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

(5)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馄饨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